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里扇外

作者:曾焱

扇里扇外0扇不盈尺,在上面绘画对笔随意转的功底要求就高了,线条、墨色、构图和意境,都难过在手卷、中堂、册页上的描绘。扇面画在宋、元兴起,盛于明、清,画坛大家几乎都画过扇面,从帝王宋徽宗、明宣宗,历代画坛领袖范宽、夏圭、黄公望、王原祁,到近现代大家任伯年、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都有佳作赠友收藏。名士们对画扇的技法也有心得,比如说到构图,山水以平远为宜,花卉以折纸为宜,人物最好不要布景,即有也以简约为妙。谈墨色轻重,则说水墨画应为米家烟云,金笺却要重色才压得住。扇面画就这样形成了独立的审美体系,成为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书画部分一直都有扇面画板块,近几年又有了扇面画的专场拍卖,行情看好。八大山人《双鱼图》扇面拍过159.5万元,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仿梅道人笔意山水》以66万元成交,齐白石的《三友图》也在46.2万元高价。2007年5月中下旬的春季拍卖中,北京永乐和北京保利两家就各有一个百件以上的精品扇面画专场,喜欢的人可以去看看预展。

扇里扇外1扇里扇外2扇里扇外3扇里扇外4北京永乐的总经理董军介绍,“北美洲私人收藏扇面精品”是他们春拍中最精致的专场,130件拍品差不多汇集了近现代各绘画流派主要人物的作品,其中多半在原藏家手中已经收了半个多世纪,从未在市面上出现过。几件名家扇面作品,专家估价都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傅抱石《泛舟琴音》写白居易《琵琶行》诗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浓淡深浅,掌控自如。齐白石扇面有两幅,一幅是他晚年喜欢的长寿题材——《松寿吉祥》,方寸之地浓墨写松,敷以石青,显得明厚滋润,枝头两只鸟的线条繁而不乱。另一幅是齐白石画于1934年的《蜻蜓蝴蝶》,兼工带写,把文人画中从未有过的蜻蜓、蝴蝶、雁来红一一呈现笔端。徐悲鸿《群乐图》也写诗意,写的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扇面上鸭的造型以传统墨线勾勒,设色手法却有大师油画的特点,层次丰富,在同一色调中求变化。徐悲鸿笔墨现在洛阳纸贵,2005年北京诚轩曾拍卖过徐悲鸿1930年作的一件《牧笛》成扇,成交价达到72.6万元,若以尺论价,这扇画远远超过了徐悲鸿作品的每尺均价。

梅兰芳手绘兰花的一把折扇,和他笔墨合作的是民国画家王梦白。保利拍 卖估价1.5万〜1.8万元(正反面)

扇里扇外5北京保利的扇画专场又不同,百余件全是成扇。存有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前面说的扇面则是为了收藏方便装裱成册页了。成扇按照形制,圆形的叫团扇,又称纨扇;折叠式的就是折扇。团扇不易保存,存世便少。北京保利的专家介绍,此次专场拍品里有十来把民国团扇,为上海收藏大家包氏藏品,扇面书画隽雅,加上做工细致的扇框、扇柄,相衬完美。还有十余把双面金笺成扇,多是清代遗物。以名士画扇的技法,金笺重色,配以古色古香的扇骨,贵气十足。除了如今扇画拍卖中不可少的近现代名家作品,该专场还有一个特别板块,这部分成扇笔墨不见得昂贵,收藏起来却有玩味:梅兰芳的兰草,俞振飞的书法,还有民国梨园界“通天教主”王瑶卿和他二弟王凤卿的书画合璧。民国初期,京剧名伶多结交文人,像名士齐如山、罗瘿公等人都是四大名旦的密友和导师,名伶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也习书学画,有些人造诣还不算浅。得一把梅兰芳画的成扇,意思多半都在扇外,而这正是收藏和把玩的一大乐趣。■

扇里扇外6团扇和折扇

团扇是中国传统的扇的形制,折扇则是舶来品。按通常的说法,折扇是明代才从高丽传入的,宋元时期尚无。明代陈霆在《雨山墨谈》里有一段话为证:“宋以前惟用团扇。元初东南使有持聚头扇者,人皆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及朝鲜充贡,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遂通用之。”聚头扇就是折扇的古称。但大收藏家张伯驹在他编著的《春游琐谈》书中对此置疑。他在《南宋折叠扇》一文中提到宋《游宦纪闻》,其上记述宣和六年高丽进奉折叠扇,说明宋代已充贡,并非始于明。还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上面说他收藏的章伯益草虫九便面是赵画曾录,都是在宣和前后。高丽折叠扇什么模样?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书中有详尽描述,“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绘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卧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谓之倭扇,盖出于倭国也。”■ 折扇团扇收藏成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