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段然)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0

1954年,伴随着M&M's推出第一个电视广告,“M&M's牛奶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风靡全球,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M&M's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的快乐标志。

M&M's的中国藏家周俊深深体会着作为一名M迷的快乐。他办公室工作台上可怜的液晶显示器早已埋没在无穷无尽的糖头和糖机的海洋之中了,而周俊办公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母正是那个标志性的“m”,大大小小,各种款式的M豆玩具让人吃惊。一不小心你就可能碰倒他桌上那一片码放整齐的M豆糖头或者踩到刚刚掉在椅子下的M豆靠垫。由于周俊对M豆玩具的狂热喜爱,熟悉他的人从来不叫他的名字,都直呼他“M豆先生”。在他55平方米的家里,M豆玩具的密集程度比公司的工位还要过分很多——从雨伞、洗漱套件到浴巾、扑克牌、闹钟一水儿M豆的,甚至连夏天在家里穿的短裤都只买M豆图案的。M豆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使得周俊如此痴迷?

从1941年Mars受西班牙内战时期士兵们吃的“包糖衣的巧克力豆”的启发,制造出M&M's牛奶巧克力,到2006年每一枚M豆都替换了传统的“M”为“M&M”。不得不说,在过去的60年,是Mars公司为M&M's设计的M豆角色玩具以及多彩的M豆颜色变化使得这种食品跳脱了一般食品“物”的含义,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精神标识。

2006年8月4日,《时代》周刊上报道了东尼·约翰逊(Donny Johnson)的故事,1960年出生的这位“反传统”画家当时正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州的鹈鹕监狱服刑,他因用自己的头发以及将M&M's豆溶解在水中得到的颜料绘制的一幅艺术品而一时声名大噪。作为世界上众多M&M's的狂热痴迷者中的一员,约翰逊的做法只表达了他对M&M's的一种理解和追求,而事实上,每一名狂热于此的M迷对于M&M's豆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兴趣。1998年创办的M&M's收藏家俱乐部(mnmclub.com)是一个和M&M's的生产厂家Mars没有任何关系的非营利组织,该俱乐部负责人休·休斯顿(Sue Houst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M&M收藏家俱乐部是供世界各地喜欢M&M's的玩家交流的一个平台,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今年的8月18日,休斯顿将和她的朋友哈利(Harry Kornprobst)还会像往年一样,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约翰斯顿进行M&M's的主题研讨会和大型的野餐活动。“此次活动的参与者至少在200人以上。”目前正忙于大会筹备工作的休斯顿介绍说,“得到简单快乐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是所有M迷最大的追求,我们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和虚伪,大家都希望能和M豆们笑得一样开心。于是我们更加疯狂地喜欢上了M豆,不单把它当作是一个玩具,更当作一种共同追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

M豆糖头和糖机这类东西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是和一般的包装盒没两样的废塑料,而对喜欢的人则是无价之宝。有一次,周俊和一个美国人在eBay上抢买一个1000多美元的M豆糖机,倒计时叫的时候周俊和这个美国玩家出价一直咬得很紧,最后十几分钟美国玩家不加价了,周俊以为他放弃了,但就在最后几秒钟美国人忽然加价,最终凭着高出的0.5美元得到了那个糖机。周俊低下头叹了口气:“赶上克星,这是命,当时那个糖机就不该我得到。”这种事情并不偶然,由于M&M的玩具产品大都是按照不同事件的时间顺序来发行的,因此每一批M&M's的糖头或者糖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增加了它的收集难度和收藏价值,为了得到一个自己没有的M&M's糖头,M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好在如今二手M&M's玩具交易已经变得比较容易,M迷们可以轻易地在二手市场找到M豆玩具的踪影,同时互联网成为购买和交易M豆产品的重要场所,eBay、Yahoo成了不折不扣的交易圣地。

( 2006年12月7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M&M's巧克力世界开张,彩绘模特就像花花绿绿的巧克力豆 )

对M豆产品的收集者来说,收到带有特殊意义的M豆产品应该算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2005年11月,M&M's制造并通过邮购目录和拉斯维加斯、奥兰多的商店以及M&M's的官方网站(mmsworld.com)售卖过1008个单价约30美元的M&M牌烛台,由于设计选材的问题,蜡烛持续燃烧可能会引燃烛台的塑料面从而引发火灾,为此Mars高层不得不发出召回令,召回已经售出的问题产品。然而,对于狂热的M&M's迷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这1008个烛台最终没能召回几个。希拉·曼斯菲尔德(Sheila Mansfield)就将其中的一个摆在家里,当成了永久的纪念。“这种问题品对于真正的收藏者来说是最有意思的,怎么可能交回去呢?不仅是我,我所有的‘高手’朋友们都在想尽办法弄到一个。”

收藏M&M's的糖头、糖机和收藏瓷器、名车完全不同,常见的周期性产品已经不能满足M&M's迷们对于“收藏”这两个字的狂热程度,多数藏家都在盯着被赋予节日问候含义的M&M's将要发行的圣诞节、复活节甚至情人节的纪念版,每一个伴随着纪念藏品出现的节日,对于那些M&M's发烧友来说才是真正的节日。美国藏家帕姆(Pam)告诉记者:“如果你能抵抗住诱惑不把它们从包装盒里拿出来,那么它们将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升值。”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2

对于中国M迷来说,收集M&M's之路恐怕更加艰辛。点开M豆的官方网站m-ms.com可以看到一张世界地图,在上面分为灰色和橙色两个区域,灰色代表的是M&M's没有覆盖到的地区,而橙色则代表其已经覆盖的区域。地图上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3个国家是用橙色标注的,不幸的是中国除香港地区外其他地方均是灰色。这意味着,尽管世界上的M豆糖头、糖机以及其周边产品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制作并量产的,但并不在中国销售。这就苦了像周俊这样喜欢收集M豆产品的中国玩家——他们不得不从美国、日本甚至波多黎各来购买自己想要的藏品。“这样做相当麻烦,等于在绕圈子,而且还是个大圈子,如果不是从类似eBay、香港和台湾地区的Yahoo购买,而是从M&M's的官方网站上订购,那么他们只负责寄到地图上标注为橙色的国家。另据数据显示,近几年,爱芬公司(Mar的中国公司)M&M's在中国大陆的产销量一度走低,从2005到2007年,M&M's大陆销售量一度由占爱芬公司德芙、M&M's、彩虹糖、宝路狗粮和伟嘉猫粮等产品销售总量的4%萎缩到了2%。周俊说:“自2004年爱芬从中国撤走全部的糖头、糖机,到现在连普通包装袋都开始缩量了,原来是200克一袋大袋装的M豆现在已经全部变成小包装了,真不知道2008年奥运会纪念版的糖头或者糖机能不能在中国买到。”

尽管充满艰辛和挑战,“糖罐”和“多彩的糖衣”给藏家带来的奇妙感觉仍然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M&M的缩写原本来自于Forrest Mars和R.Bruce Murrie这两个M豆缔造者名字的大写字母,如今,M&M又被M迷们赋予了更加贴切的含义:Mad(狂热的)& Marvelous(不可思议的)。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3( 东尼·约翰逊 )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4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5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7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8

痴迷于不朽的糖罐和多彩的糖衣之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