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碰鹿肉,它属于恺撒
作者:殳俏与其说骑士爱猎鹿,不如说鹿猎俘了骑士的心。古今中外的猎鹿人都把鹿看做是神圣的动物,食鹿肉则是对自己勇气的加冕仪式。当然,很多情况下,鹿肉不能乱吃,比较经典的传说来自欧洲,有一头雄鹿,据说多位欧洲统治者都曾经猎到过它,比如查理曼大帝、英格兰的亨利三世、法兰西的查理六世,甚至还有拿破仑。那头雄鹿的皮肤褶皱中藏着一个项圈,上面用拉丁文书写着“别碰我,我属于恺撒”,任何对这个项圈上的字不以为然,想要继续伤害这头鹿的人最终都遭到了失败和惩罚。
尽管如此,食鹿肉仍然是一件让男人趋之若鹜的事情。继盛大的、喧哗的猎鹿活动之后,架起熊熊的炉火,将漂亮的鹿头锯下加工后装饰房间,美丽的鹿皮则用来制作舒适的鞋履和背囊,如同天鹅肉一般深色的、看上去弹性十足的鹿肉,当然是要用来烤着吃掉,才能增进骑士们的英雄气概。就连丢弃不用的鹿的内脏都一定要给猎狗们食用,因为“吃下去后令它们更英勇,表情更坚毅,动作更灵活”。
西方人当然没有明说鹿肉的壮阳性,但他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雄鹿在繁殖季节放肆地达到高潮的性活动,很多有条件的王公贵族向自己倾心的女人送去高级的鹿肉,表达着强烈的性暗示——“我觉得自己像是正在被追逐的牡鹿”。他们当然希望女人在吃了鹿肉之后,其感情也强烈地回应自己的欲望。比起来,中国人并不倾向于让女人吃鹿肉,鹿是男人的专利。尤其是号称有壮阳奇效的鹿尾,皇帝老儿往往将进贡的鹿除下鹿尾独享,鹿肉则分给众位王公大臣食用。如果当时有富贵的大户人家得到整鹿,其尾也往往一早献给家里最年长的男性进补,剩下的鹿肉分给小辈吃着玩儿。这让人想到《红楼梦》里一群年轻人分食鹿肉的情景,大多数小女孩儿见到鹿肉的反应都跟薛宝琴一样,觉得“怪脏的”,而身子弱的黛玉根本碰都不碰,所以还是身为男性的宝玉和具有男子气概的史湘云就着酒吃得最欢。中医认为鹿肉性热,最适合男性补肾壮阳,舒筋活血,冬季的时候食用最佳。而对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吃鹿肉就不那么合适了。
时至今日,虽然鹿肉从口感上来说并不是顶级的食物,但仍然有许多人相信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滋补性。作为作家和宴会制作人的弗莱彻就曾经制作过综合了东西方风味的全鹿宴席,向所有人展示鹿肉的历史价值。从清澈透明的小牡鹿肉芹菜汤,到含有熏鹿腿片、鹿肉腊肠和干腌鹿肉的鹿肉熟食拼盘,从乡村鹿肉砂锅到鹿肉馅饼。最精彩的头盆莫过于鹿肉挞挞——因为鹿肉既瘦又大块,很适合做成清新味道的挞挞,配合生蛋黄和鱼子酱食用。最具风味的面食则是驯鹿奶酪制成的宽扁面,因为驯鹿奶酪十分不易得到。最传统的主菜是嫩烤鹿腰肉,在欧洲已经风靡了几个世纪,须烤成半熟才能尝到鹿肉鲜嫩而富有弹性的独特肉质,配葡萄酒酱汁最为经典。最特别的甜点则是北欧风的覆盆子鹿角冻配中国风的鹿茸茶,鹿角经长久熬煮成为胶质,加入白葡萄酒和覆盆子汁成为鹿角冻,而鹿茸茶的主料当然是磨成粉的鹿茸,不过略加了些匈牙利草本茶调味,使其风味更加宜人。■ 别碰属于美食恺撒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