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河道也要有呼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军)
本市的红梅公园改造已有两年,最成功处是河道,仍保持了原生态,没有全部用水泥混凝土做护堤,只在有桥梁的河岸附近才做水泥堤岸。重要的是,在红梅公园改造前有一个听取意见的程序,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就有保持园内河道自然形态的提议。
但是最近我发现,无论是在新农村环境整治还是城市非中心区河道的整治中,都存在把那些并不通航的河道堤岸固化的情况,虽可免去清理河岸之烦,还能防止岸边土崩落到河里,但它直接破坏了河道及两岸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治理的横潞河,其天然的河岸受到蚕食。
从城里的红梅公园和城外那些并没有固化起来的河道现状看,河两岸长着芦苇等水生植物,河岸中有水生动物如蟹、鳖、龟和蛇的巢穴,虾洞也在河岸两边,野生螺蛳、蚌等也需要土质的河岸,土质的河岸还与周围的土壤一道,构成了一道良好的能保持河道与土壤生态环境平衡的防线。固岸表面看是防止了水土流失,但实际上离河流的死期不远了——仅仅成为一条条的“渠道”,而不成其河。一条真实的河流,一条呈自然状态的河道,才是我心中江南美景有机的组成部分。 河道
上一篇:
究竟该谁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