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盗版与反垄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一读者)

为反盗版,微软出了“黑屏”策略,意外引发中国网民强烈反弹。作为软件使用者,我明白知识产权保护是“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的燃料”,激励人类永远走创新之路。我认识的微软也正是知识创造财富的典范,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我想说,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国家平衡垄断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科技、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所寻求的利益平衡,也只是权利人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过度的保护、滥用的权利,只会削弱知识共享的价值,扼杀进一步创新的动力。我们都看到,微软的发展可谓“毁誉参半”,原因就在于其扩张的方式和垄断的利益。就我视野所及,微软在中国市场中的扩张,与盗版密不可分,毫不夸张地说,是盗版微软软件的盛行,帮助微软挤垮了竞争对手。在获得70%的市场份额后,微软果断向盗版宣战,无疑可以进一步扩张势力。一个典型例子是1997年,微软在中国法律尚未规制“掠夺性定价”之前,以97元超低价推出Word 97版本,最终挤垮了国产软件金山WPS,而中国消费者为一时的甜头付出的代价就是:要么忍受微软不断更新换代的高价软件,要么使用盗版。

微软保护知识产权固然无可厚非,但采取“黑屏警告”的做法明显欠妥,有律师向公安部举报其侵犯消费者的财产权、隐私权,“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一方面,微软当然可以设置技术手段禁止非法复制他们的软件,拒绝对盗版软件更新,但是无权对用户的电脑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在中国,“反垄断法”已然实施,滥用知识产权只会让自己陷入各种反垄断诉讼之中,结果将得不偿失。 知识产权反垄断法反盗版反垄断

上一篇: 好东西(502)
下一篇: 我也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