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依旧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培)

今年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40周年,你知道此时南京已有和将有多少过江大桥和通道吗?答案是:已建好3个,在建的2个,将建的1个,规划预留7个。既然有“多桥飞架南北”,那就该“天堑变通途”了吧?错。你知道哪里是南京长年拥堵点吗?南京长江大桥——当初设计日通车1万辆,现在承受近7万辆的压力,就这,还是严禁外地车辆过桥的“市内流量”。

已建成的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宏大壮美,为何车辆只去挤又破又烂的长江大桥?原因很简单,就是大桥近,又不收费。二桥在大桥下游11公里,设计日通车6万辆,现在也就3万多辆。而在大桥上游19公里的三桥,日通车只有2万辆左右。在建的长江四桥和纬七路过江隧道也远离城区,而将建的距大桥3公里的纬三路过江通道,据说是大桥的“姊妹桥”,可缓解过江拥堵状况。但愿这回是真能缓解拥堵,因为二桥、三桥通车时,也说过类似宽心的话。

年老体衰的长江大桥每年都要大修,每天都要替儿孙桥承载重负,它内心一定很郁闷:既然建了那么多的新桥,为何还不让我“下岗”,甚至连减负都没有可能?既然花数十亿元建座桥,而结果又不能分流减负,那么当初又是如何规划和决策的呢?建桥毕竟不是“过家家”呀。 依旧过江

上一篇: 好东西(500)
下一篇: 退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