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冢
作者:朱伟今年的青歌赛知识问答,有一道选择题是问青冢所在,余秋雨在借题发挥时,吟诵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第三首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首诗后人考,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杜甫已经54岁,他离开成都草堂,沿长江流落到夔州,在此地安居了两年。《咏怀古迹五首》怀夔州思古之处,这一首记秭归昭君故里,全诗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根据清朝仇兆鳌《杜诗详注》对此诗的解释,诗中的“紫台”出自南朝梁江淹的《恨赋》,江淹从李陵降北,功废名辱,说到“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岱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摇”能联想“扶摇直上”,岱云是雨云,荒芜隔绝,也就是荒废。南朝梁萧统将这篇赋收在《文选》中,唐朝李善对“紫台”的注解是“紫宫”,天子的居所。“朔漠”出自南朝宋谢惠连的《雪赋》。谢惠连形容,雪生于北国冰封之上,“北户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掩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是以泥堵塞,“裸壤”是传说中的裸人国,“北户扉,裸壤垂缯”的意思是,朝北的门户加泥避寒,不穿衣服的国度都穿上了衣服。
杜甫这首诗中的青冢,仇兆鳌引了《归州图经》中的“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乡人思之,为立庙香溪”。《归州图经》为唐人的地理著作,已失传,归州在唐代辖秭归、巴东两县。这段话中有两重信息:第一,昭君在边地之墓独青;第二,乡人思昭君而在香溪立庙。这引出昭君墓在秭归与塞外各有一个,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枣林杂俎·营建·青冢》中记载得很清楚:“荆门州青冢,土人哀昭君,招魂而葬,因名。实在大同城西北五百里,古丰州滩西六十里。”古丰州,辽置,治天德(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镇),辖内蒙阴山以南大黑河流域。《辽史·地理志·丰州,天德军》中记,太祖神册五年攻下天德军,更名应天军,青冢——即王昭君墓在境内。
再追究此冢,唐朝杜佑《通典·州郡·古冀州》中有单于府,他说单于府南至榆林郡一百二十里,东南到马邑郡三百五十里,领金河县一,金河县内“有长城,有金河,上承紫河及象水”,有“李陵墓,王昭君墓”。金河即黑河,中唐边塞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中,金河与玉门关是边塞的象征:“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马策即马鞭,刀环是刀把上的铜环。金河县其实隋代才置,秦汉时称云中郡,故址为今呼和浩特南,到辽时称丰州滩,神册年间筑了丰州城。
青冢的记载其实早在《琴操》中已经出现。《琴操》一书记载了40多段琴曲故事,在霍去病的《霍将军歌》之后,有王昭君的《怨旷思惟歌》。“怨旷”出自《诗经·邶风·雄雉》的序:“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惟”是对“思”的加重。这篇故事已经像小说:先说王昭君乃齐国王襄之女,17岁已“颜色皎洁”,因她“端庄闲丽”,又从不窥视户外景色,父亲就认定是个宝贝,拒绝一切求婚,将她献给了汉元帝。但元帝身边佳丽太多,她在宫中未被纳幸,五六年聊备后宫,心生旷怨,不再修饰容貌。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来单于派使者朝贺,她本不在侍奉之列,“善妆盛服”、“形容光辉”才争到出场。席间元帝问使者,单于想要什么?使者说,“珍奇怪物,皆悉自备,惟妇人丑陋,不如中国”。元帝说,谁愿侍奉单于站起来,她就“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元帝见她容貌“大惊”,又悔不能更改,良久太息道:“朕已误矣!”只能将她给了呼韩邪。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昭君有子曰世违,单于死,子世违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违曰:‘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违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单于举葬之,胡中多白草,而此冢独青。”
这已经是关于青冢,加油加醋后虚构的完整传奇,后来的画蛇添足不过增添了《西京杂记》中元帝按图召幸,宫女贿赂画师,王昭君因不肯不得幸的情节。这个故事的作者,很可能是东晋孔衍(公元268~320年)。现在我们读到清人辑录的《琴操》,对作者一直都有争议,其中文字也可能有后人参杂,但《唐书·乐志》明确记载,汉代已有《明君曲》:“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晋石崇妓绿珠善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新歌。”石崇(公元249~300年)的新歌就是《王昭君辞》。南朝陈徐陵编辑《诗经》、《楚辞》后第一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时,在石崇的《王昭君辞》前注明:“王嫱本辞,‘秋木萋萋’篇是也。”“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爰止,集于苞桑”就是《怨旷思惟歌》的开头。
当然,王昭君事,在班固建初七年(公元83年)完成的《汉书·匈奴传》中,一定记载最准确。《汉书》记,元帝赐呼韩邪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是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掖庭为宫嫔居所,待诏,确实未及纳幸,阏氏是当时匈奴君主正妻的称谓。王昭君出塞后为呼韩邪生了一个儿子,呼韩邪死于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也就是娶昭君两年后。他有多个阏氏,共有10多个儿子,死前立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为复株累若单于。雕陶莫皋继位后以母为妻,王昭君就又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后就衰老、淹没在茫茫大漠中,这才是一个宫女的真实人生,青冢不过是汉文人后来竖立的一种心理寄托而已。 青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