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47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纪念册(478)04月29日,革命党领导云南河口起义失败

孙中山在1908年4月派黄明堂、关仁甫、王和顺等人将在镇南关起义失败后撤出的革命军100多人秘密转移至云南边境,后会合河口一带会党、游勇伺机举事。4月29日,黄明堂率100多人一举全歼河口副督办委员王镇邦部,成立云贵都督府。接着起义军分兵北上,连克新街、南溪,直逼个旧、蒙自,并以中华民国南军都督名义出示安民告示。清云贵总督锡良立即调兵镇压,广西提督龙济光也率军前往协助。由于起义军内部有矛盾,加上寡不敌众,在与清军相持20余日后败退。26日,清军攻陷河口。黄明堂率军600余人退入越南,被法国殖民军缴械,解送至新加坡遣散。右图为20世纪初,云南昆明市景。

纪念册(478)15月1日,被掠夺至日本的“镇远号”退出日本海军作战舰艇序列

“镇远号”(下图)、“济远号”等舰在甲午海战后的1895年2月被日军掠回日本。“济远号”很快被拆成废铁变卖,“镇远号”这艘作为北洋海军象征的当年亚洲第一巨舰则被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连舰名都没有更改。“镇远号”此后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对马海战”。1908年5月1日,“镇远号”退出日本海军作战舰艇序列,成为一艘通用航海训练舰。此后它迅速沦为日军靶船,直到1912年被解体。舰上两个各重4吨的大铁锚当年作为日本海军“战功”的见证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铁锚外还竖立着舰首305毫米主炮炮弹10颗,及一段锚链。“二战”结束后,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先后用“飞星号”和“隆顺号”轮船将“镇远号”全部遗物运回中国,陈列于青岛国民党海军官校,今存放于青岛海军博物馆。

纪念册(478)25月1日,清朝最后一版邮资明信片发行

从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到1911年,清廷开办邮政16年先后正式发行了4次邮资明信片。5月1日清廷发行的第4版邮资明信片(实物有4月27日销戳片存世),片型从过去的竖式改为横式。当时清廷正好准备申请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于是增加了法文标头“CARTEPOSTALE-CHINA”,中文为“大清邮政明信片”。发行之初,民众懂得利用者甚少,随着社会发展,明信片开始越来越被人接受。清4版明信片与清代各版邮资明信片面值一样,均为“壹分”,适用于国内本埠和外埠寄发使用,寄往国外的明信片邮资为4分,必须另外加贴邮票3分发寄。此版邮资明信片分单片和双片(副片供收件人回信),发行量单片为637.56万张,双片为54.86万张,由伦敦华德路公司承印。上图为1905年前后,北京市景明信片。

纪念册(478)35月2日,英使朱尔典照会外务部合办铜官山矿务被拒

铜官山富产铜矿和金、银等贵重伴生矿物,还因地处长江中游,一旦夺得矿权,还可以采矿为由修建码头驻泊轮船军舰。英国商人凯约翰1901年与安徽巡抚王之春议定获得6处矿山勘探权。1902年他再次与安徽巡抚聂仲芳订立了勘探合同23条。但凯约翰的公司无力在规定日期完成勘测和筹备开采,为此他在英政府支持下多次迫使中方延约。在中方持续抵制中,朱尔典曾于1906年“建议”拨出10万股股份售于华商,合办矿务,被安徽绅商坚决拒绝。两江总督周馥、安徽巡抚诚勋及安徽绅商多次呈电清廷反对合同延期。朱尔典的照会遂被外务部拒绝。铜官山矿权在1910年终被中方赎回。上图为民国初期,云南个旧锡矿厂。

纪念册(478)44月30日,国宝鸿胪井被日本掠至日本皇宫

日俄战争后,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评论员、东洋史学家内藤虎次郎以外务省特派人员身份考察旅顺港,调查中国文化遗产,其中提到“当时去渤海的使者的事迹最近在旅顺被发现,旅顺黄金山下有井,名叫鸿胪井”。日本海军开始秘密委托内藤对鸿胪井碑进行鉴定。内藤等人写出《关于旅顺唐碑的调查》,认为“此碑文于史有益”。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将唐碑亭,包括碑石(鸿胪井碑)和石亭,作为日俄战争战利品交给日本皇宫。时任日本驻旅顺海军镇守司令长官的日本海军中将富岗定恭在鸿胪井碑遗址立起“鸿胪井遗迹碑”,并撰写了碑文。鸿胪井实物至今仍在日本皇宫没有归还中国。1976年6月6日,旅顺口区革命委员会在鸿胪井遗迹立碑(上图),将鸿胪井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册(478)54月28日,日本拉开向巴西大规模移民序幕

1908年当天,从日本前往巴西的第一艘移民船“笠户丸号”驶出神户港。船上载有781名日本移民,除165户的733人外,另有48人为单身,基本符合巴西的移民要求。日本向巴西移民是受巴西政府的邀请。最初巴西曾两次向清政府联络移民事宜,被清廷坚决拒绝,只得转向日本。日本政府不但大力支持,还成立皇家移民公司,所以日本移民一般都有日本政府提供的开拓资金。巴西政府为了吸引移民,又在诸多方面提供便利。此后6年间,共有10批约1.5万名日本人移民巴西。更大规模移民则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右图为1908年正在劳作的日本农户。 历史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