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尤努斯

作者:李伟

想到尤努斯0( 6月5日,青木川镇的农民在地震后抢收作物 )

采访回来,我最着急的是希望能帮助金山寺村把油桃卖出去。金山寺村有247户农民,几乎家家都种油桃,去年的收购价是每斤两元多,我在北京的批发市场上查了一下,现在的平均价格是10元。这笔收入对灾区农民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明年继续生产的资本,能够自己走出困境,同时中间商也能有些好处。

这其实是一种自救的模式,我认为也是目前帮助灾区最长效、最有价值的方式。

住在唐礼文家,他的妻子谢兴芳总是一脸歉意地对我说:“长这么大,没受过这么多委屈吧?”唐家条件算好的,但也是四五个人挤一顶帐篷,他只能在蘑菇棚里搭块木板,安排我睡进去。从目前情况看,灾区农民的帐篷生活至少要持续到10月份以后。就算有了活动板房,到哪里搭呢?总不能建在菜地里吧。李玉强的弟弟刚刚添了小孩,这种条件大人尚能坚持,婴儿能行么?

地震对农民最直接的伤害莫过于摧毁了他们的房子。在农村盖房是件大事,农民毕生的努力和最大的骄傲,往往就是最后能盖起一座新房。为了盖房,他们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多少都得向外举债。地震使他们多年来微薄的积累荡然无存。

现在农村盖一座小楼至少要十六七万元,每平方米造价接近千元,盖两三间土坯房也要五六万元。在重建规划中,为安全考虑不允许再建土坯房,建筑标准要求至少是砖混或者砖木结构。这样,以目前补偿政策每户1.5万元计算,实际只够盖一座小楼的1/10。

更重要的是,地震极大破坏了西部的乡村经济体系。我国西部地少人多,山地多平原少,一路行走,所见之处很多山丘都被改造为农田耕种,如陀螺状,山上少见树木。农民广种薄收,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压力极大。宁强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以前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每亩退耕土地农民每年可得230元,现在为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退耕政策停止,很多农民的收入又下降了,因为在那些坡地上耕作一年,也赚不到230元。

地少田薄,农民粮食很难自给,而种子化肥却都在涨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非但没有成为农产品涨价的受益者,反而成为受害者,为了吃饭增加了更多成本。由于粮食涨价,很多家庭甚至连猪都养不起了,震前一头仔猪的价格都涨到了千元以上。

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成为当地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但是地震把农民培育香菇的袋料都压在了房子底下,已然报废。香菇培育从准备到收获,时间要1年以上,就算农民有资本重新开始,见到收益还要等待很久。地震发生后,在外打工的民工纷纷返乡,今年劳务输出的收入也不可指望了,况且,农民们缺乏职业技术培训,从事的工作收入极低。

在唐礼文家,他最后希望我见到什么“领导”,能否帮他建议一下无息贷款的事。为了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他还特意带我看了他存储的布料。我突然感觉到,中国多么需要像孟加拉的尤努斯那样的穷人银行家,能在乡村为农民提供无担保的小额金融服务,甚至乞丐也能借到钱。不要怀疑农民的信用,他们只要还有土地就不会离开家乡。那些认为“穷人没有信用”的经济学家应该闭嘴,贷款将增强人们的自立精神,穷人同样可以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比起送米送面的传统救助模式,这种金融救助让我认识到,消除贫困本身也是富有技巧和创意的经济行为。他们能在外界帮助下实现有生产力的自我就业,从而实现“低收入—贷款—投资—增加收入—更多投资—更多收入”的良性循环。

此外政府必须极其慎重地对待移民政策——每一次搬迁对农民都是一次折磨,没有合理的补偿政策和完善的就业服务,只能是越搬越穷。■ 尤努斯三农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