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布莱尔共进下午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合页
我并未和前任英国首相共进下午茶,但这个标题仍有出处:第一,一个星期前,我的确在北京丽晶酒店见到了他,并和他共处一室长达25分钟;第二,2006年11月,一位《金融时报》的记者就气候问题和阿尔·戈尔喝过一次早茶,并且问了他3个问题,戈尔当时的回答老练又聪明,让我在出发之前幻想,我是不是也能照样子跟布莱尔说说话、喝喝茶。
但是,我不但没有和他在这个黄沙蔽日的北京午后共进一次下午茶,甚至连话都没说上一句。在一个房间里还有另外200多人的时候,你很难找到机会跟一个曾经在唐宁街10号待了10年的人打招呼。
从布莱尔走进房间的那一刻起,我知道,在场很多人士都在苦苦压抑自己想要跟他合影的愿望。我身边的一位女士跟她的男伴说:“你觉得他什么时候讲完?我什么时候过去比较靠谱?”很多人其实并不太在意的是,布莱尔此行是为了一个题为《中国企业和低碳经济》的演讲。
他扣上深蓝色西装外套最下面的一粒扣子,从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站起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公众微笑,这微笑加深了他脸上的皱纹。他双手撑住小桌子的两端,然而身体保持笔直,他的肢体语言和说话方式跟以前在英国国会里并无不同。
提问比答案更精彩。有人问他,美国次贷危机会给低碳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担任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高级顾问的布莱尔也没说出什么新鲜的。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气候变暖问题很重要,他说:“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事件,而是和其他的一些经济社会和政治事件相互关联的。”这次来北京前,他先在东京的20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离开北京后,他还会去美国耶鲁大学,举行一次同样主题的讲座。
后来,那位提问的先生总结说,这是又一次科学问题的政治化。一旦什么问题被政治化,那么它是否科学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不管是不是科学,企业家们都必须得照着干就是了。
布莱尔并不是我们见过的最出名的外国退休干部,回家之后我搜索了一下,一年前同样在春天,阿尔·戈尔做着和布莱尔现在一样的事情,并且已经凭此拿到了奥斯卡奖和诺贝尔奖。
为什么那么多政客在退休以后都开始对气候问题津津乐道?布莱尔曾因对气候问题反应迟钝而受指责,就连戈尔,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也没在气候问题上有突出的表现。等退下来了,反而摇身一变,这是什么意思? 布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