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伦敦“戏剧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鹤)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伦敦“戏剧节”0( 2002年伊东丰雄展室2007年埃里亚松—索尔森展室 )

不知为何,伦敦的肯辛顿花园虽常听人说起,却敌不过隔壁海德公园的鼎鼎大名。这也不单是我独个的感想,但看开在肯辛顿的某画廊居然要借海德公园的地名做旗号就明白了。海德公园里有一洼湖水名曰“蜿蜒湖”,肯辛顿花园里的这家小画廊便因而名曰“蜿蜒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倒是不怕生人走错了园门。即便如此借光,画廊一向仍是寥落,直到请来高人主持推广策划。艺术顾问佩顿-琼斯女士(Julia Peyton-Jones)惯在伦敦上流社会出入,为蜿蜒画廊谋划也走名流路线,而且居然一举成功天下闻。

她的出发点很时尚,颇合目前人人熟知的流行规则: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事件。画廊究竟有何珍贵藏品照样没人清楚,可它变成了一个大Party的主人,连鸿儒带白丁的爆棚局面即便是毕加索或沃霍尔的个展都未必堪比。人们常认为英国专以保守沉闷为主业,其实在流行圈里它正经被看做几十年孜孜不倦争为天下先的新潮地带,这次的热闹无非是它又发威了。

从2000年起,蜿蜒画廊每年夏天都请来一位明星建筑师,在跟前的草坪上做个规模300平方米上下的临时展室,摆上3个月就拆掉。这时段正好应和户外社交的和暖节气,更勾着暑期游走到伦敦的文艺青年、建筑系学生全都疯魔着非去亲眼目睹一回不可。它就如同架上油画演进到装置艺术的意思,百年大计的建筑也变成了立意独大、转瞬而朽的事件——何况还没少花钱!

佩顿-琼斯的主意另外还有个噱头:为突出体现建筑的奇特、陌生、前卫,她挑选的建筑师仅限于此前在英国境内没有建成作品的人。第一年格外需要广告效果,请来了女巫般的哈迪德。次年出阵的是李伯斯金。不过,这两人在建筑圈内的身份早从80年代末的“愤青”晋升为今日炙手可热的明星,又值蜿蜒画廊这串建筑连续剧刚刚开演未成气候,所以他们的设计也只是虚与委蛇,并不见什么出奇的好。哈迪德做了个口喙尖尖的三角形悬垂式华盖帐幕,李伯斯金的“十八转角”仍沿用他转着圈儿斜搭金属板伺机裸露空隙的旧习,两个方案都显得像是建筑师早年尚在摸索自己风格时的草图而已。

第三年,2002年,受邀登场的是伊东丰雄。此君历来做的建筑都是正常的好,从没见他很疯过。有哈迪德和李伯斯金两位“名疯”在前,接手的又是这么一个功能虚化、造价昂贵的玩具型项目,伊东丰雄空前地耍了一手,做出的展室让人眼花缭乱而兼眼前一亮,竟比前任们更加花哨讨巧。从李伯斯金开始直到2008年,结构大腕Arup公司时常出面为匪夷所思的蜿蜒画廊方案护航,这一年他们帮着伊东丰雄竖起了一个18米见方、全无支撑柱的完整空间,连墙的感觉都消解了,只靠3毫米厚的白色铝板和玻璃横七竖八缠成了一只镂空的花盒子,其实和“鸟巢”的理念相近。席地是扁钢板条编成的网格板,抬起5.3米高的室内空间,基本上足以容纳任何热闹场面,无论是白天嗡嗡嘤嘤的咖啡座,还是黄昏后人头攒动的讲演、夜宴乃至于慈善聚会。四壁凌乱参差的白色铝板每片不同,全呈不规则形,除了充当围护和装饰而外,本质上另有结构使命。它们原是循着正方形图案随机伸缩、扭转、交织的花样忽虚忽实,暗中便藏起了四壁高高低低斜织成网的梁,既做支撑,又起稳固作用,编成了体系完整的动态结构。花哨的装饰图形背后的逻辑却在于缜密的结构计算公式,凸现了伊东丰雄迥异于哈迪德和李伯斯金的理性思路,实际上更适用于为芸芸众生做的建筑,示范性大过了杂耍演艺的炫耀,倒叫人油然起了敬重。这展室虽是昙花一现的临时建筑,却让伊东丰雄洋洋自得,后来Parkview International公司收藏了它,把它拆散了搬到泰晤士河畔的另一处再搭起来,恍如当年伦敦水晶宫的际遇。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伦敦“戏剧节”1( 2003年尼迈耶展室 )

紧随其后是老星奥斯卡·尼迈耶,他的2003年展室更像帐篷,除了铝板和玻璃之外又添上了混凝土和钢,悬挑的雪白轮廓间多出一道红色墙面,此外还特别奉送了专为展室构思的壁画,像立体主义绘画的炭笔草稿似的。但这也就是他的全部手段了,当年勇真是不提也罢。尼迈耶的平淡似乎刺激了2004年的矫枉过正,荷兰前卫组合MVRDV的方案古怪到根本盖不起来,居然让蜿蜒画廊门前的草坪空置了一年,给连本大戏意外生出个小小的反高潮。随即2005年阿尔瓦罗·西萨领衔的设计仍是但求稳妥,欲与新古典主义的砖墙本馆寻求对话,依策划的装置初衷来看,稍显沉滞而且有点离题了。

眼看这台戏一连三年都不大起劲,再不想辙的话,恐怕观众就快跑光了,得赶紧找个票房大腕来救场才好。所以2006年轮到了库哈斯,至此出演的六个明星里数他跟中国人最熟。不过,库哈斯的建筑不知怎么老是有点儿大跃进的味道,粗疏简慢地兑出个形状就算完事,永远缺着容人细细回味的肌理。此番他用白色的化纤布料充出个膨大的气球,在英格兰的微风里轻轻飘动。说它抖了回机灵出人意表倒还罢了,可是论到建筑这一层……呜呼,简直不可恕。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伦敦“戏剧节”2( 2007 年埃里亚松—索尔森展室 )

2007年本该启用德国的弗赖·奥托,他倒像伊东丰雄主打务实细致的建筑处理那一派。然则对一个区区300平方米的开敞型展室来说,奥托的设计过分复杂,算起来竟没法如期落成。蜿蜒画廊生怕重演2004年那一幕,请求哈迪德救场,可她的方案也没能实现,最终胜出的是北欧合作组合埃里亚松和索尔森。他们拿木结构加金属外壳的一枚大陀螺钉在草地上,赭红色底子上衬着一转切口,里面旋转上升的一整圈白色遮光板森然排列,活像邀人走进鲨鱼嘴。这圈遮光板一路扰乱视线,其实是用航海专用尼龙绳拧成的窄网,用在这里有几分杂凑味道,也强调了展室的临时特性。内部空间延续了盘旋上升的主题,观者从草坪一直走上屋顶俯瞰园景的路程中,会在各个维度均不规则的空间里迷失了尺度。本次出演为这对迄今为止最寂寂无名的设计组合赢来大量喝彩,风头直追2002年的伊东丰雄。话又说回来,埃里亚松和索尔森的设计多少是以艺术味道取胜,纯从建筑师的眼光来看,这枚大陀螺也没甚出人意表的新奇手法,而且丑。

至此,佩顿-琼斯导演的大戏虽说如愿勾留了世人目光,台上的节奏却并不顺溜,必须要一个高潮来扭转颓势。2008年,真正当得起今日建筑界天王巨星的弗兰克·盖瑞隆重亮相,是伊东丰雄之后首度做成了有趣的建筑师作品,而且传说这座16米高的展室还是他挈带着儿子萨缪尔·盖瑞一起做的呢。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伦敦“戏剧节”3( 盖瑞展室屋顶细部 )

盖瑞最惹人注目的作品是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那座流线型钛板的铁灰色建筑一经揭幕就诱得全世界掌声雷动,盖瑞从此稳称票房灵丹,后来设计的多座文化建筑也都沿袭这一轻车熟路。既有传闻由他去操持2008年度蜿蜒画廊展室,多半会让人暗自起腻地等待着面目相类的一坨昂贵金属堆,谁知他老人家居然童心忽起,重新祭出1979年乍露头角的第一件作品“盖瑞自宅”的模样儿!当年还只活跃在加州的盖瑞特别注重采用穷街坊上的廉价材料,比如波纹铁、夹层板和铁丝网之类,颇有流浪艺术家的范儿。蜿蜒画廊项目大概搔得他怀旧,钢梁、松木椽头和磨砂玻璃打造的天棚恍惚让人牵记起流民随手敛来随手搭建的窝棚,遮蔽着从画廊到肯辛顿花园大路之间这段空地,像是搭起了一段透光避雨的乱糟糟的步行街,放在庄重的画廊主馆和庄重的园景之间很是扎眼。据说,肯辛顿花园的地理位置让盖瑞念及蝴蝶群舞的画面,于是展室的屋顶追求无数蝴蝶翻飞的层叠效果,沿路次第而起的高台也在重复着层叠的意念。然而2008年的盖瑞岂是30年前景象,Arup帮他做的钢结构可比他在圣莫尼卡改建的自家厨房复杂微妙许多,不单用木材把四只大钢柱包裹住了,整个结构都有点半真半假的掩饰做派。结构—装饰—结构的转换,泄露出盖瑞在其中掂掇游戏的心情,临老的圆熟掺杂着几分玩世不恭,算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么?好在卖相毕竟精美,今番的“伦敦演出季”有了他这件作品,终于可以舒心地长出一口气了!■ 戏剧节画廊伦敦伊东丰雄建筑哈迪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