真假之间

作者:李晶晶

(文 / 李晶晶)

真假之间0( 戴福保书画藏品——元代颜辉《钟馗出猎图》 )

谭敬(1911?1991)的祖上是清朝广东“十三行”之一,京中第一代买办,做的是洋庄生意。谭敬的父亲早年留学英国,与民国时期的外交家王宠惠是同学,回国后在外交部任主事。谭敬本人1936年上海复旦大学商科毕业后,又赴美国纽约大学研究院学习国际贸易。回国后,任华业信托公司及华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南信托银行常务董事等职。谭敬的父亲早逝,家庭由母亲唐佩书掌管。唐佩书的哥哥唐季珊是大茶商,包销祁门红茶,阮玲玉嫁给了他。唐佩书聘请岭南词人潘飞声为家庭教师,教谭敬学习诗文。随潘飞声学习的还有汤安,这位汤安此后对谭敬的影响颇大。

汤安比谭敬大近20岁,擅长金石书画,闲暇时常为谭敬讲解金石书画之道,没想到一来二去谭敬着了迷。恰巧此时大收藏家庞莱臣为了套现,将所藏《赵氏一门三竹图》出售给谭敬。《赵氏一门三竹图》,为纸本质地,绘水墨竹三段。第一段长108厘米,为赵孟所画,竹枝茂密,用笔沉着稳健,右上方题有“秀出丛林”4字;第二段长57厘米,为管道(赵孟的妻子)所画,用笔尖劲有力,右下角自题“仲姬画与淑琼”字样;第三段长65厘米,是儿子赵雍所画,竹枝用飞白法,行笔强健有力。这三段墨竹虽然裱成一卷,但不是同时创作的,是后人收集起来裱在一起的。其后,上海书画收藏和鉴赏大家张珩家道中落,谭敬又陆续购买了张珩收藏的部分书画。

日积月累,谭敬的收藏在上海出了名,上门看画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书画不受损,已成为他最头疼的事了。1947年谭敬找到汤安,问他可否做成复本,汤安答应想办法试试。谭敬先拿出了一幅赵孟的《双松平远图》去制作。当时汤安找了许征白(昭)、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一班人马分工合作。许仿画、郑摹款字、胡做印章、汤全色做旧,以后又有金仲鱼仿画,最后由王装裱成轴。复制工场设在上海岳阳路175弄2号,那是谭敬的一座旧式花园洋房。

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中,戴萍英基金拿出了一件透着苏州美人气质的“蝴蝶瓶”,创下了乾隆粉彩的新纪录。同一场拍卖还为戴萍英基金做了书画专场,拿出了戴福保收藏的103件中国古代书画。不过对于这批书画,业界很多人士的评价是,东西有真有假。

其中标明由谭敬仿制的有9件:赵孟、管道、赵雍的《丛竹图》卷(原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元赵善长的《秋山幽树图》卷(原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册》(原件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明项圣谟《松涛散仙图》卷(原件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项圣谟《江南诗意图册》(原件下落还未查到)、项圣谟《招隐图》卷(原件藏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清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原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无款《秦府十八学士》(原件不知下落),元张逊《竹石图》卷(原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真假之间1( 明代陆治《绿牡丹》 )

在这次拍卖中,除了谭敬仿制的这批古画外,还有十几件作品后面写上了“传”字,如“无款(前传郭熙)天山雪霁图立轴”、“夏昶(传)墨竹手卷”、“董其昌(传)江南烟峦册页(六开)”、“徐渭(传)折枝花卉手卷”等,表明东西是值得商榷的。

戴福保是近代著名的收藏家和古玩商,在20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经营了一家名为福源斋的古玩店。福源斋古玩店又名“福源斋文玩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戴福保独资(民国三十五年一月登记资本金额法币200万元)开设于广东路189号,雇佣伙计6人。戴福保擅长的是商周青铜器、唐三彩陶器、雕刻艺术品和漆器鉴定。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古玩界脱颖而出,经手收售、庋藏的古玩均属精品。与上海古玩业中艾少记、雪斋及广州尊古斋古玩店等过从甚密,以经营“洋庄”生意向卢吴公司贩卖古玩珍品为主要业务。

真假之间2( 明代张宁《松窗读书图》 )

1949年7月,戴福保移居台湾、香港,在上海的古玩店改行从事寄售业,店号因之易名为“福源斋寄售商店”。1950年,戴福保到了纽约,夫人张萍英3年后赴纽约团聚。1955年8月戴福保返回上海,将原来收来的三代青铜器、唐代金银器、三彩器等近百件文物偷运出口。到了美国之后不改旧业,很快他就在一流博物馆和著名画廊云集的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J.T.Tai古玩店。美国不少博物馆和私人珍藏,均曾向戴福保购入稀世珍奇。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中都能看到当时购自戴福保的青铜器。不久后,戴福保在纽约又连续开了几家门市部,他以其犀利独到的眼光,在欧美的中国艺术品鉴藏界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戴福保和夫人张萍英都是苏州人,到纽约后,语言、生活的差异,让夫妻二人很长时间都不适应,回忆在老家时的点点滴滴,成了两人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好在纽约的华人社区菁英云集,与之往来的有王季迁、林语堂、翁万戈、王方宇等。戴氏夫妇属于一群专门鉴赏中国书画、瓷器的团体,他们定期聚会,不仅讨论他们的收藏,还交换收藏的心得,三五知己直抒胸臆,无拘无束。戴宅除以佳肴名作招待朋友,还常邀约一起麻将消遣。这些鉴赏家不单是一个收藏团体,也是一个社交团体。

真假之间3( 香港佳士得拍卖戴福保书画收藏中的清代石涛《梅竹双清》 )

“书画收藏只是戴福保的业余爱好,他显然受收藏书画人士的影响。对过去的收藏家来说,他所擅长的只会有一个主要的方面,很难面面俱到。这类收藏实际上对他的生活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收藏是必须要有横向的知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说,“不过,这会出现一个问题,在他的收藏副业中很容易收到不真的东西。过去行家卖东西的时候,一般是好赖搭配,好东西赚不到钱,就从赝次品上赚。这是生意人的一般伎俩。戴福保擅长的是三代青铜器、高古石雕这类,对于书画自然算不上行家了。”

不过那只“蝴蝶瓶”属于歪打正着,碰上这类东西是时来运转,这在古董行是常有的事。戴福保收藏的书画良莠不齐,其中精品有宋人团扇、长卷及元明清的大家之作几十件,都曾经为庞莱臣、吴湖帆、张大千、张珩、王季迁递藏。赝品部分行家都心知肚明。

据佳士得的书画专家介绍:“其中有元代颜辉的《钟馗出猎图》,这是白描纸本手卷,有15个题跋,其中有9个是元朝人,最晚也是到了明中期正统的题跋。颜辉的画很少,像大件的作品就更少见。虽然这幅作品里,只有颜辉的一方印章,但在整个手卷的末段,有当时元朝至正戊戌年陈庸的题跋,他将他的父亲如何收藏到这幅作品,如何装裱成卷,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叙述。画面中鬼拿着不同的武器,动作的幅度都非常大,鬼的不同神态、神情,包括钟馗骑在驴子上面那种诡异的气氛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且这件东西曾经是张珩收藏过的,张珩在收藏和鉴定书画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唐寅的《山斋抚琴图》为绢本立轴,这件作品曾经是王季迁收藏过的,还有一件唐寅的设色纸本手卷《松冈图》,这是文徵明写的引首‘松冈’二字,跋尾的部分有祝枝山、王宠。还有仇英的《采莲图》等。”

这批书画作品很有可能是戴福保书画收藏的最后一批。精品也罢,赝品也罢,在戴福保、张萍英生前都给他们平添了无尽的乐趣。■ 真假张珩上海赵孟之间艺术文物鉴定文化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