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鞭子》的东南亚情缘

作者:李晶晶

​《放下你的鞭子》的东南亚情缘0

( 徐悲鸿的作品《放下你的鞭子》 )

5月2日在北京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期间,120多个国家的画廊带了不少大师级的作品。一家法国画廊带来了一幅达仰·布佛莱的油画。达仰·布佛莱是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泰斗、公认的画坛领袖,被人们誉为“法国当代最著名的画家”。这次带来的是他的一幅人物肖像油画,标价10万美元。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达仰·布佛莱是何方高人,因此4天时间内鲜有人问津。展会结束后,因无人购买,这家法国画廊又原封不动地把大师的画作带回了法国。

在此前一个月,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达仰·布佛莱的中国学生徐悲鸿的一幅名为《放下你的鞭子》的油画以7200万港元高价成交,打破中国油画的最高纪录。徐悲鸿留学法国时候,对达仰极为崇敬,只要有达仰的画展,徐悲鸿必定去看,为了能拜达仰为师,徐悲鸿可谓想尽一切办法。谁能想到,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学生的画作竟超过老师的90倍之多,这是徐悲鸿不曾想到也不敢想的事情。价格差距如此之大,难道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还是先从新加坡华人黄孟圭说起。

1925年,徐悲鸿在法国留学已近9年,此时由于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留学生的官费被中断,徐悲鸿与蒋碧微的生活陷入困境。徐悲鸿决定回国一趟,设法筹措资金,以完成最后的学业。在徐悲鸿忙着办理回国事宜的时候,通过中国驻法总领事赵颂南认识了新加坡华人黄孟圭。黄孟圭出身于闽南望族,是四兄弟里的老大,他的二弟黄曼士侨居新加坡多年,在华侨社会名气响亮,很有地位。当得知徐悲鸿的留学官费被停,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后。黄孟圭将徐悲鸿的困难写信告知于时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新加坡分公司总经理的二弟黄曼士。黄曼士立刻复信,答应为徐悲鸿想办法,同时邀请徐悲鸿去新加坡小住一段时间,可以为几位侨领画像。在星洲的几个月,黄曼士不仅帮助徐悲鸿筹到数千元,同时向商绅推荐徐悲鸿说:“你们有钱有地位,可百年后,还是默默无闻,唯有生前请名家画像,后代为研究名画,同时考据画中人物,能与名画一同流芳千古。”在黄曼士的推荐和介绍下,徐悲鸿给几位南洋富商画像,半年时间,得到法币六七千元的润资,除来回旅费外,剩下的兑换成法币,数目在7万元法币以上。由于黄氏兄弟的帮助,徐悲鸿在法国得以继续完成他的学业。此后他一直与身在新加坡的黄氏兄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情笃深,徐悲鸿毕生称黄孟圭为大哥,黄曼士为二哥,并称其二位为生平第一知己。

1938年,徐悲鸿由于移情于他的学生孙韵君,而与蒋碧微的婚姻最终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可孙韵君因无法承受外界压力,也离徐悲鸿远去。徐悲鸿心力交瘁,心灰意冷之际想到了在新加坡的两位大哥——黄孟圭和黄曼士。1939年1月4日徐悲鸿在香港登上荷兰“万福士”邮轮,第6次来到新加坡。他的这次到来,受到了新加坡各界人士夹道欢迎,黄氏兄弟在黄氏会馆江夏堂为他安排了客房,还专门开设了画室。

这年10月的一天,徐悲鸿在新加坡一个广场上,看到中国知名女明星王莹,为宣传中国抗战正在街头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鸿被王莹的演出深深感动,当即萌发以此为题作画的冲动,王莹得知后,则每隔数日即到黄家,为徐悲鸿做模特,徐悲鸿在江夏堂闭门不出,全力创作。十几天后,一幅高144厘米、宽90厘米的《放下你的鞭子》的油画创作完成。画作中人物比例几乎与真人等高。广场上,女演员王莹身穿蓝色印花衣,手持红绸翩翩起舞。而身处抗战烽火中的人们,静静凝视她的表演。观众中有衣衫褴褛的民众、天真纯朴的孩童,也有拿着枪的军人,他们神情陶醉,完全沉浸在戏剧中。画作用写实手法,将街头剧的场景描摹得生动传神又意义深远。徐悲鸿并题曰“人人敬慕之女杰王莹”,并与王莹在这幅画边合影留念。当时这幅油画也在新加坡引起不小轰动,报刊争相发表。黄曼士兄弟在黄府举行盛宴,来庆贺这幅有特别意义的作品的诞生。黄孟圭即兴赋诗一首,诗曰:“大师绘事惊中外,女杰冬梅艺绝优。驰骋文坛为祖国,令名岂止遍星洲。”《放下你的鞭子》是徐悲鸿唯一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而且是具实事性题材,而放眼现在的中国油画史,具实事性题材的创作作品比较少见。在新加坡的这段时间,徐悲鸿以惊人速度,创作了1000多幅书画精品,为中国抗日募捐。这段旅居星洲的岁月,被人称作徐悲鸿佳作频生的时代,也是徐悲鸿艺术生涯的顶峰期。

​《放下你的鞭子》的东南亚情缘1( 1939年10月,徐悲鸿在其所 绘的抗日街头剧《放下你的 鞭子》前与王莹合影 )

《放下你的鞭子》画作完成后不久,徐悲鸿便将它送给好友黄孟圭。黄孟圭一生收藏的宝物非常多,其中也有不少名贵画作。但对这幅《放下你的鞭子》却一直是将其视若珍宝。1965年黄孟圭在临终前还对自己好友的画作念念不忘,放心不下。他一再叮嘱女儿,一定要守护好这幅画,然而在他去世后不久,这幅画作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前。

直到1983年,黄孟圭去世18年后,它才又出现在徐悲鸿另一位新加坡旧友刘抗的手中。此时刘抗正在为这幅画作寻找新主人,自《放下你的鞭子》的第一任主人黄孟圭去世后,这幅名画就一直珍藏在黄家,后来辗转到刘抗手中。对于这幅画,刘抗心中更多是对大师和旧友的怀念。由于油画的长期收藏需要专业保养,而自己也已年事过高,所以刘抗一直希望为它寻找一位新主人,他曾多次与一些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交涉,还是觉得不满意。他坚持认为,应该找真正懂画、真正了解徐悲鸿的人来收藏此画。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曾见过这幅画的收藏家陈之初。双方谈妥,决定3日后办妥移交手续。可不曾想,就在约定时间的几小时前,陈之初却突然病发,与世长辞。从那以后,《放下你的鞭子》就从新加坡收藏界消失,留下的只有一张黑白照片。半个世纪以来,关于油画《放下你的鞭子》的下落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黄家人默默地收藏这件宝贝,也有人说这幅油画被人从新加坡带到了欧洲。就在人们对留下了黑白照片的名画渐渐记忆模糊的时候,《放下你的鞭子》竟奇迹般出现在了2007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现场。

​《放下你的鞭子》的东南亚情缘2( 20世纪40年代的徐悲鸿 )

拍卖会当天,不少人就是冲着《放下你的鞭子》而来,2600万港元的起拍价并没让买家们却步,而持有2005号牌的买家显然是志在必得,他最终以7200万港元拿下了此画。拍卖会结束后了解到,该买家为东南亚人。徐悲鸿在法国受到的是正规学院派教育,又师承达仰·布佛莱。这些经历让他比其他同时代的中国画家在东南亚及亚洲地区更占优势,更容易被接受。

同时由于当时有新加坡黄氏家族的推荐和介绍,使徐悲鸿很快被东南亚地区的上层社会所认可,这些名门望族都曾邀请徐悲鸿画像或收藏其作品。正因为如此,新加坡藏家收藏了徐悲鸿最多画作。据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粗略估计,1939年徐悲鸿在新、马展览售出的作品已达400?500幅,在江夏堂为赴美展览所作约300幅,赠黄孟圭的约200幅,合计已达千幅之多,这还未包括他携带到新加坡的千幅作品中未带走的数百幅,和为其他人所画的作品。因此新加坡曾是全世界藏有徐悲鸿画作最多的地方。

对于徐悲鸿来说,他最大的遗憾是在有生之年无力收藏一幅自己老师达仰·布佛莱的画作,因为在上个世纪初达仰·布佛莱还健在时,最便宜的一幅画就高达10万美元,他只能望画兴叹。而在不到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老师达仰·布佛莱的画作在中国无人问津,而学生的作品却飙至天价,这其中原委,行家自有判断。■ 放下鞭子刘抗油画东南亚情缘美术王莹新加坡华人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