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下的索尼谋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尚进)

全画幅下的索尼谋略0( 9月23日,在德国科隆世界影像博览会上展出的索尼a900相机 )

“对于摄影师而言,照相机犹如爵士音乐家的乐器。这是你可能会忽视掉的工具,但是你却必须用它来表达心中所想。”这话是很多年前摄影大师威廉姆·克莱克斯顿(William Claxton)对爵士乐作家丹·汉克曼(Don Heckman)说的。2008年10月13日,克莱克斯顿死了,摄影圈里一群老爷子参加完他的悼念仪式后,有人在自己的博客上感慨道:“威廉姆生前曾经打算把自己珍藏的几十台莱卡做陪葬品,可悼念会上看到的仅仅是他拍的那些人物照,作为热爱光影的人,应该拿什么做自己的陪葬品呢?我可不舍得把相机扔棺材里面,因为相机是有灵魂的。”

现在还有多少人抱有类似的感悟呢?似乎伴随着数码相机的泛滥,摄影渐渐被拍照所取代,就如同20世纪80年代末傻瓜相机被大量生产出来,旅游景点都开始卖一次性相机的时候,摄影器材制造商们都将精力投放到开胶卷冲印店上去了。美国《商业周刊》当时颇具前瞻性地评论道:“胶片冲印工业扼杀了年轻一代的摄影热情,取而代之的是频繁按下的廉价快感。”

不到20年之后,数码技术对于相机的变革已经根深蒂固,除了少数玩乐分子还在玩Lomo,机械相机彻底过时了。可讲究摄影技艺的老问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数码相机界也在出现类似傻瓜相机式的廉价问题,从佳能到潘太克斯,几乎每季新款的卡片数码相机定价都没有超过200美元,尤其是在2005年佳能推出899美元的300D后,原本只有准专业摄影爱好者才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也被拽入到平民化的拍照漩涡。真正讲究摄影效果的用户群,并没有因为数码单反相机的不断降价,而出现摄影人口的高速增长。按照北美尼康摄影俱乐部在2007年公布的说法,全球真正算是摄影爱好者的人口,不超过3700万人,每位摄影爱好者平均投资只有2530美元,高于3000美元的数码单反相机机身,以及单价高于800美元的镜头,依旧是少数派摄影高手才舍得买的装备。而在单纯的价格标准之外,佳能5D和尼康D700,这类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的出现,彻底激活了老摄影迷对于数码摄影的新热情,同时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135胶片相机的年轻人,全画幅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和摄影效果层面的诱惑。

可佳能和尼康对于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的技术垄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质上制约着摄影迷们对于全画幅的尝试,仅相机机身就动辄3000美元的高价策略,再配合相应的大光圈镜头,没有5000美元的投资,根本就别惦记全画幅。恰恰索尼a900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在这时候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高端相机上的两强垄断。按照《图片》杂志编辑沃特·米西菲斯的说法,索尼a900打破了高端数码相机的双寡头平衡,给那些已经厌烦卡片相机的糟糕效果、同时对高端摄影有一丝兴趣的人一个尝试的机会,就如同当年罗莱双反相机的高性价比恩惠了60年代的摄影大师一样。实际上索尼自从2005年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部门,一直憋着霸占数码相机第三把交椅的位置,毕竟索尼Cyber-shot卡片相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佳能,同时索尼数码摄影机长期处于市场认知度的第一位。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无形中成为索尼必须占领的技术制高点,也许摄影操控便捷性上还无法超越佳能和尼康,但至少证明索尼已经可以100%还原135胶片尺寸的顶级效果了,这恰恰是索尼闷头近两年研发a900的原始动力。

面对佳能和尼康在老摄影发烧友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在相应镜头上的长期投入,索尼如何利用a900数码单反相机在全画幅技术上的价格优势,同时如何让那些还在用卡片相机的人真正转向数码单反级别的摄影水平,为此本刊专访了索尼公司数码影像本部高级部长胜本彻。

全画幅下的索尼谋略1( 胜本彻 )

三联生活周刊:以往只有佳能和尼康可以制造全画幅的单反数码相机,索尼a900的出现让高端数码相机出现了三足鼎立的状态,那么索尼是否有开发计划,突破目前a900的准专业水平,向佳能1Ds Mark3和尼康D3这种顶级相机靠拢?

胜本彻:索尼集中研发力量设计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a900,并不仅仅是为了显示技术能力,更多是希望拉拢那些还在用卡片数码相机的人,让他们意识到高品质摄影的魅力。毕竟只有全画幅才能真正还原135胶片时代的宽阔视界,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台单反数码相机,那才叫摄影,而不是只满足于玩卡片相机。现在索尼a系列已经有了6款不同档次的相机,涵盖范围很广且比佳能、尼康更具价格竞争力,我们并不急于向顶级的少数高端相机发起竞争,索尼需要积累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联生活周刊:以往那些热衷摄影的人群都已经买了单反数码相机,基本上都选择了佳能或尼康,索尼试图重新武装新一代的摄影爱好者,那你们预计全球有多少人会从普通数码相机升级到数码单反相机?

胜本彻:从1985年至今索尼已经卖掉了1亿台摄像机,还卖掉了1亿台数码相机,这足以说明索尼在影像领域的传统优势。自从2005年7月索尼收购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部门,我们就将自我目标定位在了挑战者上,我们希望成为继承传统且有实力的挑战者。去年设计的a350就很说明索尼的特色,我们把普通数码相机LCD取景带入到了数码单反相机上,还用上了曾经在专业数码相机上流行的翻转液晶屏幕,一切改良都是希望让索尼的单反数码相机更易用。从2006年7月a100至今,索尼的单反数码相机已经占据了全球1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佳能和尼康,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市场,我们甚至取得了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这足以说明年轻一代对于高品质摄影的渴望。

三联生活周刊:索尼始终与卡尔·蔡斯在镜头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我们注意到莱卡与松下在类似的镜头合作之外,已经出现了相机机身的贴牌模式,索尼是否会帮助卡尔·蔡斯造机身?

胜本彻:卡尔·蔡斯镜头的技术含金量已经证明了索尼选择合作伙伴的眼光。目前卡尔·蔡斯没有任何自己生产相机的计划,毕竟他们的技术优势在光学领域上,尤其是配合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的大光圈镜头。尼康数码相机的CCD也有很多是索尼制造的,即便索尼跟尼康有竞争关系,也没有影响索尼半导体部门卖CCD给尼康,关键是我们都处于平等市场环境下。

三联生活周刊:与佳能和尼康在单反数码相机领域十余年的积累不同,索尼只有两年时间,加上柯尼卡美能达的积淀也不过5年,即便索尼研发了a900这种全画幅的高像素相机,可镜头似乎依旧是软肋,如何解决索尼在镜头领域的劣势?

胜本彻:因为索尼承接了柯尼卡美能达的资产和技术,所以确实需要一段过渡时间,不过现在全球有1600万只索尼卡口的镜头在用户手中,这是索尼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必须非常珍惜这些历史财产。除了在高端镜头上依靠卡尔·蔡斯的合作,索尼自己也在积极研发新镜头,包括长焦的G系列镜头,以及丰富索尼自己的大光圈镜头。关键是索尼的这些镜头都是针对数码单反相机研发,不需要过分顾及胶片时代的老相机,可以充分满足高端数码化摄影的特别需求,性价比远高于其他卡口的镜头。

三联生活周刊:不久前奥林巴斯提出了Micro 4/3的系统,试图把数码单反相机往袖珍化引导,索尼会迎合这种缩小的4/3技术趋势吗?

胜本彻:Micro 4/3系统在技术上是很有意思的影像结构,基本上保留了数码单反相机成像的素质,又解决了目前高品质镜头过于沉重的问题。索尼目前还没有介入到Micro 4/3系统研发中,依旧坚持目前延续柯尼卡美能达的镜头系统,但我们不排斥新机会。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佳能和尼康开始给数码单反相机加入摄像功能,要知道以往只有廉价的卡片相机才玩摄像,索尼如何应对?

胜本彻:别忘了索尼才是目前全球数码摄像机市场的霸主,我们并不排斥让数码单反相机在摄像功能上适当发挥余热,毕竟数码单反相机的CCD效果要比卡片相机好得多,关键是我们得考虑拿数码单反相机摄像的实际效果如何,单纯画面清晰度达到了1080p的水平,很多时候并不能说明问题,至少数码摄像机还有很多独特优势不是数码单反相机所能比拟的。■ 数码单反机身佳能摄像器材尼康索尼新机佳能数码相机摄影相机单反镜头尼康单反相机全画幅相机数码相机尼康镜头相机摄影索尼相机佳能镜头新款单反相机索尼摄影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