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
作者:张斌今年立春的那一天,33岁的莫里斯·格林因为赞助商的原因来到了北京。这位曾经的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9秒79)、悉尼奥运会两块金牌得主、4次世界锦标赛夺冠的美国人是世界田坛殿堂级人物,他出乎意料地选择在北京宣布放弃与伤病的对抗,正式退役。在男子“飞人大战”已经进入到“盖伊-鲍威尔时代”之后急流勇退,格林受到的赞誉和理解,规格之高不逊于他的任何一位前辈。国际田联送上了一份终身荣誉——“国际田联大使”,这种官方认可除了因为昔日的世界纪录和金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兴奋剂的高危地区闯荡的十几年间,数不清的药检结果证明格林是干干净净的。今年4月11日,格林现身斯德哥尔摩,以“大使”身份为黄金联赛造势,笑得异常灿烂,但此后他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原因很简单,《纽约时报》的一篇调查性报道披露,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这位“大使”曾经与臭名昭著的兴奋剂制造者和销售网络有过接触。5月份,“琼斯兴奋剂案”中的主使者格拉汉姆教练案将开庭,其中的重要证人赫雷迪亚会出庭作证,届时他抛出的一系列惊天秘闻,用《纽约时报》的话说,“有可能改变人们对于田径运动的认识”。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这场博弈中将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最近的3年时间内,美国司法的力量一直在深挖这个国度中的“兴奋剂丑闻”,BALCO实验室被彻底摧垮之后,“花蝴蝶”乔伊娜身后形象最为完美的美国田径女明星琼斯率先被“正法”——服药事小,在接受调查时欺骗司法事大。琼斯的恩师格拉汉姆同样难逃牢狱之灾,在过去的3年中他曾经3次欺骗了联邦调查机构。司法机构手中的超级王牌就是“污点证人”赫雷迪亚,3年间尽管办案人员也极不喜欢这个墨西哥人的行为方式,但是这位药剂师的儿子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为那些奥运会金牌得主和世界冠军们所提供的地下服务,足以将体育背后的黑暗世界彻底揭穿。时年33岁的赫雷迪亚曾经是墨西哥全国铁饼冠军,在美国一所不知名大学肄业,其药物实验室设在墨西哥,拥有12位显赫的客户,这些极其特殊的客户曾经夺得过26块奥运奖牌和21个世界锦标赛冠军。赫雷迪亚向司法供认,他向自己的客户提供兴奋剂和躲避药检的方法。这12人中有4人已经被认定有服药行为,其中就包括琼斯,另外8人的名单赫雷迪亚计划在今年5月份的审判中和盘托出。格林是其中最大牌的一位,赫雷迪亚向《纽约时报》独家展示了他手中的证据,一张格林通过赫雷迪亚亲戚支付的1万美元银行转账单据、两张他实验室中标有格林名字和年龄的血检报告单、一封格林密友发来的电子邮件,其中写到:“这是格林的血检结果,让你久等了。”赫雷迪亚声称,格林是在2002年田径赛季结束之后与他联系的,此后两年中,他为格林提供专业建议和类固醇药物,得到的报酬是4万美元。2003年,格林受伤,成绩平平,奥运之年他状态回勇,跑出了9秒87,获得铜牌。同一年,赫雷迪亚因为BALCO实验室东窗事发,与格林再无联系,此后格林也再没有跑进过10秒大关,直至今年退役。赫雷迪亚之所以将犯罪事实悉数供认,就是想求得司法的宽恕,此前他曾经炫耀,他的价值就是保护那些世界冠军,让他们顺利通过药检。去年,国际田联共进行了3277例药检,结果只有10例呈阳性。有一个数字可以提供给大家,琼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成功度过了160次药检,至少对于以前的药检你又可以多了一份理解。
国际田联站出来发表了声明,捍卫这位昔日巨星的清白。想象之中,格林的日子不会太好过,5月份格拉汉姆案就将波及他。此时他的昔日队友奥托·博尔顿在网络上的一番言论再掀波澜,大有成为“压死格林最后一根稻草”之势。博尔顿是格林的同门师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历史上最伟大的短跑运动员,1997年世锦赛200米金牌得主,4块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普遍认为博尔顿就是最近两天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封2500字信的作者,而信是写给格林的教练约翰·史密斯的,写信者和收信者都没有出来否认或者承认。信中指责史密斯是“叛徒”,有证据可以证明他在20年前就曾经向“药王”本·约翰逊的教练承认自己也给队员使用兴奋剂。这封目前还没有完全被证实的来自于格林团队内部的匿名信打击力度极强,虽不能成为司法证据,但是会将焦点进一步对准格林。博尔顿曾经药检不过关,后来解释为感冒误服麻黄素药物而过关,他将作为NBC的田径专家顾问来北京解说奥运会田径比赛,他的个人网站上赫然写明——“从1973年开始始终清白”。
说到清白,格林必须找出对策来证明,否则将被打进十八层地狱。赫雷迪亚这个因为证词将改写田径历史的家伙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听起来还算是有些“人情味”:“那些运动员都是极有天赋的。他们需要一种特别的激发,因为他们要在一年之中始终跑进10秒,还要几次跑出9秒80的好成绩,他们别无选择。”这是赫雷迪亚的感慨,也是他生意的基础。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再看“飞人大战”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