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直升机的汕头农民
作者:李翊( 陈昭荣正在驾驶自制的直升机试飞
)
穷有穷的玩法
在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文广村,提起“造直升机的人”,村民们几乎无人不知。然而,陈昭荣惧怕这种知名度。
在汕头闷热的6月,陈昭荣家4层小楼始终铁门紧锁。“一来陈店治安不好,二来,自从视频放到网上后,找我的记者和各种爱好者太多了,我父母和老婆都烦透了。”虽然在电话里一再婉拒,但是考虑到记者“远道而来”,在外躲避的陈昭荣终于回了家。
不到1.7米的个子让陈昭荣看起来有些瘦小,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别处。偶尔眼神交会,他也是躲闪的,只在谈到直升机时,他的眼睛才像被点燃的蜡烛,腾地亮了。
关于直升机的梦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那时我20岁,经亲戚介绍,在香港码头上打工,一个月能拿2000元到3000元,是我父亲月收入的10倍。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直升机——那种海上飞行的警用直升机,我对自己说,将来如果我赚了钱,也要买一架这样的直升机玩玩。”
但这个梦想始终无法实现。陈昭荣初中毕业后在电器厂打过两年工,自己设计发明了一款很受市场欢迎的助听器,然后和高中毕业的弟弟一起办了个家庭作坊式的电子厂,专门生产助听器。然而由于助听器比较容易模仿,假冒伪劣产品也随之出现。“他很生气,干脆就不做了。”文光村村委会主任说,“后来两兄弟分家,陈昭荣还是做自己的电子配件,给玩具厂家做线路板,他弟弟开了个文胸厂。”
既然买不起,那就自己做。陈昭荣自嘲,“穷人也有穷人的玩法”。陈昭荣说,真正开始造直升机是近两年的事情,之前是漫长的准备。所谓准备,就是自费上电训班、买大量关于机械学方面的书籍、跑到珠海去看航展,然后在脑子里想象一架直升机应该怎么造。陈昭荣特意强调,他只喜欢直升机,因为造直升机比造轻型飞机难多了。
内向、少和人来往、没什么朋友,是陈昭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给文光村人的印象。关于直升机的梦想,陈昭荣没向身边任何人透露,因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没把握前谈论,会让人觉得异想天开”。即使是陈昭荣的老婆,也是在飞机初具雏形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干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006年,陈昭荣开始把想象付诸现实。一开始,他对照国外的直升机样子,为此不得不对着数十个全英文的外国网站搜寻资料。他承认,除了图片,他从来看不懂网上的文字内容。然后他花了5万元去番禺、四川广汉等地的飞行学校学飞行驾驶技能;跑遍全国各地,找同行爱好者或科研所的专家请教;看航展专盯着直升机,上网查询各类直升机的规格指标等。
开始动手时,陈昭荣画出各个零部件的图纸,请模具师傅一一制作,他的发动机尽管是二手货,动力仍够强劲。一年后,陈昭荣果然装配出一架身长6米,净重100多公斤,座舱、起落架、尾翼、螺旋桨等虽简陋却一应俱全,只是少了玻璃头罩的直升机。造飞机的全部花费,陈昭荣估计是六七万元。
陈昭荣坦言,他对在天上飞行没兴趣,乐趣在于造飞机的过程。“我就想知道直升机是怎么造出来的,用什么造的。你看着这部分是钢管,那部分好像用的是铝,可是究竟用的是什么型号的钢管、哪一种铝,这里就有很多讲究。如果我有机会去国外,亲眼见识了直升机的整个制造过程,或许我就不会自己造飞机了。”
陈昭荣造出了他的直升机,却曾长达半年都在地面飞不起来。为了安全起见,每次试飞,陈昭荣都让家里的4个工人守在临时起降空地的4个角落维持秩序,“刚开始的时候来看热闹的村民特别多,后来看老飞不起来,村里人见惯不怪,来看的人慢慢少了,到后来,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围观了”。
2008年5月1日,陈昭荣的直升机终于成功腾空了。第一次离地1米,经他不断调试、改良,后来可以垂直升降到5层楼高。“我的直升机后来可以做很多动作了,例如荡秋千、平飞、悬停,跟模型一模一样。”陈昭荣说。他甚至动过念头要去尝试飞行高难度动作——翻滚,但这架飞机最高也只飞过5层楼高,“不敢再高了,怕出事”。
现实的烦恼
聪明而固执,是文光村人现在对陈昭荣的评价。和踏踏实实做生意、过日子的弟弟不同,沉迷于直升机制造中的陈昭荣在村里人眼里是个“疯子”:他不去赚钱,听到江西、浙江有人造了直升机,不管多远总是第一时间就跑过去看。家里的花销总是紧巴巴的,加上他玩的是一个“要命”的东西,全家人都不支持,哪怕是他那曾经当过文光中小学副校长的父亲。“陈昭荣和他兄弟完全是两类人。”村委会主任说,“现在赚钱也是要头脑的,以陈昭荣的聪明,如果把时间精力花在做生意上,早就发大财了。也不知道他怎么这么固执,非要造什么直升机。”
据村委会主任介绍,20世纪80年代,陈店镇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各自办起手工作坊式的家庭小厂,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生产规模,全镇25个村(居)中专业村就达15个,形成了工艺花、针织、文胸、电器四大支柱行业。文光村1万多人口,40%的家庭开办了小工厂,一家一栋楼房,一栋楼房就是一家小工厂,谁家楼房气派,谁家的工厂就大。在当地人心目中,赚钱和拜神一样是头等大事,陈昭荣这样的人十分罕见,当地人的解读是,“这小子肯定发大财了!”甚至有人传言,陈昭荣已经卖出去四五架直升机了。
如果不是他的“直升机”突然掉下来,或许至今陈昭荣还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5月4日17点多,已经能熟练驾驶“直升机”的陈昭荣不满足在自家门口的空地试飞,决定飞得更高,于是,潮南区司马浦镇滘洋村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架蓝色的小型“直升机”,村民们发现后纷纷走出家门观看。“直升机”盘旋了几圈后,又飞往毗邻的华里西村,在滘洋村上空又盘旋了很久,然后就头朝上、尾朝下地掉进了村里一处池塘,在坠毁过程中机体还割断了该村的路灯电线。“那几天下雨,直升机的油箱沾了水,结果便出现意外了。”陈昭荣回忆说,飞到大概六七十转时,他突然感到空中停机了,他急忙降落,没想到地面上一边是草地一边是水,他的“直升机”一下子歪了,仍然旋转的旋翼当时就断掉。慌乱的陈昭荣以为会爆炸,急忙下了飞机,把鞋子也丢在了水里。妻子看到他的狼狈样,愤而离家。“老婆跑了一个星期。”陈昭荣说。
这架“直升机”后来被村治保人员打捞起来,大家发现它的机舱很小,只能乘坐一个人,机顶上安装的两片螺旋桨已有一片折断,机舱内几个仪表的玻璃全部破碎,尾部也已断裂。坠机发生后,由于陈昭荣掉落的水塘在司马浦派出所的管辖范围,此前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飞行的陈昭荣被派出所责令签下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摆弄飞机以免误伤群众。
捡回一条命的陈昭荣于是突然就走出了自己那个只有直升机的世界。他说,这时他才开始后怕:“因为玩飞机,家里事情都是老婆在管,我连孩子读几年级都不知道。我没有买保险,这几年因为造飞机也没赚什么钱,如果真出了事情,老婆孩子谁来管呢?也是出了这个事,我后来看到网友评论里有条留言是我邻居写的,‘吵死人了,飞又飞不起来!’我才知道,原来邻居曾经这么恨我。”陈昭荣有点无奈地说,“玩直升机其实是没前途的,我国的航空领域管制十分严格,目前对私人飞行器的升空飞行有严格的标准和审批程序。别说我这是自己造的飞机,好多有钱人买了直升机还飞不起来呢。”思来想去,陈昭荣将直升机抬回家里,拆整为零,当做破铜烂铁卖掉了。
决心“洗手不干,安心做生意养家糊口”的陈昭荣如今依旧烦恼缠身:自从他在网络上和飞机爱好者中一举成名后,每天打电话咨询、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来的有大概三类人,一种是像你这样的记者,一种是所谓的飞行爱好者。我在浙江、东莞也有飞行爱好者朋友,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浙江有个生意人也在造直升机,因为那时候我的直升机已经造好了,性能还比较稳定,我就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看看,这样也能少走点弯路。他后来在我这里住了两天,拍了很多照片。可是现在来的都是些连最基本的航天器材知识都不懂的‘爱好者’,说句不中听的话,连最基本的切磋都不可能。第三种是骗子,让我跟他合伙以造直升机需实验经费为名去拉投资。我心想,我的直升机都已经造出来了,哪里还需要实验经费呢?那不是骗人钱吗?这是我最痛恨的。可是这人太能说,你还不好拒绝。”
陈昭荣一口咬定绝不再玩飞机了,但是要他和村里人一样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好像也不可能。他突然有点恨恨地说,“这个地方很土的!如果你不是记者,那我老婆晚上肯定要跟我吵架的”。陈昭荣说,逢到周末,他就要坐大巴去广州或者深圳逛一逛,“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就喜欢坐在大巴上、什么都不用想去到另一个地方的感觉”。■(文 / 李翊) 直升机武器汕头陈昭荣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