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里搭个过山车
作者:王星( 2007年12月6日,纽约少年伊恩·卡尔亨搭建的7英尺高的过山车模型
)
似乎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那些酷爱坐过山车的人的心理。无论那会是一种什么心理,肯定和酷爱“做”过山车的人心理不大一样。
制造真正的过山车是件既费钱又需要相当多专业知识的事。有自己动手的欲望,最简单的当然是在电脑上安装某个版本的《主题公园》或是《过山车大亨》。《主题公园》更强调整个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因此其中建造过山车的部分简化了不少,基本上只要钱够多、场地够大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建支架、拉轨道。《过山车大亨》恰好相反:过山车是游戏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公园中其他设施的存在几乎只有一个价值,那就是给建造超级过山车筹集经费。《过山车大亨》中对过山车的支架与轨道的设计要求苛刻到了几乎完全仿真的地步,也绝不会像《主题公园》中那样,“好心”地帮你在必要的上坡处自动加上牵引锁链。能将轨道顺利合龙不过是过山车建造完成的第一小步,接下来的实车测试才是决定这条轨道命运的关键。缺一段牵引锁链就可能导致整列车厢停在半途,而轨道的长度与坡度稍有差错也可能致使整列车如同火箭一般飞射出去。即便一圈运转下来任何事故都没出,游戏中的评分系统也未必会给你野心勃勃的设计打出高分:刺激度要高、颠簸度要小,要建造出一个漂亮的过山车还真不是一味架高支架就行的。
有足够的场地、足够的材料和足够多的可能性,这是在电脑上建造过山车的优点;缺点是:它毕竟是个躲在电脑屏幕里的虚拟东西。我就曾经苦恼于无法全方位地欣赏自己精心设计的过山车,当时的确有种想把显示器翻过来从背后看的冲动。想亲手实实在在地建造一部过山车,眼下比较现实的方法是去买套过山车玩具。
婴幼儿玩具中也有一大类被称为“过山车”。这类玩具大多为木质,其中一些确实有简单的轨道和车厢,仿佛是游乐园中过山车的超级压缩版,更多的则像是超级繁琐版的拨珠子游戏。算做轨道的是一根根扭成千奇百怪的弧线的铁丝,穿在铁丝上的串珠便算是车厢。“串珠过山车”大多有一张实木桌子作为基底,宣传的卖点都集中在材料的结实耐用上。这种“游戏桌”最多能同时接待8个孩子的“蹂躏”,结实确实是首要条件。
但“串珠过山车”显然算不上真正的过山车玩具。也许就是因为有这种名称上的混淆,Coaster Dynamix公司才刻意将自己的产品称为“过山车模型”而不是“过山车玩具”。Coaster Dynamix公司的产品堪称目前最精美、最逼真的过山车模型。“彗星”(Comet)是Coaster Dynamix公司的招牌产品,整套模型是一部真实存在过的木架过山车的精确缩微版。虽然支架实际上使用了塑料,但搭建的方式完全遵循当年木架过山车的建造规范,再加上专用的霓虹灯以及乘客模型等配件,这部曾经在1927年红火一时的过山车完全可以在你自己的桌上得以重现。
( “彗星”模型 )
“无法翻转”是木架过山车天生的短处,以它为原型的过山车模型自然也会如此。要追求更高的落差和更多的翻滚,以金属或特制塑料为轨道的过山车模型是唯一的选择。Coaster Dynamix公司的“蝎子”(Scorpion)套装与“龙”(Dragon)套装就属于这类过山车。“蝎子”套装从造型到色彩都力求逼真模仿真实的过山车,使用了半柔性的轨道系统,以此确保实现千变万化的扭转与回旋道。所有的支撑构件在横向与竖向两个维度都可以多样变化。车厢、支撑构件、轨道间的接口采用卡扣类设计,不需任何粘合剂,因此可以多次拆装。“龙”套装则是“蝎子”套装的升级扩大版,成品尺寸比“蝎子”大出近1倍。两种套装的构件通用,也就是说理论上讲你能搭出个更大号的“蝎子龙”。
不过,过山车搭建模型或玩具领域能相当于“乐高”级别的公司还是首推K'Nex。K'Nex是家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私人公司,1992年起开始制造组装玩具,口号是“制造未来一代的构建玩具”。如今K'Nex已经成为最具创意、发展最快的构建玩具制造公司之一,在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过山车其实只是K'Nex产品中的一个系列。由于K'Nex每年举办名为“K'Nexpert”的搭建设计竞赛,而参赛者多以过山车类设计获奖,过山车系列逐渐成了K'Nex产品中最吸引人的部分。2007年获奖的一名10岁男孩花费4个月、用4850块K'Nex构件拼搭出一部过山车。但这一纪录很快就将被彻底打破。一位名叫布兰登·莫野(Branden Moyer)的美国大学生正在用K'Nex的构件搭建一部13.8米高的过山车模型,模型的原型是美国“六旗大冒险”(Six Flags Great Adventure)游乐园中著名的“金达卡”(Kingda Ka)。
( “彗星”模型 )
“六旗”游乐园一向以园中数量众多的过山车著称,而“金达卡”堪称“镇园之车”。这部2005年起运行的过山车至今保持着世界最高、最快过山车的纪录。它的轨道最高处达136.8米,比自由女神像还高45米。过山车启动后仅需3.5秒便可加速至每小时206公里,然后以90度直冲上天,经过一段270度的扭动轨道后,从136.8米高空急速往下俯冲,紧接着又一个270度扭动,随后第二次攀爬,达到约38米的高度,短暂失重坠落后,刹车进站,整场运行完毕仅需51秒。莫野要搭建的就是这部过山车的1/10缩微模型,整个模型预计使用7.5~10万块K'Nex构件。据莫野称,这一模型的最高时速也将达到每小时206公里:“尺寸上可以缩微,但速度上绝不会缩减。”
K'Nex的产品已经远没有Coaster Dynamix的产品那么写实,但毕竟还是使用了传统的车厢设计,以钢球取代车厢的“Spacewarp”才更像超现实的玩意。把“Spcacewarp”归入“过山车玩具”或许有点屈才,因为它刚诞生时其实是作为某种物理学玩具。“Spacewarp”可翻作“空间扭曲”或“空间翘曲”,在著名的科幻剧《星际奇旅》(Star Trek)中被当做一种未来超光速推进装置:“曲速引擎”的工作原理。上世纪80年代初,应用“曲速引擎”概念制造出的玩具“Spacewarp”在日本问世。整套玩具安装好后,会有6个钢球沿轨道下滑,每经过一处弯轨速度便随之加快,到达终点后,钢球进入升降台,由升降台将钢球带回轨道起点重新循环。由于售价昂贵,这套玩具的购买者寥寥可数,终于在1988年彻底停止生产。时过境迁,2006年又有人想起了这套老玩具,于是推出“Spacewarp”的复刻版。也许是因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新一代的“Spacewarp”在价钱上已经平易近人很多,大多都在人民币200到300元左右。
( “彗星”圣诞版 )
“Spacewarp”的基本构件是一大卷塑料软管似的轨道和各种形状的接口。依照难度,“Spacewarp”分为五级,一级入门,五级最高。目前的最高版本是“Spacewarp 10000”,据说有超过200个接口。“Spacewarp”的制造商建议玩家循序渐进,因为组装“Spacewarp”需要相当的耐心与体力。只想欣赏“Spacewarp”梦幻般“永动”效果的懒人不妨购买“Spacewarp”桌面版,这一版本的“Spacewarp”更轻巧也更容易安装,还附送5个荧光球以增加夜晚观看的气氛。
无论拥有如何多变的轨道、如何精妙的结构,目前所有的过山车玩具都欠缺真实过山车的一个必要因素:乘坐者的尖叫声。毕竟只是游戏或是玩具,真正的过山车设计者的快乐不是那么容易体会到的。美国著名过山车设计师凯文·帕伦特曾说:“我在一个大落差处安装了一部电话,用我的受话器可以在千里之外听到乘客们每38秒一次的尖叫声。当我拨通这个号码,拿起电话,听到乘车人的尖叫声。这么说吧,我很激动,很开心。”■
( “蝎子”过山车
)(文 / 王星) 过山车事故过山车玩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