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在西藏的“战略沉默”
作者:宋晓军4月26日一早,我就接到一位来自媒体朋友的电话。这位朋友上来就说:“美国可能要打伊朗了!”接着就说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马伦(Mike Mullen)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伊拉克巴士拉附近发现了刻有伊朗制造字样的武器,并说伊朗一直向伊拉克境内的抵抗武装提供武器,鼓励他们继续屠杀驻伊联军和伊拉克人……我听完就笑着对他说:“如果伊朗官方真的要向伊拉克反美武装悄悄提供武器,还要学习50年前美国在西藏玩的‘战略沉默’。”
“由于当时李·恩菲尔德步枪可以轻易买到,所以在1958到1959年初的空投中就有这类步枪,这一方面是为了不暴露美国,另一方面西藏人也比较熟悉这种步枪。”这是前中央情报局特工约翰·克瑙斯(John Knaus)在2002年撰写的《冷战孤儿:美国和西藏为生存的抗争》一书中的描述。这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正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干涉中国西藏战略变化的一个重要标记。
1903年英国军队入侵西藏时,使用的是李·梅德福步枪,这种7.7毫米口径、可装10发子弹的步枪远比当时藏军用的火绳枪威力大。后来由于后勤补给困难,英国于1904年被迫撤出西藏,转而采取拉拢上层分裂西藏的战略。这期间,英国研制并开始量产了适合步骑兵使用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这种步枪与英军在布尔战争中使用的李·恩菲尔德长步枪相比,主要改进是尺寸缩短了(1130毫米),并采用了更适合无烟火药的膛线,保险在机匣的左后侧,右手拇指可以很方便地操作。在当时的手动步枪里,李·恩菲尔德短步枪以射速快著称。1903年,英国恩菲尔德兵工厂正式生产李·恩菲尔德MKⅠ型短步枪,同年英国政府批准将原来的李·恩菲尔德长步枪更换枪管转换为李·恩菲尔德MKⅡ型短步枪,1907年,英国恩菲尔德兵工厂、BSA公司和LSA公司开始生产经改进的李·恩菲尔德MK Ⅲ型短步枪,1909年,印度的伊莎波尔步枪厂和澳大利亚的利特高轻武器厂也开始生产李·恩菲尔德MK Ⅲ型短步枪。后来,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又多次改进。
1911年辛亥革命后,英国挑动西藏上层驱除驻藏川军,企图分裂西藏。这一时期英国向西藏反叛军队提供了大量各种型号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与四川都督尹川衡在川康边境作战。此后西藏武装组织一直使用这些英国造的老式步枪。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与达赖身边的人接触,准备策动达赖流亡国外。这期间,达赖的哥哥嘉乐顿珠等人在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开始进行人员培训和情报网的组建。1956年底,与嘉乐顿珠关系密切的贡布扎西·安达桑开始整合西藏境内各路武装。1958年初他以为达赖建造“金王座”的机会,将康巴和安多的24名武装首领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武装叛乱组织——“四水六岗卫教军”。很快,贡布扎西就与经中央情报局培训并空投到西藏的叛乱分子联系上,开始准备接收美国的空投武器。
1958年7月,中央情报局利用在泰国注册的“民用运输公司”的C-118运输机,在西藏进行了第一次武器空投,当时在场的武装分子丹增索南在《亚洲美国媒体中心》上的回忆中这样描述:“在那个满月的夏夜里空投下来的都是老式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9月22日又进行了第二次武器空投。两次空投共计有步枪403枝,手榴弹60箱,机枪20挺,子弹2600多发。事实上,由于当时21岁的达赖态度摇摆而美国又不愿意暴露自己支持西藏武装叛乱的战略意图,因此中央情报局利用“二战”后军队换装半自动和自动步枪的机会,在北美枪械市场上采购了大量老式的英国造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和口径同为7.7毫米的英国造的勃伦式轻机枪运往西藏。这种空投武器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达赖流亡、拉萨武装叛乱后的1959年秋天,美国才公开了支持西藏分裂的军事战略,改投威力更大的美国造的M1伽德兰半自动步枪、机枪和无后坐力炮等武器。因此1958年7月至1959年秋的武器空投被美国人称为“战略沉默”。
我的朋友听完后在电话那头口气诡异地说:“难道今天美军声称其货轮在波斯湾向两艘伊朗小艇开枪示警而伊朗马上否认的消息背后也有所谓的‘战略沉默’?随后油价立马上涨了3美元又是谁获益呢?”
(注:原来军事博物馆二楼西厅“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馆”里有一个缴获西藏武装叛乱武器的专柜,可惜现在关了。) 西藏战略沉默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