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折子戏
作者:于萍(困困)剪刀手爱德华有个哥哥,在一个雨夜玩剪刀被雷劈死了。爸爸为了缓解丧子之痛,就制造出浑身都能发电的爱德华,造了一半,村里来了群万圣节小流氓把爸爸给打死了。半成品爱德华拖着剪刀形十指流落到一美国小镇。到达之前,雨夜上空划过一道闪电,隐约透出一行字:从前有个男孩叫剪刀手爱德华……预示着黑暗不会离去,厄运即将来临。然后这位爱德华驾到,挥舞剪刀,踮着脚尖,跳起一段芭蕾舞。
这是芭蕾舞剧版《剪刀手爱德华》的第一幕。熟悉1990年同名电影的人大概会疯掉,谁也想不到这部经典电影能被编出一个教导小朋友打雷的时候不要玩剪刀的“前戏”;可用芭蕾舞再讲一遍故事,又好像比电影显得更高级。舞蹈编剧马休·伯恩最擅长这样挑动人的神经。他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舞蹈编剧,看看那些芭蕾舞剧作,就大概明白他的风格:男版《天鹅湖》,孤儿院坏小孩版《胡桃夹子》,性爱男版《卡门》,“二战”版《灰姑娘》……他正在筹备的新剧是同性恋版《罗密欧与朱丽叶》。马休·伯恩是罕见的进入通俗王国的古典艺术人士,他的名字就跟斯皮尔伯格或者乔治·卢卡斯似的,是票房保证,它意味着:对经典人物的大胆重塑,悠缓芭蕾舞剧中难得一见的欢闹、幽默,对人性弱点的攻击等等。
最有名的是1995年的男版《天鹅湖》,当时也来过中国,《万象》杂志以《同性恋天鹅湖?》为题介绍了一番,却并不符合马休·伯恩的自我定位:“天鹅是无性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随便什么。”以此剧成名的“男天鹅”亚当·库珀也附和:“我扮演的只是王子心目中的幻象,王子想象的产物。它对于从小就被桎梏的王子来说,代表了男人味、强大和自由理想。王子喜欢天鹅,梦想进入天鹅的世界,天鹅幻象是他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同样是王子与天鹅纠缠,马休版《天鹅湖》比原版增加了宫廷戏:王子畸形迷恋的母后,动不动就要篡位的奸臣,跑出来勾搭王子的奸臣儿子……结局也不是王子与姑娘坠入湖中,在永恒的爱中团聚,男版里的王子是被一群男天鹅给啄死的。同性恋的猜测不成,影射皇室的说法又起,可对号入座起来又显得可笑:永葆青春水性扬花的王后自然不是伊丽莎白二世,迷恋天鹅的王子也不可能就是查尔斯王子,“这总管”更不是“那总管”。这么一出黑暗、诡异的剧目让马休·伯恩获得了1999年英国托尼奖“最佳舞蹈编剧”和“最佳导演”两个奖,成为英国长演不衰的芭蕾舞剧,今年还在澳大利亚再次巡演。男版《天鹅湖》给马休·伯恩定下了名作改编的基调,类似的话题也在日后剧目上演时反复争论:他为什么要改这个?他颠覆了什么?又隐喻了什么?作为一个舞蹈编剧,人们最不关心的倒是他的舞蹈。
马休·伯恩47岁,履历跟面庞一样清朗:20岁出头的时候在英国BBC电视台当资料管理员,无聊中就去伦敦拉邦舞蹈中心学跳舞,学完了人家说,你年龄太大跳不了,编跳舞吧,慢慢组建起英国男子芭蕾舞团AMP(Adventures in Motion Pictures)。他性格温和,为人谦卑,好多早期团员至今仍留在身边,有才而性缓实属罕见,但这么温吞水未免叫人失望。最兴奋的可能是他是一同性恋(怪不得呢),可在英国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他稍微怪异点的癖好是成百遍地看自己编的剧。一年内看过200遍《胡桃夹子》,喜欢藏在剧场角落,眼睛闪着光,脚下随舞蹈踩着拍子。帷幕拉上又会赶到后台慰问演员,再匆忙出现在剧院门口,拎着一瓶酒,偷听散场人群的谈论。
为了多了解点芭蕾舞,翻出苏珊·桑塔格的《舞蹈家与舞蹈》,在一堆陌生的人名里看见这么句话:“芭蕾艺术的影响力实际上取决于舞蹈家的声望。”按照女作家的意思,跳舞的都憋着劲想成为最出色的卡门、哈姆雷特、浮士德……要是去后台慰问,他们绝不会像唱歌的或演戏的那样愉悦,而是拼命列举所犯的错误:漏了个节拍,有一步错位了……正是这种像运动员似的竞技性让表演者经常凌驾于作品之上,每一代人都只会向寥寥几位舞蹈家表达敬意,而非导演或舞蹈编剧。这一情形在马休·伯恩的剧中也出现过。男版《天鹅湖》曾被坊间称为亚当·库珀版《天鹅湖》,好多人津津乐道于男天鹅张扬、跋扈的美。库珀老了,马休·伯恩却改编得起劲,这个梦想未竟的前舞蹈演员用故事延续了舞蹈生命,总算取得了高于舞蹈家的地位。类似的还有纽约的一位叫比尔·琼斯的舞蹈编剧,1995年编了个叫《仍在这儿》的芭蕾舞剧,用几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资料做舞蹈背景,遭到《纽约客》的讥讽,连带着马休·伯恩,都被说成用奇淫巧技坏了芭蕾舞爱好者的口味。
<p "="">但也有马休·伯恩的忠实拥戴者,他的舞剧与在公园里演莎士比亚、逍遥音乐会可相提并论,被称为“可以在星巴克观看的芭蕾舞”。不论是否知道那个故事,喜欢高雅的、还是喜欢俗的,都能坐在一起欣赏。也许他搞那一套有点像投机取巧的折子戏,但对那些敬畏舞蹈的人来说,他的改编是送下苦药的那勺糖。有意思的是看见《时代》周刊一篇剧作评论,作者看过芭蕾舞剧版《剪刀手爱德华》后深受触动,找来电影版补课(看口气他原本是不屑看庸俗电影的),之后大发感慨:男主角真够阴邪有型(废话,不看看强尼·戴普现在有多红),鬼片也能拍得很漂亮呀(这是导演提姆·伯顿的强项),这是一个悲情童话(你怎么现在才知道)。看来还是要感谢马休·伯恩的改编,对高雅艺术爱好者的大惊小怪,庸俗分子总算也能享受一把“知识歧视”。
马休·伯恩主要作品
( 马休·伯恩曾出演舞台剧
《Play Without Words》 )
男版《天鹅湖》 :创作于1995年,天鹅都由男性演员扮演。
改编版《胡桃夹子》 :将狄更斯的《孤儿院》融入《胡桃夹子》,得圣诞礼物的小姑娘是孤儿院里的可怜虫,其他小孩则又贪婪又暴力,延续了圆满结局,不影响圣诞观看。
( 芭蕾舞剧版《剪刀手爱德华》,马休·伯恩与马休版《天鹅湖》 )
男版《卡门》 :英文名是《The Car Man》,取材于电影《邮差总按两次铃》,除使用了比才原版的音乐,其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在美国上演时的广告语有两句是:“系好安全带。把孩子留在家里。”上世纪60年代有个青年来到一个美国小镇,吸引了一位已婚姑娘和一个同性恋小伙子。已婚姑娘杀了丈夫跟青年私奔,同性恋小伙子也追了上来。该剧被评价为很急速,很性感,很暴力。
“二战”版《灰姑娘》 :故事背景放到了“二战”时的伦敦。灰姑娘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养女,王子则变成了皇家飞行员。 折子戏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