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作者:朱伟

(文 / 朱伟)

“随遇而安”这个词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先用。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解释《孟子·尽心下》中的“舜之饭糗茹草,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说:“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随遇而安,无预于己,所性分定故也。”《孟子·尽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吃粗糙的干粮野菜的时候,安于终身如此,等成为天子,穿尧赠送他的盛服,鼓尧赠送他的琴,有尧的两个女儿,也就是娥皇、女英在旁边伺候,又好像这些早已有之。朱熹的解释是,不因贫贱而向往富贵,到富贵等身又若身外之物无动于衷,随遇而安,也就是没有预求于自己。“性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的基础是《礼记·中庸》开头的“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是说,天赋命生,这是天人关系——祖先的基因,经天地哺育才能生长。朱熹认为,这天人关系就是“理”。《说文解字》中说,“理”最早的字义是“治玉”,玉的纹理最密,未理之玉是“璞”,治玉是根据纹理来分辨。朱熹由此才认为,天命“理”而性分。什么意思呢?每时每刻每人之不同,才分别为每人的“人性”,世上由此没有共同的人性。换一角度,这每人之性都是天性。

分析“随遇而安”,要从“随”字开始。“随”字最早意思是什么呢?《周易》咸卦中,九三是“咸其股,执其随,往吝”。咸是感应,股是大腿,大腿被感应才会走路。但“往吝”,去往的方向——“吝”是恨,《周易》中称,“吝道”就是艰难之道。为什么艰难呢?因为咸卦的性质是柔上刚下,它的下卦是艮,艮是山,是限止。艮卦六二是“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按照唐朝孔颖达的解释,“腓动则足随之”,脚就是随。由此就清楚了:行路艰难是因为“咸其股,执其随”遇到了“艮其腓,不拯其随”。怎么解决呢?咸卦的下互卦是巽,巽就是股,股的本性又是卑顺,所以易感应。巽象为风,巽如果不被感应的定势左右遇到艮,就可以随风轻扬。《周易》中卦与卦之间,这样在彼此限制中可以超越的关系,真是非常深奥。

我从这个基础,将“随缘”、“随顺”与“随遇而安”看成三个层次。

“随缘”这个词表面看似乎来自佛教,其实,在《庄子·山木》中已经用了“缘”,并且将它与“率”相对:“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这是《山木》中表述虚己游世道理的第五段故事,这段话是隐居者桑对孔子转述舜临死前对禹的告诫。这里的“若”是“如”,也是“顺”,“缘”字原来意思是衣服的边沿,一件衣服是无数边缘相加,“缘”如作分解,“缘分”就与“性分”的意思一样。从这个意义体会“随缘”,认识到与它交接的那一缘才有这一缘;率是循,循也是顺。这一缘随那一缘诞生性情,性情本就是缘分间的关系,所以不可逆。庄子叙述这样的随缘,是态度本身——相遇就是相随,缘与缘之间就能互为保全,互相顺应也就不用劳神。这就是“缘则不离,率则不劳”。庄子说,不离不劳,也就不需以相杂的色调来装饰对待自己的形貌,不修饰,也就不求外物,没有被外物左右之累。

“随顺”这个词唐代哲学家韩愈用在《答陈生书》中,在这封信中说:“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于其初。”这个“随顺”,强调了“平吾心”为前提,贵或贱、穷困或通达“之来”,有迎面而来的意思。迎面而来的或贵或贱、或穷困或通达,从形态看,是一种高低错落,它们堵塞着通途,正如《周易》中“执其随”所遭遇的限制。韩愈的“平吾心”是靠自身努力去面对所遇,显然在庄子“形莫若缘”的基础上增加了强调。心平气和,如何气和?《老子》在开头第二章中其实就说得清楚:“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他说,两极相恒才能相互生成:有为无,无为有;难为易,易为难;长为短,短为长;高为下,下为高。缺一极不成,其实是在说“缘”的根源。平心是为找到相恒,从形态看,道理其实也是简单的:两极平等了,高低错落因为价值相等,就平坦而为通途了。“不以累于其初”,初是性命之本,累是绳索,不以绳索束缚本性,本性就是性分或缘分中的这个位置。

从“随缘”、“随顺”到“随遇而安”,不细追究,表面看无本质差别,但如仔细追究语境,庄子是随意相随,韩愈的“平吾心”是自觉化解,同一种认识,态度不同。“随遇而安”呢?“遇”是相逢,相逢就要相待。“安”表面看是“平吾心”自觉化解的结果,但如仔细分析这个字的原意,有意思了。《说文解字》说,“安”是“”,立加上争的结果,字义却是“亭安”,这实在超乎现在的想象。我们现在想到“亭”就是“亭子”,其实“亭”字原始意思是,停住相争达到调和,亭子是这样平安的象征物,所以才叫“安亭”。回到“随遇而安”的意思,相待就是“平也”,平是看到彼此间相互关系,于是所有机遇也就都是机会。这样体会这个词,“平吾心”就提升了一种境界——所遇不可求,所有机遇在转换中都变成缘分所得,这个“安”就是踏踏实实汲取所得之无忧无虑了。■ 读书朱熹文化国学

下一篇: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