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会让中国为美国核武库更新买单吗?

作者:宋晓军

(文 / 宋晓军)

奥巴马会让中国为美国核武库更新买单吗?0

“我的上帝!怎么克林顿和布什让我们陷入了如此的境遇?我们共和党控制的国会(1994?2006)也应该与上述两位总统共同承担责任,目前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也有罪。”这是10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发表《核武器和21世纪的威慑政策》讲话两天后,一位支持共和党的网友——阿尔塔(Loma Alta)在博客中发出的“恐慌的呼声”。对于罗伯特·盖茨发出的美国核武库需要更新的讲话,美国很多主流媒体都有报道和评论,这是因为一个存在了多年的“核漩涡”的盖子被揭开了。

“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就没设计过一件核武器,90年代后就没有制造过一件核武器。”这恐怕是罗伯特·盖茨的讲话中最让跟阿尔塔一样的美国人感到气愤的“证据”。如果详细考察这个“证据”,应该是新的核弹头和弹芯。由于“冷战”时期的核弹头和钚弹芯维护、销毁费用极高,且没有商业开发价值,因此“冷战”后借助经济危机上台的克林顿,选择了一边与俄罗斯谈判大幅削减核弹头、一边将剩余核弹头延寿的策略。1994年开始,美国开始对陆基洲际导弹MX“和平卫士”上30万吨当量的弹头W87开始非核延寿,以替换“民兵-Ⅲ”上威力小的W62(2006年替换后曾误将头锥运往了台湾地区)。虽然将核弹头延寿是以最低成本维持核威慑能力的办法,但克林顿还是在1996年9月联合国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了字,并在1997年签发的新核战略指令中要求放弃“打赢一场核战争”的策略。克林顿对核威慑的“幼稚”认识,无疑惹恼了很多共和党议员,于是在1999年参院投票时拒绝了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值得注意的是,麦凯恩对批准该条约投了反对票,而当时作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是支持国会批准该条约的。

2001年小布什当上总统后,虽然他的安全顾问班底深知核弹头面临的问题,但是面对“9·11”后中东石油利益的诱惑和军工集团更喜欢且理论上可以削弱俄、中战略核力量的“反导系统”时,小布什只能沿用将核弹头延寿的做法。即使这样,花费也是惊人的,如对目前唯一的陆基洲际导弹——“民兵-Ⅲ”的6项现代化改装计划就需要大约60亿美元,但这与换全新的、销毁旧的花费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由于美国的核弹头弹芯大都采用的是混合装药(热核材料和聚变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爆炸威力大、体积小重量轻,麻烦是两种材料产生的辐射对外皮腐蚀脆化严重,也就是说安全性差、维护成本高。因此要使核武器长久维持安全、有效且威力大,就必须一边将现有核弹头更换上安全可靠的核弹芯,一边设计全新的下一代核武器,而这意味着不仅生产新的核弹头要花费巨额资金,同时销毁旧的核弹头还要花费更巨额的资金。

2006年,小布什政府终于忍不住提出了一个“可靠替代弹头”(RRW)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先从海基洲际导弹“三叉戟ⅡD5”上的W76-1弹头和W88上的弹芯更换起,最终在扩大核弹芯的生产后更新所有核弹头。可在2007年5月23日,民主党控制的众院拨款委员会就像几年前否决投产小型钻地核弹的预算一样,断然否决了这项每枚弹头高达8900万美元的预算申请。这就是罗伯特·盖茨在10月28日答记者问时说“需要一个个地说服议员”的原因。而一位网名为斯莫尔伯格(Michael Smallberg)的美国网友却在博客中写道:“国会不会被欺骗的,因为这会严重影响核裁军进程。如果拥有1万枚核弹头的美国与拥有大约240枚核弹头的中国坐下来谈核裁军,不是很滑稽吗?”

从技术角度看,罗伯特·盖茨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现在的问题是,小布什原来的战略布局是通过控制中东和中亚的石油,利用金融工具以及建立“反导系统”最终实现控制全球的目标。当下这个战略布局出现了麻烦,小布什亦将伴随着金融危机而离任,那么此时罗伯特·盖茨揭开这个存在了多年的“核漩涡”,是不是要警告奥巴马在美国的“危难时刻”别再对核威慑持有“幼稚”的认识呢?如果真是这样,奥巴马能顶住“置国家安全基石松动而不顾”的压力吗?也许现在最让存有巨额美元的中国人担心的是:一旦奥巴马上台后顶不住压力,数万亿美元的核武库更新费用由谁来买单?现在很多国内经济学家谈到美国经济的希望时,都谈到了“科技存量”,但愿这个“科技存量”不是新的核弹头技术。■ 奥巴马核武库

下一篇: 嚼舌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