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首都街头的骚乱
作者:薛巍( 电脑、桌椅等杂物成为抗议者与警察对峙的路障 )
抗议者把这座4层小楼视作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象征。
3月4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一位警察说:“过去10年里我们这儿都没发生过像过去两天里这样严重的骚乱。”骚乱的起因是,3月1日警察出动直升机,多名反恐人员缘绳而下,降落到一个内尔雷布罗区青年活动中心的楼顶,强行驱散了当时正在大楼里的35人。结果此举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青年活动中心所在的楼建造于1897年,是工人运动的剧院和文化、会议中心,列宁曾经到访过。1982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将市中心这栋4层楼高的房子的使用权交给了青年激进分子。此后,这里就成了这些人的活动中心,多年来深受无政府主义者、摇滚歌手和左翼组织的欢迎,他们在那里举办文化活动和音乐会,澳大利亚歌手尼克·凯夫和冰岛歌手比约克都曾在那里演出过。然而2001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将这栋房子卖给了一个基督教团体,后者随即要求这些青年人立即离开,遭到拒绝。他们认为,政府没有权力出售青年活动中心所在建筑,要求政府给予另一处建筑作为补偿。2006年8月,丹麦法院宣判,青年占屋者必须离开,驱逐行动遂纳入政府计划。
3月1日晚,哥本哈根市内多处地区都有人上街示威,场面逐渐失控。有示威者情绪激动,向防暴警察投掷石块、玻璃瓶、颜料和炮仗,更有人设立路障、点燃了汽车。目击者说,有滋事分子从人行道上掘起砖块,掷向警察,多辆汽车被人推翻。凌晨4时左右,活动中心附近一幢设有幼儿园的建筑和一栋两层高建筑起火。警方说,大火很快被扑灭,无人受伤。一些示威者则洗劫了一所学校,把教室里的书桌、椅子和电脑扔到大街上。防暴警察最后决定采取镇压行动,使用催泪瓦斯,当街追逐示威者,并开动警车撞破示威者架设的障碍物,场面十分混乱。
当天,丹麦首相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强烈谴责了骚乱事件。司法大臣莱娜·埃斯珀森说:“抗议者发展到使用暴力,误用了他们的示威权。我强烈催促年轻的抗议者和他们的支持者恢复镇静,他们的怒火不可以引发暴力和破坏活动。”
抗议者把这座4层小楼视作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象征。一位活动分子说:“过去7年多以来,我们一直在抗争,以求保留住属于我们的东西,这次的骚乱是我们愤怒的表现。”青年活动中心的网站上说,该组织的运行执行五条指导原则:非男性至上主义,非异性恋主义,非种族主义,不使用硬性毒品和非暴力。“非暴力”一条之下又说道:“暴力是压迫的常用手段,我们不会容忍它。当然我们认为用于压迫别人的暴力和用于保护自己免受压迫的暴力之间是有区别的。”
从当地时间3月2日夜间到3日凌晨期间,大规模骚乱再度发生。警方发言人史丁·蒙克3日说:“一个狂热的夜晚过后,城市最终恢复了平静。我们过去几天里逮捕了大约400多人。”被捕者当中可能包括外国人,警方在连日来的行动中拘捕了至少21名外国人,分别来自德国、瑞典、意大利、希腊、美国、立陶宛、挪威、英国、法国及新西兰等地。
3月3日,在德国的汉堡以及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国,均爆发了声援这些青年的游行示威活动。据预测,在未来数天内,哥本哈根市内还会有更多示威发生,当局已从国内其他地区抽调警员进驻首都,加强防范。警方也加强监察连接瑞典和德国的过境通道,因为当局收到消息,有外国示威者会到哥本哈根声援。
在瑞典西南部的马尔默市,警方截查及拘捕了3名可疑男子,在他们身上搜到易燃物体和爆炸品,怀疑他们准备前往哥本哈根参加示威。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也有群众计划在市中心一个公园内举行示威,警方做出戒备。
这群激进青年从2006年12月14日开始举行抗议活动,活动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骚乱,约1000名青年齐集市中心抗议法院的迫迁令,焚烧杂物并向警方掷石块,警员遂发射催泪弹驱散人群,并拘捕了300多人。再往前,1993年5月18日,丹麦就是否加入欧盟举行全民公决的结果公布之后,这个地区也有人举行抗议活动,警察向抗议的人群开火,造成10人受伤。 骚乱街头丹麦国际社会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