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古猛犸
作者:曾焱4月16日,一具品相完好的远古猛犸化石在巴黎克里斯蒂拍卖行以42.1万美元被一位欧洲私人藏家买走,创下目前古生物化石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该化石的出土地点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专家认为它和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大约是1.5万年前。从骨架尺寸来看,这个庞然大物身高超过3.8米,身长4.8米,代号“总统”,可见其巨。
古生物化石拍卖每年都有,争议也大。国家博物馆收藏化石用于科学研究,不太可能转手,拍卖会上的化石多半出自私藏。在欧美,古生物化石收藏早就不局限于国家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私人藏家把它们当作“生物古董”,既是地球进化的直接见证,又是天然完美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活跃。买家中倒是会有博物馆这类机构,因为拍品中常有珍罕之物。以这场拍卖为例,除巨型猛犸,还有古犀牛化石、史前熊化石,成交价格分别高达16.2万美元和6.3万美元,连猛犸的牙齿也卖到6000多美元。还有一枚鸡蛋大小的“赛珍珠结石”卖了4.5万美元,被视为天价成交,收藏食草动物胃中结石在18世纪欧洲一度风靡,因为当时著名的哈普斯堡皇室认为这种东西能治忧郁症,到处收购,把它变成了奇货,几百年下来这风气还是没有完全消散。
世界各国对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尺度各不相同,像德国属于宽松型,外国人办简单手续就可以在它境内发掘、收藏当地古生物化石。美国区别对待:国有土地上的化石严禁发掘和买卖,私有土地上的化石则不受限制。澳大利亚对其他国家的化石保护较好,发现偷运入境会立即没收并返还原产国。中国有《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管理办法》,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发掘和买卖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除出境展览或者因特殊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出境外,这两类化石不得出境。2006年12月3日,宝龙拍卖行在纽约以42万美元拍卖了一枚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窝化石,称来自中国广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上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对此次拍卖进行调查,如果证实其原主国为中国,中国政府将根据有关国际公约提出追讨要求。4月16日巴黎的这场古生物“古董”拍卖会也被一些考古学家批评,学者们觉得,用于科学研究的稀缺标本不应该被送到拍卖场上交易。■
陈衍宁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
(1972),嘉德2005 年秋拍成交,1012 万元为
目前“红色经典”最高成交
陈逸飞《黄河颂》
因为历史价值,从建国时期到1985年之间的“红色经典”油画在拍卖市场价位稳定上升,这也是中国油画市场特有的板块。5月12~13日嘉德拍卖公司举行2007年春季拍卖,油画及雕塑专场中推出一批具有博物馆级收藏价值的历史经典,其中就有陈逸飞早年成名作《黄河颂》。画《黄河颂》是在1972年,陈逸飞26岁,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这是他第一幅独立创作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美术评论人士认为,虽然1971年他画过的《开路先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当年真正将全国美术界目光完全聚焦到“陈逸飞”三个字上面的却是这幅油画。在美国成名之后,有记者问陈逸飞,他自己觉得最成功的作品是哪一幅,陈逸飞也说“如果说第一印象,最得意的作品应该还是《黄河颂》”。当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组织一批画家完成政治任务,根据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同名系列油画,陈逸飞负责第二乐章。画面上战士的腿部和他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色彩处理得相当明亮,审查时被认为有“印象主义”倾向,没有通过,被搁置到1977年才公开展出。目前“红色经典”油画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是陈衍宁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1972),1012万元。■
名表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这样的名表本身就具有极好的保值功能,升值空间主要看稀有性,专家建议投资者不仅需要关注表本身的历史和数量,对其机械性能和外观磨损也要特别留意。另外一般投资者可在小型拍卖会上竞买价格更合适的拍品,既可用于收藏保值,也可佩戴。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中,一款百达翡丽3448型号腕表以168.5万港币成为全场最高成交。■ 化石收藏名表《黄河颂》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