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圆桌(42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再兴,林纯洁,甄黛,李开周)
万能遥控器
有一年冬夜,我洗脚看电视,老婆飞身过来,要抢走我手中的遥控器。遥控器不幸滑落到了我脚下那盆热腾腾的水里。顿时我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与电视机之间的距离。一位圣哲有言,工具是身体器官的延伸。少胳膊短腿般不灵便的感觉实在不堪忍受,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电器修理铺。花了5元钱搞定了它。
我第一次见到万能电视遥控器,是2006年冬去黄山的车上。司机边摆弄、边介绍,这东西价廉物美,10元1个,却内外通吃,只要简单设置一下,能遥控地球上所有牌子的电视机。
据说杭州是数字电视的典范之区,家家户户摆在客厅正中央如神龛供奉着的那个金属盒子,能收看的频道、可做的事情大量增加,遥控器上的按键自然也多了不少。一些人看着遥控器上密密麻麻的按键,有如“布利丹的驴子”瞧着眼前的一堆堆“饲料”,却不知该从哪下手。不留心按了“画面静止键”,以为电视机出了故障的用户比比皆是。电视遥控器进化至今,看来确有成为一门专修学问的必要。
美国旧金山一个学电子工程的有才青年早在2004年就搞出了一个只有几个按键的电视遥控器。那家伙在一次聚会中看大家盯着墙上的电视机而顾不上叙旧聊天,大为不爽,决心要发明一种一次关掉周边控制区域内所有电视机的大规模遥控器。这个名为“让电视去死吧”的遥控器售价不菲,以目前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约合110元左右,但听说销路不错,生意刚开张时他公司网站曾被挤瘫过。看来,和电视待在一起太久了,更想念人的人正在增多。
知道如上的发明故事后,我对只有两三个按钮的傻瓜型电视遥控器终有一天会大量上市并成为21世纪最为轰动的人机互动发明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因为那个控制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寸机器,有牢不可破的群众基础与永不枯竭的发明源泉。我对与电视遥控器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了兴趣,要不是自己糟糕的动手能力和贫瘠的理工基础,我会梦想有一天将成为那个傻瓜型电视遥控器的发明人。现在,我知道,半个世纪前,为逃避收看电视节目时被太多的商业广告打断,美国人发明了有线的电视遥控器。这多少还是有些不便,于是他们再接再厉,于1955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光学传感器的无线遥控器。我还知道,我手中的红外遥控器的生产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成熟,但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萌发的想象和产生的发明动力,人们围绕它所做的点滴改进却从未停止过。
我“百度”了许多关于遥控器的知识,无意中发现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帖子:“要自己做个电视遥控器,需要些什么?”还真有人告诉他怎么自产自足:“买个万能遥控器CPU,外围扩一个红外电路就OK了。”看来,与我一样有类似离奇想法的人为数不少。■
比惨
中国人好像历来就都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大凡见面就要比惨。
如果是几个学生见面,一个说功课累,另一个绝对不会说学习轻松。如果是成人见面,这个说:“哎,我家的房子天天漏水,没办法呀。”那个马上接道:“我那点工资真是不够养家呀,现在真是太惨了!”但大家还是能乐呵呵地一起继续聊下去。要是有人出来这样比:“哎,我现在真的很幸福,奔驰和宝马都很好,我到底该选哪个呢?”十有八九要被踢出去。可见比惨是大致在同一类人或同一交际圈中比较,是一种追求心理平衡或让对方感到心理平衡的方式。“比惨”要有听者正确的配合,如果你这边说房子漏水,他那边说不知是买奔驰还是宝马,就没法比下去了。大家都惨,也就达到了一种心理平衡,都可以安心地继续惨下去。
虽然说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但人们比较的主要参照物还是自己的熟人交际圈,谁也不会跟乔治·布什比官大,跟比尔·盖茨比钱多,这离我们太远了。但时间却不是比惨的障碍。跟以前的人,尤其是跟历史上的名人比惨,还可以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描述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是比惨的经典写照。
比惨的心理基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人一种传统心理积淀,凡处在中国的环境中自然不自然地会受到影响。一个东西,自己没得到很伤心,但如果同时别人也没得到,心理就会平衡很多。不仅物质上要追求平均,心理上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和人一起富,就希望大家一起穷。
比惨是一种安慰人的方法。大凡人需要安慰时,必是遇到伤心事,这时候有一个人对他或她说,我比你更惨,这样心里也就平衡了,也不那么伤心了,安慰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比惨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富人怕穷人抢,混得好的怕混得不好的忌妒,于是相互比惨。还有有钱的怕没钱的借钱,我先把自己狠狠数穷一番,比你还惨,你还好意思找我借么?
还有,比惨也可能变成一种炫耀方式。两个早年遭受困苦而后来有所成就的人在一起,准是在比当年谁更惨。谁从更困难的位置上爬上来,谁就更有成就感。如果听者当年比诉惨者的起点高,那更是炫耀了:我当年比你惨得多,现在呢?■
卧底美容师
有些职业具有“卧底”功能,出租车司机算一个。
有的司机健谈,乘客上来,三句两句就混熟了,从对城市交通的看法,到对市政的看法,到对公司的看法,对老板的看法,乃至对老公的看法,逐步深入,一段路程下来,聪明的司机也可以形成对乘客的基本看法。有的司机不健谈,但是倘若遇到成对的乘客在后座不顾忌地讲话,经过一段路程,也可以掌握乘客的某些隐秘。我老公为人谨慎,对于在公共场所畅谈人生是比较顾忌的,因此,我们在出租车上,比较少说话。
还有一个职业更加“卧底”,并且可能面对更加不设防的客户,那就是美容师。想想吧,在灯光幽幽、香气怡人、温度适宜的美容室里躺上两小时,在美容师柔软的指下,被勾出一些心事,是很容易的。
不过我是例外,我不和美容师谈自己的心事,相反,我总是从美容师那里领略别人的“二手人生”。那天做脸时谈及的主题是阔太人生,美容师给我讲了她手里的两个阔太客户案例。
一位阔太常年住在这家美容院边上的五星级饭店里,隔三岔五来做脸,但是基本都愁眉紧锁,没啥好说的。
另一位阔太住在这家美容院对面的豪华楼盘里,也许平时少人说话,到了美容院总是话匣子满满。她每天的日程安排是:睡懒觉到中午,起床后上网打游戏,或者约小姐妹逛马路、喝茶,晚上参加各种活动,happy到老晚……这样的日子重复多了,实在是闲得发慌,所以这位阔太三天两头光顾美容院,每次花上两三个小时,把时间打发过去,和这里的美容师们都混了个熟。她对小姐们说:“美容院就是我的家。”(我一边听一边想,这么频繁做脸,皮肤岂不是要揉破?)
美容师说,这位阔太之“闲”有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一次在付账时候,前台小姐说起她梦想着去某家著名的美发沙龙做一次头发,但那里实在太贵了。阔太听闻后,立马说,我有这家店的钻石打折卡哎,我陪你去吧。于是,她约了时间陪着前台小姐去那家美发沙龙做头发,小姐做了3小时,她就兴高采烈地陪了3个小时,因为3个小时又打发过去了!
通过倾听这样的案例,我体会到做个小白领也没什么不好,虽然要辛苦“搏生活”,但是比阔太们闲得发慌要强;这也使得美容院对我来说,除了具备美容的功能,还具备了励志功能。
和大多数客人不一样,我没有固定的美容师,因为每次去都是临时决定,只能谁有空当儿谁给我做。这样,我可以从与不同美容师的交谈中,领略很多很多的“二手人生”,这也让我觉得,我像一个卧底的,更确切地说,是卧底的卧底。■
桃花岛,燕子坞
江湖群侠,有不少还是建筑师,譬如说,陆乘风在太湖建造了归云庄,马万仇在澜沧江开发了万劫谷,一灯大师隐居桃源,还把栖身的小庙装修一新,天山童姥称雄西域,名下那座灵鹫宫也是盖得气派非凡。让我颁奖的话,鲁班奖会给天山童姥,装饰奖会给一灯大师,金钥匙奖会给陆乘风,绿色建筑创新奖会给马万仇。如果评最佳人居奖,则非黄药师的桃花岛莫属。想那桃花岛,碧海金沙,绿树红花,自然生态完好,规划设计也是一流,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既幽静,又雅致,极爽。不过,那里交通似乎不大便利,茫茫大海一孤岛,不通班车。更要命的,岛上连一商场都没有——对广大女性业主来讲,这个问题绝对是致命的,当年小黄蓉离岛出走,固然因为她本人是个问题少女,大概也有憋不住购物冲动的缘故吧。
有没有既风景优美、又交通便捷的小区呢?窃以为,燕子坞可以算一个。北乔峰,南慕容,燕子坞是慕容复的产业,杂花生树,鸟鸣水幽,论景观不次于桃花岛,而且在姑苏城郊,离CBD即使不近,也不会太远,闹中取静,居住消费两相宜。所以,我又想把那个最佳人居奖要回来,改发给燕子坞。
黄药师提意见了:我桃花岛按九宫八卦精心布置,有名的易守难攻,连西毒、北丐那样的猛人都进不来,进来了也出不去,安全系数百分百;燕子坞能做到吗?——别忙,咱们也看看燕子坞的优势。
古往今来,“坞”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四面高、中间低的小盆地,像杭州梅家坞、苏州桃花坞,都是;一是指围高墙、挖深沟、聚族而居的防御型社区,燕子坞大概属于这种类型。燕子坞以前,同类社区比比皆是。东汉末年,马援为了防御羌人,在陇西建有睦坞;三国时期,孙权为了防御曹操,在江南建有濡须坞;明代后期,李自成抢掠河南,河南到处是坞,张献忠作乱四川,四川也到处是坞。包括慕容复的祖上、前燕皇帝慕容与冉魏决战于河北,河北就刮起建坞之风;后燕皇帝慕容宝与北魏决战于山西,山西也刮起建坞之风。这些坞无一例外都是深宅大院,外边围墙极厚,墙外壕沟极宽,围墙的四角再建四座塔楼,堆着箭垛,透着射口,必要时,万箭齐发。围墙之内,才是祠堂、住宅、谷仓、马厩、磨坊、厕所和兵器库,供上百乃至上万的人居住。燕子坞未必也有围墙、壕沟和塔楼,但它曲水连环,暗布机关,一样起到了防御作用,谈笑间,也能让吐蕃高手鸠摩智变成落水狗。
说到这儿,我发现在安全方面,燕子坞跟桃花岛半斤八两,要么高墙,要么机关,业主们自力更生,都把安全工作强调起来了。这当然是好事儿,但也说明公共机构的工作没做好。就像那个人所共知的常理:防盗门最热销的小区,其物业肯定有问题。■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