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点
作者:邢海洋4月24日,印花税大幅度下调情况下,沪深股市分别上涨9.29%和9.59%,以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以来的第二大升幅被写进历史。这使人联想到“冠军”——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上证指数创下了9.86%的涨幅,深圳成分股更是涨停。政策并未能使市场出现转机,此前创出的1514点“政策底”并未宣告熊市的终结。
亚军涨幅还令人想到了季军,2002年6月24日,还是国务院发布停止执行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的规定,上证指数出现9.25%的涨幅。在收盘的1707点以上坚持了不到3周后,又开始了半年之久的调整,跌去近400点。那时的国有股减持,恐怕和时下的大小非减持一样,是压在投资者心头的第一魔咒,以致半年时间管理层连连给投资者减压,即便如此,也未能使市场重返牛市。
国有股减持就这样被无限期搁置下来,现在,经历了3年股改,对流通股支付了对价后,这些大小非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流通市场。并且,此时的“大小非”数量已经远非那时可比,因为股改基本完成后有一个“新老划断”,新股一上市就全流通,只不过战略投资者有一定时限的禁售期,发起人股份也存在禁售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压力,却为后市带来重重危机。不妨以工商银行为例,其2006年9月IPO时A股市场发行130亿股,H股发行354亿股,而在这近500亿流通股背后却是3340亿股的总股本。工商银行曾向A股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58亿股,在18个月锁定期后,今年4月28日,其中仅29亿股将上市流通,这29亿股的流通即需要近200亿元的二级市场资金与之对应。更何况,在2008年剩下的日子里,将有9家银行迎来共计235亿限售股的解禁潮,按照4月24日的股价计算,总市值将近273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为限售股的解禁高峰期,共将解禁196亿股银行限售股,总市值约为2131亿元。
“新老划断”后的待解禁股数量甚至是超过“大小非”,成为资本市场面临的长期的资金压力。2005年5月股改刚启动时,A股市场股份共计为6700亿股,其中流通股2100亿股,非流通股4600亿股。而现在,两年大牛市后,A股数量已经膨胀到1.72万亿股,增长了167%,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近乎同比例成长,非流通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2万亿股——这7400亿股增加出来的部分,早超出了股改前的“大小非”数量。这个意义上,投资者念念不忘的2008年800余亿股、2009年2000余亿股的“大小非”解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然,新增非流通股大部分来自13家央企,国资委也反复重申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国有股暂时不会减持和抛售,但股市总是在预期中成长,现在的非流通股就如同去年在5000点以上形成的近10万亿流通股的套牢盘,对股价进一步上涨形成震慑。
政府救市,首先推出的是对“大小非”抛售的限制性措施,这显然是为了安抚投资者对此的忧虑。但措施只是姿态性的,“大小非”完全可以化整为零予以规避。市场反映冷淡,原因就在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改都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艰苦谈判的结果,非流通股都是支付了相应的对价才获得了流通权。剥夺他们的权利,无异于动摇资本市场的信用根基。而印花税的降低,国家财政甘以上千亿元的财政收入换取股市的转暖则是建设性的,至少这上千亿元的资金会继续留在市场。但从长远看,千亿元的资金供给不过是两年牛市从储蓄搬过来的近10万亿元资金的1%,据此展开一轮牛市尚显吃力。唯一能带来资金实质增长的当属融资融券,即使一倍的融资,都可使投资者可用于投资的资金翻番,成熟市场这一比例可放大10倍乃至更多。欧美市场融资交易者的成交额占股市成交总量的18%~20%左右,我国台湾市场有时甚至占到了40%,这个意义上,未来市场走势相当程度上依赖进一步的政策。
有十余年投资经验的老股民一定记得1994年夏天的“三大救市政策”,也会记得2005年的“5·18”,那时没有涨跌停板制度,一个救市政策可以使股市一个交易日上涨30%,3天指数近乎翻番。但那时“空头支票”般的救市无非增加了市场的骚动,一起一落,市场最终还是回到平衡的市况,等待宏观经济出现新变化。对投资操作唯一有指示意义的是,每一次救市都能帮助市场探知一个阶段性的底部,恐慌解除了,市场将回归平衡,平衡点位入市,即便暂时亏损,长远看必定是赢家。■
1996年12月实施涨跌停制后沪综指涨幅排行榜
2001.10.23 9.86%
2008.04.24 9.29%
2002.06.24 9.25%
2000.02.14 9.05%
2005.06.08 8.21%
2008.02.04 8.13%
1997.02.19 7.58%
2002.01.31 6.81%
1999.09.09 6.59%
1997.09.24 6.53%
1999.07.20 6.46%
1996年12月实施涨跌停制后深成指涨幅排行榜
2001.10.23 10.00%
2008.04.24 9.59%
2000.02.14 9.36%
2002.06.24 9.34%
2005.06.08 8.38%
1999.07.20 8.36%
2008.02.04 7.95%
1999.06.28 7.82%
2002.01.31 7.31%
2002.01.23 7.13% 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