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饮食伦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五岳散人)

近日,有欧洲的环保组织敦促欧盟停止向中国出口鱼翅,主要原因在于滥捕已经导致鲨鱼数量急剧下降。之所以只敦促停止出口鱼翅,而没敦促牛肉也停止出口,这里有个饮食伦理问题。我没打算把这次行为定位为一种干涉内政式的文化强迫行为,原因有二:其一,人家禁止自己国家出口鱼翅,而鱼翅远不算战略物资;其二,这次我觉得人家做得有道理。

这个道理很简单:家养的东西你怎么吃问题都不大,因为只要是去吃它你就会去养它,而这个物种就会绵延不绝地繁衍下去。野生的东西要是到了大家都喜欢吃的程度,没多长时间就会绝种。

以前,您怎么吃也最多是把自己渔船能到达地方的鲨鱼鳍全部吃干净,总不见得能吃到非洲去。但在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食物材料的全球化,我在北京除了吃不到埃塞俄比亚的风味以外,几乎所有国家的菜都能吃到。而对于饮食方面的伦理标准,也就会随着文化的传播进入国内,既然不能拒绝,我们就该想想人家秉持的理念是否有道理?我个人感觉,不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圣人教导过的“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慈悲心来讲,人家主张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