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紫檀大案的10年

作者:李晶晶

一张紫檀大案的10年0( 2006年6月,一对清乾隆紫檀大柜在北京翰海春拍以770万元成交 )

4月24日,嘉德将举行春拍。这一次汇集了13件清代宫廷紫檀家具,将推出“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的专场拍卖,其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格外引人注目。虽说是定在今年拍卖,早在去年,这个消息就传遍整个收藏圈。对于它的来历和最后会以多少价格成交的话题不断,各种猜测、议论不绝于耳。而它的主人,似乎对出现的这些状况并不在意,也不像其他卖家那样,忌讳被人知道,反而是高调应对来自各方的声音。

这位卖家会是谁?这张紫檀大案又是什么来历,为何它的出现会引起不小的波澜?

10年前,1998年5月9日,北京昆仑饭店,嘉德春拍。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的起拍价在20万元人民币。此案案面宽259厘米,深52厘米,高91厘米。为标准夹头榫结构,牙子和挡板分别铲地浮雕或透雕西番莲,花型丰腴,叶茎流畅,是采用典型的西洋装饰的宫廷家具。大案的托子采用变体的须弥座,不仅增加了案的高度,平衡了上下部的视觉比例关系,也使大案显得更为沉稳和庄重。此案4条腿足上肩的内侧比外肩(看面)短了一小截(约有1厘米),为此加了垫木,似是原设计时腿子比现在矮1厘米,待开凿好腿子的榫卯之后,又决定增加高度,故将腿子的内肩和夹头卯处加垫木增高。这是目前仅存传世、宽逾250厘米的明清紫檀大案之一。

据当时参加拍卖会的一位藏家回忆,“当时20万元的起拍价报出后,就有好几位买家竞价,很快价格就突破100万元,最后是以13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落槌”。这正是嘉德今年要拍卖的那件紫檀大案了。

可是这件紫檀大案在当时高价拍出后没多久,事情却又出了岔儿。1998年全年,翰海、嘉德、上海朵云轩和北京荣宝4大公司总共成交了6554件拍品,单件成交超过百万元人民币的仅为35件。对刚刚热起来的内地古典家具市场来说,132万元的成交价,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可是到了付款提货的时候,买家却始终没有出现。拍卖公司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于是嘉德的总经理王雁南找到一位名叫蒋念慈的年轻人,劝他买下这件紫檀大案。

一张紫檀大案的10年1( 1996年9月,纽约佳士得秋拍中,明末黄花梨大理石插屏式屏风以100万美元成交 )

蒋念慈,香港人,朋友们都叫他阿慈。他经营、收藏古典家具至今有27年,在圈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有一位知名的收藏家这么评价蒋念慈:“如果说玩古典家具这一行只有10个明白人,那阿慈必在其中。”在广东番禺的灵山镇有蒋念慈存放古典家具的仓库,这里有他从国内各地搜集回来的1万多件老家具。从鸡翅木、铁力木、乌木、红木,到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的老家具无所不有,他还聘请了工匠对家具进行修复。王雁南会去找他,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在中国内地,最早试水古典家具拍卖的是北京翰海和中国嘉德。1994年9月19日,北京翰海首次挥槌便上拍8组10件家具,165号清末紫檀雕花书案估价最高(22万~28万元)。11月9日,中国嘉德在春拍基础上增设了瓷器玉器鼻烟壶工艺品等3个专场,首次上拍27组明清家具,成交23组:一件高88厘米的明黄花梨三弯腿大方香几以18.7万元、一张明黄花梨圆里圆条桌以14.3万元、一件高22厘米的明紫檀瘤雕笔筒以7.15万元成交,其余的成交价都在1万至5万元。直到1997年开始,内地明清家具市场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冬天”之后,才迎来了无论是收藏还是流通领域的“春天”,但价格还是无法和海外市场相比。在1996年9月纽约佳士得的中国古典家具专场拍卖,107件拍品悉数成交,其中明末黄花梨大理石插屏式屏风更是以100万美元高价成交。到1998年,一组明代黄花梨屏风,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又以110万美元成交,创中国古典家具最高纪录。

一张紫檀大案的10年2( 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

蒋念慈从18岁开始接触古董家具,他十分清楚,132万元的价格虽然在内地市场来说算是高价,但升值空间却很大。另外,这件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原为一对,另一件陈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0号楼大厅,它在造型、用料、雕饰、工艺手法,包括腿足两侧加垫木的方式与此案完全相同,无疑是同时设计制作的成对之器。同时据专家推测,“从它们的装饰风格、制作工艺上推测可能来源于圆明园。紫禁城内自明代起就有西洋器物的收藏,到清代的时候,宫中的传教士不仅制作西洋器物,而且在长春园内参与设计并修建了一部分西洋花园。与此同时,一些带有西洋风格的宫廷家具开始面世。圆明园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以居住休闲为主,兼朝仪亲勤政,所以这类雕饰有西洋图案的家具在圆明园较为多见。这一对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应为圆明园特定制作的陈设用家具”。于是蒋念慈毫不犹豫买下了这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不过这对紫檀大案是在何时分开的,已经成了一个谜。唯一清楚的是,嘉德拍卖的那件,来自北京的一户居民家中,是属于“文革”后查抄退赔的物品。而钓鱼台国宾馆的那件则是在1952年,由外交部从故宫调拨进入国宾馆的。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部委曾经都有调拨过一些家具,以供办公所需。

蒋念慈买回了这件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后,将它运回广东番禺。2000年,他曾想出售,当时开出300万元的价格。“古典家具和其他器物不同,一般好的东西都是在私下交易的。而古典家具和其他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即私下交易远大于拍卖成交。拍卖会上古典家具成交情况不好,不是说市场不好,可能是家具本身不好;拍卖市场上古典家具量少,因为它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拍卖公司操作成本高。个别拍卖会的重头家具拍得不错,私下成交的话价钱也基本一致。所以是送拍卖还是私下交易对卖家来说,也就无所谓了。”一位古董商介绍道。不过当时整个古典家具市场的价格并不理想,嘉德2000年的秋拍曾推出33件古典家具,成交额为157.74万元。因此对于蒋念慈报出的这个价格,买家没能接受。这件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也就这么一直搁下来了。

紫檀大案这一放倒是帮了蒋念慈。2004年,中国古典家具拍卖进入了新阶段。11月6日,一件高250厘米、宽300厘米的清中期红木嵌玉五扇屏风在中国嘉德秋拍上以209万元成交。一件清乾隆紫檀雕“福庆有余”4件柜以539万元成交,创造了当年内地紫檀家具的拍卖纪录。两周后的11月22日,北京翰海10周年拍卖会上推出明清家具专场,上拍59件家具,成交率86%,成交额4764.26万元。从这一年开始,内地的古典家具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6月26日,一对清乾隆紫檀大柜(单件高210厘米、宽101厘米)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以770万元成交。2006年11月22日,一件由台湾地区著名收藏家徐政夫所藏的高360厘米、宽403厘米、直径15.5厘米清乾隆清宫花梨木雕花鸟纹落地罩,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638万元成交。200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的一对清乾隆紫檀方角大4件柜以275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到了今年,蒋念慈感到此时该是紫檀大案重出江湖的最好时间,他找到了嘉德。同样的物件,同样的拍卖公司,10年时间,留给了大家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 紫檀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