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海边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琰)
期待了很久,要逃避北京让人喘不过气的伏天,也有过几个版本的计划,可是,不是我的时间不凑巧,就是朋友的工作太忙。眼看着雨季伴着惊雷暴雨来到京城,难耐的夏日屈指可数,再不去海边,就失掉了去海边的意义,我只好一再修改磅礴的旅行计划,终于在这个周末安排了简化版本的海边行,自己开车,车程3小时左右,去北戴河。
本来我习惯了出行前在网上把一切搞定,免得到了目的地成了被牵着走的羔羊,任人宰割。可这次在网上看了北戴河的住宿,却下不了决心。唯一可称上星级的酒店离海边有段距离,而且周末价格贵得离谱,赶上了省会城市五星级的价格。犹豫了一天,周三晚上竟然发现这家酒店已经无周末房可订。一些名头不错、号称三星酒店的也要五六百元,可据网友说不过是北京招待所的水平,继续犹豫中,看到即使是这样的也几乎没了选择,纷纷宣告无房,只好在周四晚上,以信用卡担保,订了间房。该饭店以一家西餐厅闻名当地,虽然住宿口碑一般,但想着也不会太差到哪去。
还好下手早,很快网上所有可供预定的北戴河酒店,已经全部无周末房可定。看到这样的火暴景象,我开始担心起周六一早的交通,以我的经验,比起北京城里的堵车,高速公路上的拥堵更让人绝望。
周六6点出门,听说麦当劳24小时营业,谁知到了门口,刚刚上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还没营业,我问不是24小时吗?一位听口音是北京人的大妈抢白了一句,还24小时?!这活让我们怎么干啊!在这个城市,从来不缺少拿着工作所得的报酬,却仍然固执认为他之于工作是恩赐的人。
吃了路边摊的包子,开车上了京沈高速,一片车水马龙,恍惚中好像到了工作日6点半前的东四环,我不禁和朋友庆幸早早起床。在经济型家轿的洪流中,也有不少宝马、大奔和雷克萨斯跟着起哄,我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些有钱人,和工薪来争夺资源。如果我是他们,会在周五的晚上坐飞机去更远更优质的海滩度假,比他们更会享受生活,更有有钱人的“范儿”。每一个服务区都车满为患。揣着荡漾的膀胱,我们在10点半到了北戴河。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和车的话,美丽的小镇北戴河一定是个能让人沉醉的地方,“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正是北戴河的写照。当地做了足够准备迎接周末的人流高峰,主要街道,几乎每隔百米就有警察的岗位。我小心翼翼躲在狭窄街道上左顾右盼,忽然掉头,寻找住宿的车辆,凭着中学地理课练就的看地图的本领,很快找到了我们定好的“酒店”。前台的服务员态度很好也很老练地把我领到院子里一排库房改建的(因为有库房式高高的小窗户,也可以称为监狱式)潮湿闷热的房间,当我指出这不是我在网上花550元订的有宽大窗户和阳台的房间时,她又态度很好地把我领到前台,给了我三楼一间我希望的房间,并态度很好地告诉我,如果要海景,就等12点退房时间后来前台换。
房间面对宾馆花团锦簇的小院子,绿油油的树冠之上,是当地电信大楼的钟塔,简洁、明快、硬朗的造型,是曾经时代的倒影。到了正点,竟然响起了悠扬的“东方红”。
我和朋友放下行李,穿上拖鞋,直奔海滩。穿过外交人员宾馆和不知名的戒备森严的别墅群,5分钟不到,来到了海边。沙滩上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看到白种人似乎比中国人还多,我才明白满街的俄文招牌的来历。一片片勇敢裸露的白花花的肉晃得人睁不开眼。沙子感觉比较粗粝,光脚会感觉到有些疼,破碎的贝壳,亮晶晶的石英,肉眼都能看到,海水的颜色晦暗,似乎是铁灰色,大片的黑色是海生植物,也许是这么茂盛的黑色,使海水弥漫着强烈的腥味。没有浪,只有黏腻的泡沫,咕嘟着涌上沙滩,在靠近礁石的角落,积聚着已经被海水揉碎的丝丝缕缕的垃圾,还有一些特定人群使用的物品,实在是叫人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看了一眼,已经后悔到现在。
朋友已经没有了下水的兴致,正好也到了正午,烈日烤人,我们就回住宿地补觉了。来之前我一再鼓动朋友,说去青岛,或者更远的海南,朋友觉得只有两天,太赶,性价比不高,说只是想夜晚在海边走走就知足了,不追求别的。所以,一觉醒来,天傍黑,我们又来到沙滩。
晒得通红的白人卷起席子,逐渐离开沙滩,多了一些扎起帐篷准备露营的同胞,帐篷外堆着食物、酒瓶、垃圾什么的。买了8块钱一张的门票进了老虎石公园,离门口不远处就有扎起的帐篷,朋友提醒我,沙滩上并没有全天候的卫生设施,露营的人住一宿,个人卫生问题怎么解决?再看看沙滩上一片狼藉的景象,果壳,垫沙子的报纸,揉成团的卫生纸,塑料包装袋,似乎只有一场海啸才能彻底清理游人留下的痕迹,我们海边散步的心情也没有了,在灯火辉煌的海边饭店吃了不比北京便宜多少的海鲜,就回到房间看电视。
一觉睡到天大亮,在住地著名的西餐厅吃了一顿50年代风格的俄式油腻大餐,值得一提的是餐后甜点,1号冰淇淋,浓郁的风味,齿颊留香。然后,穿过百花盛开的北戴河市区公路,一路飞驰,在雷雨到来前回到了北京。 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