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地佛像的大美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明代的瓷器,多半比辽、元时期的器形小。明代的铜铸佛像却不同了,和宋、辽、金时代相比,体量反而比通常更庞大。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金申对我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明代废除了历朝几千年来都在使用的铜币而改以白银为流通货币,铜佛像可以不受官府的限制而大量铸造。“宋辽金时代,各分立政权连年混战,铜资源严重贫乏,政府严禁用铜铸造大型佛像,金朝甚至连家庭生活用具也规定除了铜镜必不可少是铜器外,其他的生活用具一律用铁代替。在这种形势下,宋代的佛像有铁质、木质,特别是泥塑大量出现,大型铜像几乎绝迹了。只有到了明代,流通货币改为白银,大型的铜佛像才一时涌现。”
“汉地佛像的造型特点是仍以汉族传统手法来塑造佛像,佛像丰腴硕大的面庞、饱满的五官,特别是双腿部的纹饰及双脚,是明代形成的程式化的格局。”不过金申教授指出,黄河流域汉族工匠的造像,在冠饰、璎珞、耳环等细碎处都可以看到受藏传佛像的影响,尤以山西一带明显,他们将藏传佛像身躯修长、饰物精细和汉传佛像朴实敦厚、衣纹流畅的特点融为一体,制出的佛像雍容华贵而且细部精美,可远观,可近取。北京瀚海2008年秋季拍卖的佛像专场里面,一件明代中期铜鎏金“大势至菩萨”把这种特点表现得非常贴合。
经遇战乱或社会动荡,较大体量的佛教造像往往易受劫难,毁了损了,或是被劫离庙宇下落不明。专家推断“大势至菩萨”源出嘉靖晚期至万历早年的皇家寺院,民国时期就流落到了境外。目前所知,最后一任收藏它的人是西班牙藏家普纳内尔(Planell),之前曾在英国、墨西哥等地的国际古董商人手中辗转交易过数次。莲花宝座已经散佚了,但菩萨的主尊仍高达80厘米,可以想见当年供奉在寺庙时的规格以及那座殿堂的宏大。据佛典记载,大势至菩萨具有大智慧,能“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智慧的化身。在中原地区,它受到的礼遇规格仅次于观音和文殊。菩萨的面相呈现了内地造像的典型特点,丰硕饱满,但仍有独特之处:同时期的汉地造像头部一般较大,而它的头部与身材比例适中,和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比例关系近似。北京翰海佛像部负责人一西告诉我,“大势至菩萨”最奇异的艺术表现,还是它衣缘处錾刻的那些精美花草纹饰,“它们几乎包括了该时期最流行的各类吉祥花饰,比如宝相花、牡丹花、菊花等,在汉地造像中这是很罕见的。这些花纹在同时期的丝绸、漆器和掐丝珐琅器中也常能见到”。这些花卉纹饰中,佛教最喜欢使用的莲花尤其丰富,图案有9种之多。宝相花的纹饰也有六七种变化,并且比明早期艺术品上出现的同类纹饰更显得丰满和复杂,专家比较后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中期掐丝珐琅狮龙纹碗,外壁上也有类似的宝相花纹饰。
近3年在国际艺术品市场骤然热闹崛起的是藏传佛像收藏,相形之下,汉地佛像在文化内涵的阐释和收藏价值判断上都偏冷清些。其实对于中原内地,汉地佛像更有文化审美上的亲近和认同。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学术界一般公认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初年。据金申教授介绍,早期的汉代佛像近几十年已经发现多处,比如四川乐山麻浩亨堂横梁上所刻一尊手施无畏印的佛像,四川彭山崖墓出土的陶钱树座的贴塑佛像等,都已经具备了后世佛像的基本特征。延传到明代永宣时期,佛教最盛,并且延续了元代宫廷对藏传佛教的推崇,宫廷和民间仍流行制作一些按藏传佛教仪轨而来的佛像,一直到明嘉靖年间,由于嘉靖皇帝更迷醉道教才逐渐式微。进入明万历之后,汉传佛教和汉地造像艺术重又盛极,虽然在细节上仍然受到藏传佛教铸造艺术的影响,整体风格还是回复到头大体长、体态丰雍和端正高雅的汉地审美。
在展示现场,一西建议我细看另一件“宋元青铜地藏王菩萨像”。造像高81厘米,面部温和沉静,姿态雍容,尤其是身上袈裟的线条表现力给人留下极深印象。“古代工匠制作的衣饰流线自然,美不可言,对袈裟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透过袈裟仿佛可以看到人体的血肉。特别是这袈裟的细部,连带钩、打结处的来龙去脉以及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西告诉我。专家对这件地藏王菩萨造像年代的推断,主要依据了德国学者哈耶克(Hajek)的观点,他在1954年出版的著作《中国艺术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博物馆》里面,列举了很多和这件造像有相似性的陶瓷和木制雕塑,认为该像应该铸造于宋代晚期或稍晚时期。这件造像高81厘米,面部温和沉静,是非常典型的汉地风格。交北京翰海拍卖之前,它已经在国外辗转了近百年,可以看出中国文物流落欧洲的典型轨迹。最早关于它的记录是清末义和团时期,1901年,身为八国联军总司令的德国将领瓦德西将他在中国劫掠的一批文物从天津海运出境,转运名单中本来有这件造像,但不知什么原因,当时并没有能够带走而在天津遗失了,下落不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件造像又意外地在德国露面了。1991年10月2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青铜地藏王菩萨造像在艺术品市场首次出现,被欧洲一古董商人收藏。十几年后,德国纳高拍卖公司又先后在2003和2007年两度拍卖这件造像,最近的一次成交纪录为43.89万欧元。■
( 明代铜漆金西方三圣像。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净土宗的广泛传播,西方三圣像造像十分流行,留下了大量不同时代和风格的珍贵宝物。成交价918.4万元 )
( 大势至菩萨像,成交价772.8万元。大势至菩萨衣缘边錾刻着精美纹饰图案流落海外近百年的宋元青铜地藏王菩萨。成交价694.4万元
) 地藏王文物大美大势至菩萨佛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