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拉里·戴维

作者:袁越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拉里·戴维0

( 《克制感情》剧照,左为拉里·戴维 )

今年7月2日,拉里·戴维(Larry David)年满60岁。他个子很高,有点罗圈腿、秃顶,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满脸皱纹,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普通的糟老头儿。要不是他妈妈一直告诫他说:生活要有方向!恐怕他真的就会变成一个糟老头儿,住在老年公寓,依靠微薄的退休金,过着平淡的生活。

戴维出生在纽约曼哈顿西区的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他的童年生活乏善可陈,严格的家教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60年代美国嬉皮士盛行的时候戴维正好处于青春期,他看不惯周围那些满嘴自由解放的叛逆青年,高中毕业后他去马里兰大学学历史,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又回到纽约,从胸罩推销员干起,先后换过十几个工作,没一个干得长。他长得其貌不扬,又缺乏任何专业特长,再加上性格固执,不善与人相处,经常得罪老板和同事,“被解雇”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混了几年后,他想起妈妈的教诲,便去一所社区大学学习表演,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挣大钱办法。一次课堂排练,老师让学生们选一段独白,当堂即兴朗诵。戴维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了段即兴脱口秀,班上所有人都被逗得大笑不止。戴维心想,嘿!也许说相声才是我最擅长的工作。

美国相声和中国相声不同,讲究单打独斗,包袱的密度非常高。美国相声的商业化程度也远比中国高,每个大城市都有不同档次的相声俱乐部,一个相声演员可以先在小俱乐部练手,出名后就会有大的俱乐部花重金邀请。其中最有才华的人还会被电视台选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戴维先在小俱乐部混了几年,很不成功。他擅长拿自己开玩笑,语速极快,观众经常跟不上他的思维速度,每到这时他就会很生气,常常一拍桌子就走人,剩下俱乐部老板在后台目瞪口呆。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拉里·戴维1( 杰里·宋飞 )

得罪完所有俱乐部老板,戴维又跑到电视台找了一个写滑稽节目脚本的工作,可惜没人喜欢他的风格,同样很不成功。眼看他的喜剧生涯就要走到尽头,机会突然降临。戴维认识了一位名叫杰里·宋飞(Jerry Seinfeld)的相声演员,两人一拍即合。这个宋飞也是个犹太人,长得比较英俊,在相声圈小有名气。他擅长观察生活,喜欢拿别人生活中的荒诞之处开玩笑,这一点和戴维正好相反。不过,两人的幽默感很合拍,都很擅长从别人认为很无聊的地方发现乐趣,也都很乐于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笑料。

1988年,NBC电视台找到宋飞,请他拍一部电视喜剧。宋飞拉来戴维做编剧,两人冥思苦想了半天,却想不出一个好故事。不过有一点十分肯定,他俩都很讨厌主流电视台播放的那些做作的电视喜剧,都想拍一部不一样的作品。

有一天,他俩去纽约一家韩国人开的杂货店买东西,在排队等待付账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地对店里摆放着的奇怪商品嘲笑了一番。戴维突发奇想,对宋飞说:“我们干脆就把这段对话拍下来,不用考虑什么故事情节。”第二天,他俩找到NBC的制片人,提出用“仿纪录片”(Mockumentary)的手法,不预设任何主题,只用一架摄像机,跟踪拍摄宋飞在纽约的日常生活。NBC完全不能接受这个想法,但碍于宋飞的面子,同意先试拍一集看看反映。宋飞和戴维也做了妥协,最终采用了棚内搭景的标准拍法,拍出了第一集《宋飞正传》。试播后反响很一般,但NBC高层有人喜欢,就出钱让他们拍了完整的一季。

作为《宋飞正传》的编剧和制片人,戴维把这部戏定位为“没有主题的电视剧”。他以自己为模板,给宋飞设计了一个名叫乔治的哥们儿。整部戏就是乔治和宋飞在纽约的生活片断,充满了喋喋不休的对话。宋飞和乔治,以及后来加入的宋飞前女友依兰(Elaine)和邻居克里默(Kramer),成为该剧的主要人物。这4人都是普通人,浑身都是小毛病。宋飞有洁癖,感情不专一。乔治擅长撒谎,爱贪小便宜。依兰爱虚荣,脾气火暴。克里默只会夸夸其谈,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戴维让这4人在每一集里都和“外面的世界”发生一点小小的冲突,但从来不在结尾让好人终有好报,或者给坏人一个教训,这一做法颠覆了过去所有电视剧的惯用模式,动摇了美国影视剧的基石。为了强调这一点,戴维在拍摄现场挂了个横幅,上书“No Hugging,No Learning”,意思就是说:本剧从来没有大团圆式的结尾,也绝对没有任何道德说教。

其实,真实生活就是这样,总不能尽如人意。戴维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准确地还原生活,让观众从电视机里看到一个真实世界。

戴维写得最好的角色就是乔治。他秃顶,身材肥胖,相貌丑陋,除了能侃,没有任何才能,缺乏女人缘……总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有一集乔治突发奇想,决定按照自己本能的反面行事,结果居然抱得美人归。还有一集,乔治偷偷在家自慰,居然被妈妈撞见,把他妈气得住了几天医院。这一集名叫《比赛》,为戴维赢得了1993年电视剧艾美奖的最佳编剧奖。后来有人问他这段情节的灵感来自哪里,戴维委婉回答说:几乎所有发生在乔治身上的故事都来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来的民意调查都显示,乔治是《宋飞正传》里最吸引人的角色。

当其他编剧们都在忙着编写笑料的时候,戴维发现他本人就是笑料,他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可笑的笑话。

后来有人评论说,乔治之所以可爱,就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乔治。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乔治身上发现自己也有的小毛病,乔治的所有遭遇都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乔治完全不像其他流行喜剧中的那些俊男美女,比如《老友记》,那6个人看上去更像演员,而不是你的邻居。

《宋飞正传》自1990年开始一共播出了9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视喜剧收视纪录。多家权威娱乐媒体把这部剧集评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佳电视喜剧,甚至有不少人把它列为美国最佳电视连续剧。它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胜利,因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都缺乏所谓的“戏剧性”,大家平日里都在努力工作,挣钱养家,过自己的小日子。戴维也是如此,他从来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却擅长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小乐趣,借以帮助自己快乐地过一辈子。

戴维为《宋飞正传》编了7年剧本,至少挣到了2亿美元。他从寒冷的纽约搬到温暖的加州,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人生活。富裕生活消磨了戴维的灵感,他决定离开《宋飞正传》,彻底从娱乐圈退休。

1999年,闲了两年的戴维又打算重新去俱乐部说相声,HBO抓住机会,把他筹备登台的过程拍摄下来,做成了一集“仿纪录片”形式的特别节目,结果受到观众热烈追捧。戴维觉得效果不错,便说服HBO拍摄一部系列喜剧,完全沿袭这种纪录片的模式,把自己在好莱坞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其结果就是《克制感情》(Curb Your Enthusiasm)。

这部戏的思路和《宋飞正传》很相似,但在很多地方走得更远。整部戏都是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的,非常像一部纪录片。演员们事先只知道大致情节,大部分对话都是即兴的。戴维在片中演他自己,一个退休在家的好莱坞大腕。但他的火爆脾气和古怪性格却让他在好莱坞到处碰壁,每每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带来厄运。因为HBO是付费有线电视台,可以说脏话,所以《克制感情》比《宋飞正传》显得更生活化。不过,戴维总是尽量让自己少说脏话,因为他觉得一个好的喜剧不应该过分依靠脏字,那样就太廉价了。

除了在拍摄技法上的革新外,这部戏第一次把富人当成了喜剧的主角,作为身价超过2亿美元的富翁,戴维在剧中经常被普通人捉弄得狼狈不堪。观众们看完这部戏,居然对好莱坞大佬产生了一丝同情,这不能不说是一次观念上的革新。

这部戏获得了2003年金球奖的最佳电视喜剧奖,它的成功再次验证了戴维的名言:你只能写你熟悉的生活。当初戴维离开了纽约,于是就再也写不出普通人的故事了。但他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坚持在贝弗利山庄的豪宅里过普通糟老头儿的日子,坚持用平常心看待周围那些好莱坞明星,最后终于赢得了普通观众的心。

不过,任何人的故事都有讲完的那一天。这部戏的导演罗伯特·韦德(Robert Weide)已经宣布第6季将是自己最后一次担任导演,年满60岁的戴维也早已萌生退意,即将播出的第6季很可能将是观众最后一次进入这位糟老头儿的生活中。

戴维的成功开拓了编剧们的思路,大家终于明白,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乔治,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拉里·戴维。只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看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幽默。 人人心中影视喜剧电视剧美剧宋飞正传喜剧片相声戴维宋飞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