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流年岁影

作者:钟和晏

四合院里的流年岁影0( 蔡国强和妻子吴红虹非常享受自家院里的丁香树 )

蔡国强说他很喜欢风水,在决定买下那个老北京四合院之前,他先找来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王其亨教授来相宅,他说王其亨是“中国风水第一人”。不过,看过房子后,这位一辈子研究古建筑风水理论的“博导”老教授却没有给出什么明确评价,他只是淡淡地对蔡国强说:“你自己看,你感觉好就好。”

“我的感觉很好。”蔡国强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了一个长方形的院形,他的四合院坐北向南偏东10度左右,宅门开在东南方向,进门后对面是灰砖砌成的影壁。不论“形势宗”还是“理气宗”,都认为坐北朝南的院落是最理想的格局,所谓“坐坎朝离”。如果以北房为伏位,则北房、南房、东南方向都是吉位。如果以东南角大门为伏位,排列的结果也是一样。

四合院一直都有很好的风水设计,“天人合一”的理论在这里变成活生生的事实,所谓的地气是宅基地的大小高下、温度湿度带给人的安适感。在这里,除了下水道流到外面外,其他用水都流到自己的院子里滋润干燥的土地,让院子里的气息是润湿的。

然后,蔡国强又在院形上画了一个循环的圆弧,东南边的大门是整个院落呼吸的气口,气口得拐一个弯进来,空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宇宙,它是“曲能生情”。他说:“这很重要,万里长城都是一条曲线。我们不像皇上,皇上是可以打开大门向着中轴线的,他有这个能量。”他想了想又说:“听说皇上也不愿意总坐在宝座上一直这样冲出去,那种东西很折寿。”

院子在沙滩红楼附近,从朱漆斑驳的大门进去,左右两边的灰砖墙上还残留着红色的标语,右侧大致辨认出“学习十六条,熟悉十六条,掌握十六条,运用十六条”4行上下排列的字,屋檐下是一个白色搪瓷灯罩和透明玻璃灯泡。进门向西,第一进院子里种着些石榴树和月季花,院内客厅的外墙上也有几个“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的字痕。穿过客厅,面对的就是一个更大的后院和正房了。这是明清四合院前院(外宅)面积较小、后院(内宅)面积增大的代表性格局,后院有一棵很大的丁香树,还有几棵海棠、葡萄树也长得很好。

四合院里的流年岁影1( 这个隔扇后面是一个茶室 )

不过,这座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大概400多平方米的宅子并不是正房、厢房、抄手游廊组成的典型四合院布局,在后院,取代东西两厢的是两条古旧的木回廊,它也没有垂花门。这里应该是过去某个大院落的一处附院,也许最早建于清代中期,不过,即使研究古建筑的王其亨教授也没法判断得很清楚。

蔡国强的妻子吴红虹第一次进到这里大概是2005年的秋天,那时候没人住,荒芜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已经倾斜的院墙靠几根木柱撑着。她说:“很少看到这么方方正正的四合院,还有这个小回廊,从哪个角落看过去都很舒服。”现在说这话的时候,她正坐在廊子里,有阳光透过棂条花格投在白墙上的影子。廊顶上的彩绘斑驳剥落,不少的印迹和污痕,绿漆木柱的油漆也几乎褪尽。有时候,一根柱子的四面都是不同的颜色,从墨绿、浅绿到完全裸露的木色,从柱子里面渗出的一缕缕木丝挂在上面。

四合院里的流年岁影2( 蔡家四合院有着宽敞的院落 )

站在这个后院,容易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眼熟感,还有一点点年代上的混沌。旧的灰砖灰瓦,老的回廊,木色的门窗,没有任何触目的颜色,朱漆绿漆的柱子也都在岁月流转中变成柔和的色彩。蔡国强刚高中毕业的女儿蔡文悠说:“很多人来我们家都说,好像以前在这个家里住过。”对比之下,我们平时见到太多仿古四合院或者本来的老建筑被修葺得大红大绿是多么伧俗不堪,就好像见到一件古雅的真品之后对赝品的恶感。

“它就像一个记忆的存储器,记录着历史的每一刻在它身体所存留的痕迹。传统建筑的最大价值实际上不在于建筑物质的本身,而是它浓缩了过去的时间,这是最珍贵的。”负责蔡国强四合院改造的建筑师朱锫说。在这里,老建筑连同它的岁月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每个时代的痕迹都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来,几乎可以闻到真实的历史气息,这也是朱锫和蔡国强之间的默契。

四合院里的流年岁影3( 古旧的木回廊取代了东西厢房 )

辨认那些时代变化留下的痕迹是有趣的事情,从大门拐进来的那个门楼是民国时代的样式,客厅吊顶上的装饰线脚是西洋的风格,客厅和正房地面的花砖应该是清末和民国时期改造的结果,虽然不见得比老地砖好,这种从天津买来的洋玩意儿在当时却是一种时尚。正房最北端有一堵墙用的还是北京城墙的旧砖,很可能也是民国时期封的墙,墙上的窗户又被“文革”时期的红砖堵上。现在,设计师又在墙上增加了清水混凝土的痕迹。

朱锫说:“四合院房子的比例都很接近,空间院落的尺度也是接近的,其实又不一样,这里有结构和空间关系的微差。”他用三个被改造的空间主题来定义构成前后两个院落的三排主房:最北侧的正房是“三维装置”,去掉吊顶暴露出老房子苍劲有力的木构架;中间的北房是“二维的中国画”,简单的白墙和原木构成一个禅意空间;属于“文革”时期加建部分的南房将被改造成一个“未来空间”的新建筑体,以玻璃、钛铝合金钢等轻盈而近乎无形的材料几乎悬浮在南院中,与老房子对抗又相补足。对朱锫事务所来说,整个改造项目到现在只完成了60%,属于“未来空间”的点睛之笔还没有来得及落下。

除了留在砖墙梁柱之间的时间痕迹外,这个四合院几度易手过程中房主身份的变化也富有趣味。院子原本属于旗人金氏家族(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文革”以后住了两家人,后院住的是区委书记,前院是一位副市长家。1983年左右,四合院落实政策退还给金家,当时这个旗人后裔已经是几百人的大家族了。所以,蔡国强是和8户房主(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签了8张合同,才买到了这座四合院。从旗人贵族、政府官员到知名艺术家,也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风尚变化。不过,虽然今天从金家转到了蔡家,蔡国强却说,任何事情都是暂时的。■

风水是一种善的 力量

三联生活周刊: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在北京买个四合院?

蔡国强:我感到北京和我始终有一个关系,这个城市一方面很激烈变化的样子,另一方面又有点沉默、有点伤感。在我看来,四合院也是有这种伤感和寂寞感的,我有点喜欢这样。我的作品上你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火药炸的,很嚣张、比较激烈,但也是抒情和伤感的,寂寞的人做的东西就有点寂寞。

三联生活周刊:这里也有怀旧的意思?

蔡国强:我是比较怀旧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喜欢有一点点延续性。像住在四合院里面,春夏秋冬、风雨晨昏都很不一样。一早起来从窗子看到院子,新叶出来了,阳光怎么样,一眼就看见了。在回廊里看院子,院子就像一个作品。时光的痕迹就像一棵漫长的、割不断的大树,从它的根看到它的叶、它的花,都是连在一起的。

三联生活周刊:找到这个房子是怎样的过程?

蔡国强:是托朋友帮我找,很容易就找到了,因为我的要求说得很细致。离故宫、天安门要近,大概多少大小的四合院,坐北向南,房子不是新盖的,一定是旧的。我们这些人整天做新的东西,四合院里的时空是缓慢的,对我来说是一种安静和休息。这个房子特棒的是我一住进去就感到很亲切,我对一块地方的灵性很在意,有时候那个灵性对你不大好,你就会怕,会放松不下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说一个地方的灵性还是更多你个人内心的东西?

蔡国强:两者都有吧。我住在这里能很安心,感觉这个土地很接受我,我跟它是友好的。这里有很多人住过,很多人在这边去世,但是他们接受我,我也尊敬他们。我住进之后也用烈性酒在每个角落都洒过,给他们烧香,表示我的敬意。

三联生活周刊:北京的四合院过去是被呼吁保护的对象,最近几年它的角色似乎在发生变化,尤其在城市中心,也只是享有物质权力的人才能拥有?

蔡国强:我觉得主要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喜欢四合院的生活,这些人相对有一些经济实力,但是也相应地保护了四合院。其实从民国开始就这样,那时候北京城里也盖了很多洋宅,但大家还是喜欢四合院。

三联生活周刊:你说你喜欢风水,究竟什么是风水?

蔡国强:风水是一种善的力量,一种美的感动,一种气的舒服。你跟它对话,你很安心、很平和,很舒服,这就是风水好的意思。一方面是地方的先天条件,另一方面是建筑师和主人要改对了,也有人把它改坏了,把一个很好的空间做得处处都是死角。房间很怕不必要的死角太多,存很多不好的气在那个地方。我们南方流传的大多是“理气宗”,有很多改造风水的小技巧。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四合院给人感觉很大气,这也是改造出来的?

蔡国强:首先是以前的主人有文化修养,他造得很好,在改造的时候朱锫和我也是有一点点文化修养的,能够阅读前人的精华。这个宅子刚好不是太大,占太大的宅子也不是很好,其实房间也一样,人住在大房间里是待不久的,待得久的还是小一点的地方。因为空间大对自己能量的吸收也大,空间小对能量的散发也小,你会更集中内心的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你一直说到能量,你觉得你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吗?

蔡国强:不是的,只能说我对能量有敏感,不能说我有能量,不要说得我跟巫师一样,神神怪怪的。王其亨教授说我是命挺硬的那种,因为我经常在坟墓里做作品,是比较阴的地方。比如2002年,我在意大利北部小城特兰托(Trento)的坟场中,半夜3点给死者放了3分钟的焰火,有上10万的人躺在那个墓地里。这个城市的习惯是用白菊花上坟,我送给死者的焰火都是那种颜色。如果做那些跟风水、跟看不见的世界沟通的艺术品,弄这个的人的命要稍微硬一点,要不然就要生病。

三联生活周刊:就是你要冲过他们?

蔡国强:不一定要冲,你要有信心,你要感到你是在做一件好事,不要感到他们一个个被焰火叫起来、被你打扰而生气。第二天早晨,我在那个城市的马路上走,很多人都走过来对我致敬和感谢,说他们地下的亲人昨晚肯定很高兴。

三联生活周刊:我总觉得有才华、有创造力的人,也许性格中也有很暴力的一面?

蔡国强:我用火药会很暴力,而且我至少是一个很想看到什么事情要发生的那种人。哦,要出事了!要发生点什么了!对那种东西有期待的兴奋,总是那种感觉。

三联生活周刊:创作一幅巨幅作品,还是需要艺术家有很大的能量吧?

蔡国强:对,那已经不是靠这边画几笔、那边画几笔什么的,是依靠你的身体走过去,跟空间发生对话。内气萌生、外气成型、内外相乘、风水自成,这是古人说的,各种各样的外气让你成起来,但是这两个还要内外相乘、融洽协调,才能把一件事情做成。■(文 / 钟和晏) 四合院年岁风水三联生活周刊蔡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