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走出制宪危机
作者:薛巍( 6月21日,出席欧盟首脑会议的卡钦斯基和默克尔 )
萨科齐说心理和历史上因素使得法国和波兰之间的关系不像波兰和德国之间的关系那样紧张。
3年前,欧洲各国领导人同意制定一部欧盟宪法,两年前《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和荷兰的全民公决中遭到否决。欧洲迫切需要达成新的协议,因为现在扩大到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无法再按照当初为15个成员国设计的规则来运行。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终于在6月23日凌晨4点半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使欧盟走出了长达两年的制宪危机。
在经过所有成员国批准后,新条约争取在2009年6月前付诸实施。根据各方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欧盟宪法条约》的名称不再沿用,新条约内容里也不会出现“宪法”字样。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如果条约案文起草顺利,各成员国还需依据国内程序予以批准,但是否需要全民公决将由各国自主决定。
此次峰会原定为期两天,但由于英国、波兰等国在欧盟未来外交部权限、成员国议会与欧盟权限划分、欧盟表决机制等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谈判进行得紧张激烈。波兰曾威胁要对一切协议投反对票,一向保持克制的默克尔则反过来威胁要抛开波兰,敦促欧盟“在没有波兰的情况下继续谈判”。
根据德国提出的新条约草案,欧盟理事会将实施“双重多数”表决制,即一项决议如能获55%的成员国支持且支持国人口达到欧盟总人口的65%便可通过。波兰方面坚持认为这一方案有失公允,因为根据现有的安排,波兰在欧盟理事会中的份额几乎跟德国一样大。他们认为新的表决制给了德、英、法等欧盟较大成员国太多权力。波兰提出以“平方根”机制取而代之,这种机制主张欧盟决策时,每个成员国拥有的票数以该国人口数的平方根为依据计算,这将增强包括波兰在内的中小成员国在欧盟决策时的发言权。波兰代表在会上还提到了纳粹德国,让欧盟的代表们大为震惊。波兰人认为他们应该因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损失而得到政治上的补偿。
波兰总理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说:“如果波兰未曾遭遇到1939~1945年的岁月,波兰今天的人口就将是6600万(目前大约是3800万)。”《纽约时报》的报道说,波兰代表团甚至把一个由10位数学家组成的小组带到了布鲁塞尔,以确保他们不会上当受骗,赞同一个对他们不利的表决制度。
在峰会即将面临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萨科齐、布莱尔和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联合致电卡钦斯基,最终说服他接受了新的妥协方案。根据这一妥协方案,“双重多数”表决制将于2014年开始实施,但在2014年至2017年之间,任何一个成员国可在任何一次投票中要求恢复使用现行表决机制。
德国总统萨科齐成了一个关键人物,他积极地说服波兰代表。默克尔这次很少公开露面,而是在幕后开展谈判。萨科齐说心理和历史上因素使得法国和波兰之间的关系不像波兰和德国之间的关系那样紧张。萨科齐因为成功地把“自由、非扭曲的竞争”从欧盟的核心目标中拿掉而惹怒了很多人。
布莱尔在会议期间重申此前提出的4个条件,即新条约包含的《基本权利宪章》不能迫使英国修改本国法律、不能迫使英国改变对外政策、不能迫使英国改变司法及警察体制、不能扩大“双重多数”表决制的适用范围。
英国这4条“红线”在协议中基本得到满足。尽管《基本权利宪章》与英国现行法律有冲突,但英国获得了《基本权利宪章》的“豁免权”,而且有权决定哪些司法和内政事务可以接受欧盟参与。英国还成功阻止欧盟使用“欧盟外交部长”这一名称,这一职位最终定名为负责外交、国防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
为了避免使欧盟成为“超国家机构”,新条约将不会规定欧盟盟旗、盟歌等内容。新条约还将把欧盟最高权力机构——欧洲理事会由目前的成员国首脑会议机制转变为固定机构,并设立常任主席一职。此外,新条约还将取消现行的轮值主席国制,设立主席一职,每届任期两年半。 制宪走出欧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