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老谢热 钱0

热钱(Hot Money),通常是指在资本市场寻求短期回报的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热钱最近几年不断涌入中国,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热钱进入中国的速度骤然加快。

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可谓五花八门,通过地下钱庄运作的热钱规模最大,其次是假借贸易往来,比如外贸企业高报进口价,低报出口价,以此打通热钱进入的渠道。还有一些热钱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名义进来,但是进入中国之后并不经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股市、楼市等等。

由于通过各种非正常途径进入中国,热钱的具体规模很难统计,一般的计算方法是外汇储备的增加额扣除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剩下这部分说不清楚来源的资金,通常被认为是热钱。如果以此计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1539亿美元,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74亿美元,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进入中国的热钱已经超过851亿美元。这个数字应该还只是一个最保守的估计,实际数字会远大于此,因为上述计算方法的前提是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额里并不包含热钱,而事实上,大量的热钱正是通过虚假贸易甚至外商直接投资的途径进入中国。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地下钱庄的热钱规模,这部分的规模更难统计。如果以同样的计算方法,2003至2007年的热钱流入分别为378亿美元、1141亿美元、466亿美元、6亿美元和1170亿美元。即使和创纪录的2007年相比,今年一季度851亿美元的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70%。这说明热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中国,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即使不考虑存量,增量已经相当可观。

热钱加速涌入其实并不奇怪,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4%,加之中美利差倒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预期,热钱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已经相当可观,理论上年化收益率可高达15%左右。当然,大部分热钱进入中国之后,并不是坐等人民币升值,而是主动出击,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以便最大程度获取短期收益。热钱的性质决定其来去匆匆,如果短期内获取了高额回报,势必会迅速撤离,这将给当地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比如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热钱大规模撤离所致,比如A股市场从6100点至今的大跌,热钱撤离也是因素之一。热钱的大量涌入不仅给金融市场带来剧烈振荡,还会加剧通货膨胀,而这正是我国当前经济的头号敌人,在央行为对冲流动性绞尽脑汁之时,热钱的涌入无疑加剧了央行的操作难度。

我国的经常项目已经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于热钱而言,资本项目下的管制是最后一道防线,现在看来,这道防线也并非坚不可摧,有迹象表明,热钱开始越来越热衷于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一渠道。今年一季度,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1.3%,创下历年来的增长新高,这明显是一个不合常理的高增长。我国从今年开始“两税并轨”,外资不再享有从前的税收优惠,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外资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而FDI的数量不减反增,热钱涌入已是不言自明。资本项目被热钱攻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这表示大规模的热钱基本上可以在中国进退自如。

到目前为止,到底有多少热钱涌入国内并没有一个权威数据,这也体现出我国对热钱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如果连最起码的数据都难以统计,如何防范热钱更是难上加难。打击非法钱庄?规范进出口贸易?严控资本项目?这些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如何消除热钱的套利空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了套利空间,热钱自然也就失去了进入的动力,但现在看来,套利空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是日渐扩大。人民币升值只是热钱进入中国最起码的理由,其他的套利空间随处可见,企稳的美国股市和暴跌的A股,其间提供了多少套利空间?

A股还在加速下跌,散户们被迫割肉,热钱仍在汹涌而入,时刻准备抄底,A股市场俨然已成热钱乐园,等到将来股市回暖,散户们的热情被重新点燃,再度投入市场,或许又会上演一场掩护热钱撤退的悲剧。所谓“自由市场不应干预”,不过是喊出了热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