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自行车的反汽车生活
作者:曾焱( 7月21日,已经有巴黎市民开始使用“自行车自助服务” )
环法自行车赛正比得热闹,巴黎市政府也用自行车做了一件全民动员的大事。7月15日那天,10648辆自行车、750个自助站点同时在巴黎市区出现,官方起名Velib',市民简称“自行车超市”。在很多国际性大都市或者旅游点,自行车租借的消费概念基本都是面向旅行者,Velib'不太一样,按照巴黎市政府的定位,它将作为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被正式纳入巴黎市政公共交通网络,普通市民、环保主义者都是它的日常消费对象。巴黎市政府透露到年底之前他们计划将自行车数量增加到2万辆,租还站点也增多一倍,争取300米内就有一个租车站,网络密度向地铁站看齐。在北京,据说每天上路的自行车大约有240万辆,比起来巴黎这2万辆不算什么,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说法就不同了:以后人在巴黎不必自己买自行车,办张自行车卡就能在全市范围内享受随时租借和归还的自由,持卡人可以根据交通状况,在地铁、公交车、自行车和步行几种方式之间转换,不必考虑停车的问题,也免了塞车之苦。
其实“自行车自助服务”也不是巴黎市政的创意,兰斯(Rennes)、奥尔良(Orleans)、里昂(Lyon)等10个法国外省城市早几年就陆续试过了,只是规模没有这么大,也不像巴黎市政府这样在媒体上造够了声势。兰斯1998年开设了25个免费自助车站,有200辆自行车。波尔多市政府2003年为市民投放了4000辆自行车,使用期限在1到4个星期之内可以免费。里昂、图卢兹比巴黎也早半年多,各自两三千辆车,以收费方式运营,但非常便宜:在里昂租用自行车一天1欧元,长期客户一年只要10欧元。图卢兹一个星期的租金为5欧元,一年租金25欧元。巴黎就贵多了,如果游客临时租用,虽然半个小时内不收费用,但之后的计算方式却是递增的:从第二个半小时开始,每使用半个小时增加1欧元,据说这样是为了保证车辆迅速回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使用,但过客不免抱怨用不起巴黎的自行车。不过对那些签了长期租用合同的人,价位还是可以承担的,一天1欧元,一星期5欧元,一年29欧元。比起巴黎驾车人每天约20欧元的停车费用,这已经很合算了。法国地铁公司也开始允许携带自行车乘坐地铁,规定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15点以及晚上19点后的非高峰时段,骑车人可以进入地铁,但只能乘坐第一节车厢。巴黎各个地铁站的站台上都多了新的黄色圆形标识,指引骑车人遵守规则。
荷兰是欧洲自行车交通最方便的国家,它的成功模式被各国追随。荷兰政府决心重新构建一个环保节能型交通形态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1968年首都阿姆斯特丹就开始在市中心主要街道试行自行车免费使用站,1975年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投放了一笔城郊自行车设施建筑基金,其中80%用于城市自行车道路、设施的修缮工作。经过40年的规划建设,现在几乎荷兰各个城市都有专为自行车设置的桥梁、隧道和停车设施,居民出行,30%~50%的人会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方式。 生活自行车巴黎反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