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家里追忆逝水年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晓帆)
( 旧衣箱改做书架
)
有些人的家是他生活的真实再现:他的家族历史,他的个人经历,他的热情,在每一件家具、装饰品、纺织物里都能看到,它们编织在一起,带来情感上的回忆,也体现出主人的审美观。艺术家尼古拉在北京怀柔乡下的家正是如此,里面摆满了家里老辈人传下来的、朋友赠送的、旅行时路遇的种种家居用品。
尼古拉住的这栋房子最早是个供销社,此地原是乡政府所在地,逢农历三、七有集,很热闹,后来乡镇合并,乡政府迁走,这一片随之萧条,供销社慢慢倒闭。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艺术家买下供销社的房子,改成住所。3年前,尼古拉第一次看到它,被它的气质所吸引,“我喜欢它适宜的尺寸,正正方方的空间结构,房间很有连续性,坐南朝北,每一个房间都看得到庭院”。当时正值暑天,他在房子里感到阵阵穿堂风,十分凉爽,“似乎是巴黎的地铁,夏凉冬暖”。尽管在罗马尼亚出生,长大后又移居巴黎,但尼古拉一下子就认同了这个地方,觉得这里是他的家,于是买下了这栋不大的房子。住到北京,房子就体现出了地域性的差异:“门开得比较低,也许适合东方人的个头,还好我进进出出还没被撞过头。”
房子是平房,但人字形的屋顶极高,很像欧洲乡间常见的农舍。上一任主人在内部加了一层,多出一个有坡顶的二楼,增大了使用空间,尼古拉没有再对房子的结构做改造。他甚至没有对建筑本身做更多的装饰,只是重新粉刷了墙壁,给木地板抛了光打了蜡。他在一些天花板下做出装饰性的梁,往往几道梁叠在一起,高低不同,视觉上很有变化。在重要的房间,比如起居室和餐厅,他会在一面墙上再砌出半堵墙,墙面上挂画,墙头放盆盆罐罐等古董,装饰性很好。
随后,开始填充房间。在巴黎时尼古拉的公寓很小,父母和祖父母留给他的家具从未见过天日,他在仓库里租了一小块场地,家具一直存放在那里。这些家传包括一个桃花心木柜子、柜门翻下来就可以写字的五屉柜,带有装饰性铜钉的皮沙发,他父亲自己做、自己雕花的胡桃木小桌子,100年前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家具大师马塞尔·布劳埃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的钢管椅子……“现在它们终于可以畅快地呼吸了。”
尼古拉自己也买了不少:真皮座面的柯布西耶躺椅,上世纪初的各种铜质台灯,白色塑料圆桌,打磨光滑散发出微光的金属椅子,它们中穿插着绚烂的地毯、黄铜艺术品、锡器茶具、水晶制品、玻璃灯罩、瓷器,氛围很活跃。把它们和谐地混放在一起,需要挑剔、敏锐的眼睛。尼古拉也做图案设计,他习惯把事物看做平面的,从中找出相同的某种色调、形状、线条,利用相同点将它们串起来,再把所有的空间编织在一起,这样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感觉不到一丝罅隙。
( 水晶和金属装饰品混搭
)
墙壁只用白石灰水刷过,极为朴素,尼古拉调和朴素的方式令人眼前一亮。他没有采用纺织品,诸如窗帘、靠垫、印花布沙发罩,那些太传统了。除了卧室尚能看到三两块印有异体字的蓝白两色日本棉布,他根本就摒弃了纺织品。窗上没有窗帘,“窗帘挡住了室外的绿色”。他连窗户都没有改动,还是80年代的老式双扇玻璃窗,繁茂的杨树叶、葡萄藤做了窗帘,爬山虎绕着窗框长了一圈,是装饰性的流苏。“夏天,院子里的浓阴遮天蔽日,绿色蔓延进屋里,非常清凉。”尼古拉的纺织品,唯有地毯。地毯全部来自东欧,尼古拉生活过的地方,用色和图案是传统的东欧民间风格,和朴素的白墙形成强烈的反差。但是白墙的处理方式是现代的,于是地毯和它的反差就不觉得寒酸,反倒突出了各自的机理,有种朴素的魅力。差点忘了路易威登行李箱内浅褐底子上粉玫瑰花的布衬里,尼古拉打开箱盖,将箱子竖立着,箱子成了小书架。
“室内装饰寻求的是一种平衡,就是所有东西放在一起看起来要有规则,是整齐的,这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设计来实现。不过,我用的是本能。”他对单个物体的风格并不特别感兴趣,不管不顾它们的风格是否一致,是否为同一时期,他认为它们只有聚在一起才能与主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它们彼此也才能和谐。
( 书房
)
就像那个有着优雅弧度的小矮柜,当他的手指拂过橱柜,记忆的微尘被抹去,往事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他想起母亲擦掉上面薄尘的情景,回忆起童年时他对里面犄角旮旯的好奇。他像对待大师的摄影作品那样摆放祖父母的黑白照片,“他们看上去并没有照片上那么严厉”。照片让他想起很小的时候,祖母唱着歌剧选段哄他睡觉。墙上大大小小挂着的绘画、印刷品、照片,大半是朋友创作的,有的故意挂得不端正,它们组合在一起,好像朋友们又聚在了一块儿。对他而言,这些是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不厌其烦细致描写过的玛德琳蛋糕,“等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
“建立一个家要一步一步来,这是个‘分层’的过程,像岩石那样一层层沉淀出来,每一层都有我的生活。我把生活的每一个片断压在了一起。”其中一层,是一系列黑白照片,拍的是他在巴黎的老房子、卧室、卧室窗外的街景,“这些照片可以减轻我的思乡病”。而且,房子里面套房子,房子里有了魔幻色彩。■
(
艺术家尼古拉 )
找到一件百搭家具
尼古拉的家里,钢管扶手椅最多,有10把,此外还有两把不锈钢扶手椅。“金属家具是现代居室的一部分,它是无风格的,因为它除了用途和必要的结构外,并不期望表达任何特定的风格。”钢管家具的这个特征使得它们带有很强的适应性,几乎可以和一切风格的家具搭配。
( 餐厅,钢管椅是马塞尔·布劳埃的作品 )
上述理由不是尼古拉的话,他引用的是家具设计大师马塞尔·布劳埃(Marcel Breuer,1902~1981)的观点。尼古拉的钢管椅正是布劳埃的作品。
布劳埃出生于匈牙利,1920年到包豪斯学习家具设计。他对简单的原始主义设计很感兴趣,有的作品好像非洲原始家具,有的有雕塑特征。他首创了钢管家具。他从他的阿德勒牌自行车的镀铬钢管把手上得到灵感,1925年用弯钢管制作了一把几何外形的椅子,椅子上支撑身体的部分用了皮革或帆布,坐上去感觉十分舒适。他给椅子命名为“瓦西里椅子”,以纪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瓦西里椅子被称做20世纪椅子的象征。
( 卧室
)
布劳埃还用钢管设计出大量椅子、桌子、茶几等家具,钢管家具造型轻巧优美,结构单纯简洁,很快风行世界。他还是第一个给金属家具上镀镍做装饰的设计师。
另一件适用于一切风格的家居用品是以金属做灯架、透明玻璃做灯罩的灯具,尼古拉家里用了意大利设计师阿切勒·卡斯提奥尼(Achille Castiglioni,1918~2002)的作品。他认定自己是一位平民设计师,追求真实的需求,因此在做设计时不刻意追逐风格,他擅长提炼日常平凡的元素,把它们演变得超越现下潮流。所以,纽约MoMA美术馆才会收藏他的14件作品。在国内可以买到卡斯提奥尼设计的Flos Fuscia 1经典立锥吊灯和Arco落地灯。■ 逝水年华家居家具设计师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