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小镇的湮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笨猫)
家乡徐州的新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道两侧施工区附近,镇上的房屋大半已拆迁,远离施工区的还算完整的房屋,外墙上也刷着“拆 G-0XX”的标识。
新城区建设据说是学习了先进城市的建设理念,之所以在远离老城12公里的地方新建一个行政中心,就是要把家乡从“单核心、摊大饼”改造成“双核心、多组团”的新城,尽管徐州已经有了铜山新区和贾汪区两个“卫星”。新城区建设一期工程约10平方公里,是一个小镇及它下属的四五个自然村的拆迁后面积,涉及千户左右。政府为拆迁户选了800多亩地盖了新居,都是七层的楼房,农民的农具多数没往楼上搬,一是没办法搬,二是没必要,因为他们的耕地和老房子一起没有了。
徐州2006年财政收入为180亿元,新城区2007年投资估算为60亿元,预计可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和市级机关办公楼的建设。政府的工作还在继续,那些孤立的房屋在一个个减少,新的《物权法》影响不到政府规划——尤其是它出台前的政府规划;失地农民的培训也在展开,尽管限于知识及阅历他们未必胜任,但他们为了生计仍将努力以厨师、物流或保安等身份出现在第三产业大军中。
小镇的名字叫潘塘,在都梁先生的《亮剑》里,是李云龙与楚云飞决战的地点。几年以后,这个名字或许只会沦为一个简单的公交站名。湮灭后的小镇旧址上,新的建设仍在继续,为着城市的GDP增长。 湮灭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