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势利眼鉴定指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贝)
( 《势利:美国版本》 )
一位朋友第一次养花,去花市买了一盆“怒放”的牵牛花。在花市,一位中年妇女见他手里拎的花,问他价钱,得知是12元后她酸溜溜地说:“花都开这么多了,怪不得便宜。”这位女士有点势利:作为一个懂得挑花常识的人瞧不起不懂这种常识的人。
“势利眼是谗上和欺下的人,眼里只有社会地位、财富或和地位有关的东西,只接受他认定的价值标准,尽管他的标准有时候粗暴有时候很可笑,以他人为代价让自己感觉良好,成就和骄傲都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之上的人。”这是约瑟夫·爱泼斯坦给势利眼下的定义。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美国西北大学的老师,做了20多年《美国学者》的编辑。2002年出版了《势利:美国版本》(Snobbery:The American Version)一书。
伍尔夫说:“势利的重点就是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势利眼,普鲁斯特早期是个典型的势利眼,后期变成了伟大的、甚至是势利眼鉴定专家和批评家。
势利是以外在的东西断定人的价值,外在的一种是名声。“最近几年,我经常和索尔·贝娄一道外出。我感到他常常会巡视一下餐馆和其他公众场所里的人,看看有没有人认出他来。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谁认出他,他就会略感失望。”爱泼斯坦安慰像贝娄一样的人说,一些没什么真才实学的人之所以名气比他大,只是因为后者经常上电视——他自己上了一次电视后频频被人认出,但他知道自己的才学并没比上电视前有显著增长。
爱泼斯坦说他自己不是势利眼,他只能算是精英主义者,精英和势利眼的区别在于,精英追求最好的,而势利眼则希望人们相信他和最好的有关联。“高标准(创造性、友谊、艺术品位)一点也不算势利。它们是维持良好生活品质的保障。品位在友谊中意味着机智、慷慨和善良;在物品中,它意味着舒适、实用、精致和坚实;在艺术中,它意味着美、协调和独创。”
( 约瑟夫·爱泼斯坦 )
他在书中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人权运动和反文化活动盛行,当权派成了人民公敌,贵族派把美国推到了灾难性的外交政策里,出身贵族的人开始低调处理自己的贵族背景。在老式贵族风格中成长起来的最后一位总统是老布什。他的儿子小布什尽力掩饰其贵族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得州牛仔,把自己打扮成被压迫阶级。预备学校、首次进入社交界的青年女子的舞会、社会名人录等开始式微,此后美国的“势利眼”转移到了别的领域:食物和酒、品位和时尚、有出息的孩子、学校、职业选择、政治、健康、时髦的物品、提出名人显要以提高个人身价等等。
律师和医生都会被人瞧不起。一个关于律师的笑话:鲨鱼为什么不咬律师?答案:同行间的职业礼貌。一个老笑话说,一位管道工给雇主带来一张486美元的清单。雇主看见账单上的数字就傻了:“你才干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活!我是神经外科医生,收费都没你高。”管道工回答说:“是呀,这就是我从医学院退学的原因。”
这本书上半部像学术研究,后半部主要是看作者在臧否人物。大学和知识分子的圈子是他所熟知的,也就更遭他鄙夷。“美国的精英大学曾经真的是质量超群,但现在不过尔尔,然而整个世界都在合谋阻止这个事实被泄露。因为从这些学校毕业仍是获得各种机会的敲门砖。即使是彻底的子宫切除之后,这些金鹅们仍在下蛋。”他很高兴他儿子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只是因为这样他就不会再“渴望或者胡思乱想要是上了更好的学校,我的前途是否变得更广阔”。
美国出版业是一个有传统势利味道的行业,出版人阿尔弗雷德·诺弗自吹在品酒方面很有一套。有一次他弟弟邀请诺弗过去吃饭,特地开了一瓶昂贵的红酒。诺弗没有说他觉得酒是好是坏,他弟弟只得开口问他觉得酒怎么样。诺弗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用这种杯子喝酒,叫我怎么能说得出酒怎么样。”
他说桑塔格的声名要大于她的成就。她“牵强附会,做作夸张,极为艰涩”,在有文化修养的阶层当中,桑塔格几乎是所有美国作家中最有名的,这是因为“桑塔格的出版商用深邃美丽、先锋派、法国式、冷静严肃等符号对她的形象进行了仔细的包装”。 指南鉴定势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