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风?不如轻松一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洁)

宫廷风?不如轻松一下0( Blumarine 2008 秋冬秀,昂贵的礼服无一例外地加上绒帽 )

拿了奥斯卡最佳服饰奖的《绝代艳后》又被戏称为“穿古代普拉达(Prada)的恶魔”。时尚圈自觉揽它入怀的原因,可能跟宫廷风兴起有关。上一季秋冬的Dolce&Gabbana就是隆重宫廷式。时装评论家们兴高采烈,感慨在连续的低调势力不见天日的时候,重量级的奢华不啻是令人鼓舞的曙光。可是买手又很为难,Dolce&Gabbana一直的意大利式性感妖冶完全调头,似乎把女人绑成了一块木头。眼神是呆滞的,嘴唇是血红微张的,而且一切只限于游戏。要判断某一创意是否实用是否有市场,还得看Topshop或H&M这等跟风超快的二流牌子。在他们的复制表上,Dolce&Gabbana的宫廷式始终未见踪影,倒是不论晴雨始终随意的品牌牢居其中,Chloe无疑是第一大户,Marc Jocbos、Miumiu、安娜·苏等紧随其后,像围裙一样的直身裙再加俩兜,就是轻松着装的典型路子。

上一季的Dkny就面料朴实,款式简单,只讲求混搭有型,看似无所事事,可轻快舒服的调子,倒是极其合衬都市那种嘈杂的、漫无目的的却有力的节奏。没有哪个品牌敢于将纽约融入自己的商标,而Dkny敢,创始人唐娜·卡伦对现代城市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悟:“我的灵感来源于仔细地观察城市,街上的行人、办公室的女性、身边的朋友,她们的心态,她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和我目光所及的每一处。”所以她为女儿设计的年轻品牌Dkny受到都市时髦妞们的追捧。只有女人才懂女人要什么。但那些GAY设计师们总喜欢把女装搞得故弄玄虚,嫌女人不够漂亮,需要用宝石、羽毛、皮草让女人们焕然一新。在一次采访时,唐娜·卡伦又一次直言不讳:“如果宝石、毛皮一一上身,这一通穿戴完毕,不仅需要财力,更需要耐力。”

2007年春夏米兰时装周,令人眼前一亮的秀并不多,但是Marni却被普遍叫好。欧美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创意表露无遗。在我们被教导的脑海里,把彩色的大几何图案穿在身上是需要勇气的,至少需要深思熟虑的,你是否有1.8米的身材,你是否有黄金分割,这个配哪个,那个搭哪个,不考虑周全请不要出门。接着是巴黎时装周的Benetton 40周年大秀,超长T台超级名模并没有成为主角,全场大腕完全聚焦在了设计师身上。能把完全不搭界的衣服穿在一起,穿得像波西米亚还是活得波西米亚确实是个问题。整场秀下来,很多人都傻了,衣服还能那么穿!完全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用自由来阐释全人类、全民族平等的精神,这是贝纳通一贯坚持的思想。”总设计师,也是老板之一的朱丽安娜·贝纳通说。想想它的宣传海报,每每以一切荒诞不经的影像真实地揭露了一些社会现象,但正因为这样,它们在多个国家被禁止张贴,就像很多时候我们被许多穿衣规则否定一样。

接着是米兰时装周的Blumarine 2008秋冬秀,很多时装编辑都疯了。昂贵的礼服无一例外地加上绒线帽。老太太设计师安娜模样娇小,但是心存狂野,板砖挨过不少。幸好是倔强的女战士,对于闲言碎语的时尚圈惯例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按照形形色色的红宝书,她早就翻不过身了。在秀上偶遇相熟的珠宝设计师,她说:“我是Easy to Wear的拥护者。我们被迫在条条框框下。一丝不苟,遵守规则一二三。深受其害。天天穿着。”这位巴黎社交圈的活跃分子说:“相信我,巴黎人喜欢易于搭配,并不高高在上的珠宝。”穿一件YSL的衬衣,就必须配上裤子、鞋子、首饰,美则美,但是少了点生动。可能需要的仅仅只是个稚嫩的少女,脸蛋红扑扑,可能还有雀斑,就因为这乱七八糟的不完美,才生动可爱。

四大时装周中,具有时装文艺情结的文艺青年们的最爱就是巴黎时装周,“因为很艺术”。相反,纽约时装周首当其冲,米兰时装周紧随其后——这两个时装周经常被诟病,充斥着工业化的、速食般的铜臭味。尤其是纽约时装周,虽然有颇多大牌撑门面,但是面料从不考究,几乎都在第三世界下单,而秀后的生意却如火如荼,交钱交货两不耽误。可买账的只有被时尚条框教导得迂腐的人。大大咧咧的美国人丝毫不理会,还是在浩如烟海的衣橱里,随便挑一件开司米毛衫或者呢子短裙就出门了。就像本季的H&M的广告。简单的红色宽下摆大衣在办公室是职业女郎,下班后即使是加一条腰带,仍然能兴高采烈地赴约。官方网站上对此解释:“或许你难以维持暑期时的玩乐态度,生活模式转趋物质化,自感心态渐渐沉重。但谁也不用像上课一样严肃对待,摒弃浪费与贪婪。谁也不用承担时装长远的后果。”

宫廷风?不如轻松一下1( 敞怀式外套、休闲 毛线衫、粗跟鞋,这 种混搭简约风格, 让Marni在2007年 春夏米兰时装周上 普遍叫好 )

平时看杂志,总能听到时装编辑喋喋不休地说这个应该搭配那个,注意,他们总是喜欢用“应该”,以表示自己的权威。这世界上有什么“应该”的事情,何况是时装。“时装只是对沉重的生活态度的解构。”“时装怎么能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这都是时装界“六君子”之一梵·诺顿的名言。所以他无论T台上下,从不会一丝不苟,整体造型要么出其不意,要么就犯了约定俗成的大忌:宽松萝卜裤、抽带大外套、中性皮鞋……每次时装周,混迹于时装界的各路人马总能分成两派,有喜爱中规中矩的,也有梵·诺顿放荡不羁的拥趸。可惜的是,当无所禁忌与金光四射的Gucci冲突的时候,时装编辑们只能随着大溜选择后者——在势利的时装圈,选择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国内做时装的普遍都很High,动辄高级时装。在温饱尚未解决之时,时装从业者们却前赴后继地在高级时装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也许是我们习惯了“头悬梁,锥刺骨”的一本正经精神?宫廷风太合胃口了,繁复无比,金光闪闪。天气渐渐轻快起来,披挂却又上身了。可真正参透时装的人说得很轻描淡写,“松紧与层叠之间或有型或颓废的模样,轻松辗转于城市街道”(马克·雅各布斯语)。你“应该”看看时装周上那些随性的品牌,你“应该”轻松一下,这又掉进了教条与反教条的圈套。但忘记宫廷风,任何什么风,轻松着装,这便是真正反教条的态度。 时装周时装搭配时装

上一篇: 上海的Art Deco
下一篇: 墙上的那些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