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长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金辉)
( 7月7日,“绿色长征”接力活动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启程仪式 )
近日,“绿色长征 和谐先锋”——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接力活动出征仪式在绿色学府——北京林业大学隆重举行,上万名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组成的10支绿色长征队伍,将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正式踏上新时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绿色奥运,共促社会和谐”的“绿色长征”之路。
据悉,出征仪式结束后,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所高校上万名大学生组成的10支青少年志愿者团队,将沿京杭运河、黄河之旅、长江之歌、国宝家园、雪域高原、西北荒漠、东北林海、草原漫步、雨林探险、黄金海岸等10条线路,奔赴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开展以宣讲生态环保和绿色奥运理念,生态环境科学考察调研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长征 和谐先锋”——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接力活动。每条线路从北京出发,京外高校长征队员通过长征接力的方式不断汇入长征队伍,共同开展活动。绿色长征活动历时一个半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他强调说,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他指出,通过促进文化、科技、教育、法制等的生态化转变和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他希望参加绿色长征活动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挥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推动作用,深入践行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理念。
绿色长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群体开展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绿色长征的定位是科考之旅、调研之旅、宣传之旅。绿色长征将依托高校人才科技优势,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一线的实际问题,开展保护区科学考察活动,每条线路立项课题3~5项,将撰写《藏传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草原环境保护的政策分析及公众参与》、《长江流域文化生态报告》、《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居民经济补偿机制调研》、《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及环境文化调研》、《京杭运河跨区域保护问题研究》、《西北荒漠地区节水模式调查与研究》、《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研究》等30多篇调研报告。
其中,“绿色长征,和谐先锋”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接力活动——京杭运河团,以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的同学为核心队员,由中国传媒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参与组织的大规模的千里徒步活动。京杭运河团将发扬艰苦的长征精神,全程徒步与“万里长城”并称的京杭运河,并在这19天里,力争将运河打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运河申遗”、“绿色奥运”中来,引导公众支持政府在此方面的正确决策,为运河创造一个良好的公众环境,进而促进“绿色奥运”和“运河申遗”。本次活动得到了新一代研究院及高盛公司的支持。
京杭运河团将围绕京杭运河的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申报遗产3个方面进行科学考察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研、访谈、座谈等方式进行。京杭运河团将对沿岸居民进行一次大规模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大运河沿岸居民对运河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对“申遗”的看法,对大运河保护、治理的建议等等,从而完成一幅更真实、更有特色的京杭大运河画卷,为“运河申遗”、“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必要依据。将撰写《京杭运河开发利用现状》、《京杭运河沿岸文化现象及分析》、《京杭大运河沿岸居民对申遗的看法与认识》、《京杭运河跨区域保护问题研究》等调研报告;同时,将搜集整理京杭运河沿岸农村社区环保成功案例,推广优秀成功案例模式。 长征红军长征绿色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