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特之队:站在起点线上的勇气

作者:鲁伊

豪特之队:站在起点线上的勇气0

( 1998年4月19日,迪克父子参加 第102届波士顿马拉松赛 )

因为出生时脐带绕颈,大脑缺氧坏死,里克一生下来就被医生断定,将作为一个四肢瘫痪的“植物人”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从里克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竭力想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正常人。”迪克对记者说,“尽管医生都劝我们把他送到疗养院,因为他可能一辈子做一个植物人,但我倒想让他们看看今天的里克做到了什么。”由于被拒绝入学,迪克不得不亲自从最基本的字母表开始教授里克语言,并艰难地揣测他通过表情转达的意图。幸运的是,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几位工程师在1972年为里克设计了一台交互性电脑,让他利用头部的轻微移动——他唯一能做出的动作,控制一个光电鼠标,触摸感应屏幕上的虚拟键盘,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出乎迪克预料,里克输入的第一句话不是“嗨,爸爸”,而是“前进,波士顿熊队”。“当时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天啊,他是个体育爱好者!”迪克说。1975年,当迪克准备参加一场慈善马拉松赛时,里克说出了一句谁也不相信的话:“我也要参加。”

推着轮椅上的儿子,父亲跑完了一生中最独特的一次马拉松。他们的成绩并不好,但毕竟完成了。那天晚上,儿子对父亲说,在比赛的时候,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因为这句话,1981年的爱国者日,我推着里克,来到了霍普金顿。”父亲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们并没有获得BAA的许可。波士顿马拉松有专门为残疾人而设的比赛组,但参赛者需要自己摇动轮椅跑完全程。里克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迪克没有参加过资格比赛,按规定也无法成为正式带号牌的运动员。更何况,他们是这样一对异乎寻常的组合。

在正式选手出发后,迪克和里克还是迈出了第一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说实话,我的心里真的没底。能不能跑完?要花多长时间?里克能不能坚持完全程?”26年后,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迪克仍忐忑。

( 2006年4月17日,迪克父子参加第110届波士顿马拉松赛 )

他的不安在3小时11分后被彻底打消。他们跑到了终点,迎接他们的,不仅有家人和朋友,还有几十台摄像机、几百个话筒和几万人的赞叹。

他们有了新的名字——“豪特之队”;BAA向他们发出了第二年的邀请;开始有赞助商找上门来;前来采访的记者一批接一批;大公司请他们去演讲,对员工进行励志教育;波士顿大学给里克颁发了奖学金,圆了他的大学梦……

我第一次跟迪克对话,他人在加利福尼亚。一个公司的约会临时取消,他的邻居兼“豪特之队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凯西给我他的电话,我们才有机会聊上一阵。他很忙,每个月至少要做10个到15个演讲,在全国飞来飞去。他不能不去,而且要用心准备,才能保证以后继续收到邀请——这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余下来的时间,他要训练,写书,接受采访。上个月,刚刚有一家韩国电视台专门到他家中给他们父子拍了专题片。这星期,日本NHK的人又要来。

在他的日程中,我发现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里克,他的儿子,豪特之队的另一个成员,他在哪里?

“里克身体不好,不能跟着我到处跑,我找了个人照顾他。”

“你妻子?”

迪克沉吟半晌,终于很艰难地说,“我离婚了”。

在过去的25年间,他们总共完成了3770公里的赛程,其中包括24次波士顿马拉松赛,143次4公里赛事和206次奥运标准铁人三项赛,甚至包括1989年在夏威夷举办的终极铁人三项目赛。“真的很辛苦,但是里克的眼神似乎不断地告诉我,应该坚持到最后。”迪克表示。

参加了25年的波士顿马拉松,他也就做了25年的演讲,接受了25年采访。搜索豪特之队,Google会给出109万个结果。这个励志故事在一遍又一遍讲述中已经成为模式,完美无缺,热情四射,但缺乏人的温度。去年,他们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25周年,迪克却在圣诞节前不小心摔倒,腿部骨折,几乎赶不及在比赛举行前完全恢复。“但我相信我可以!我们是豪特之队!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他还是推着儿子站到了起跑线上,面对此起彼伏的闪光灯。“我们不能停下。”他说。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句豪情万丈的口号有点悲哀。 勇气起点马拉松线上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