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汽车制造商的交通事故研究样本

作者:李三

一个汽车制造商的交通事故研究样本0一封名为《视野的死角》的邮件图文并茂地游走在网上,既是朋友间贴心的提醒,也是交通安全的科普:汽车静止时,驾驶员视野为210度;车速40公里/小时,视野100度;车速100公里/小时,视野40度,中速行驶(70公里/小时)时,视野大约只有65度。

视野的死角,很可能就是生命的死角。近日,福特公司就公开了一项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为样本的研究成果。

“道路交通安全应该是驾驶员、道路基础建设以及汽车生产厂商共同的责任。”这句话出自福特首席安全技术专家、福特汽车公司普里亚·普拉萨德博士(Dr. Priya Prasad)在前不久的一个发言,在推进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建设研讨会上,他带来了“全球道路安全——可持续发展重点”的议题。普拉萨德认为,交通事故伤亡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和预防措施,而在汽车使用迅速普及的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2005年,福特公司《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数据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课题正式立项,专题研究中国的交通事故案例。韩维建博士是福特公司负责中国技术事务以及亚洲产品开发部的总监,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韩维建博士接受了记者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福特的这个项目出于怎样考虑?

韩维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我们注意到,在2005年就有接近10万人在道路伤害中死亡。我们认为,系统解决道路安全问题迫在眉睫。采纳最好的措施来改善国内交通安全问题。这个想法就是我们课题的设立初衷。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的课题组掌握多少中国交通事故的案例?

韩维建:我们的数据库是由公安部门建立的,中国的交通事故数据库应该说是非常先进和完备的,而且能够做到时时更新,这是西方国家都非常羡慕和佩服的。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项目历时多久?形成了哪些研究成果?

韩维建:我们做这个项目大概有一年时间了,我们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邀请了国内外一些在交通安全方面有绝对权威的专家。一年间,课题组通过走访和调研,对中国目前使用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记录系统以及事故统计报告系统进行了详细了解和研究,并且就中国道路安全统计系统的特点与美国和英国使用的系统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总结了三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为有效地利用和完善该系统、改善中国的道路安全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认可,甚至已经体现在他们的报告中。我们希望中国可以用10到15年时间完成欧美国家40到50年的汽车之旅。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们的数据库中,有关数据的采集与国外比较有何不同?

韩维建: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安全部门的人员要进行事故现场的保护、拍照、责任判定等,然后是一些必要数据的采集,这个过程与西方没有本质区别。更重要的是如何定义和使用这些数据,以便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在这方面,我们与欧洲和美国还有一些不同。例如死亡认定,一般情况下,通常我们这边认为,交通事故发生7天内的死亡属于交通事故死亡;而在西方,交通事故死亡的认定时间是30天。

三联生活周刊:在数据库的利用上有什么具体想法?

韩维建: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第一个小时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了让这些数据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数据采集时,是否应该把急救医院的要素考虑进来。交通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受牵连的交通参与者到底受到了怎样的伤害以及受到伤害的程度等?如果急救车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些信息,急救医生在抵达现场的途中就能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中国在交通安全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韩维建: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把交通死亡看做全民的健康问题,瑞典、荷兰以及另外几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甚至制定了交通事故零死亡率的目标;日本的目标是在2015年把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50%;澳大利亚、英国2010年都有把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40%的目标;欧盟的2010年目标是50%;世界上轿车最多的美国也明确提出要在2008年降低33%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我想说的是,中国是否也可以参照西方的做法明确提出一个目标?

改善道路使用者的行为、改进车辆安全性能、改进基础设施、强制执行交通法规都是西方非常成熟的经验。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显示,20到30岁年龄段的驾驶者出现交通事故的比例非常高。在西方国家,驾驶执照的考核非常严格,在一些国家,新手最初拿到的驾照还只是临时的,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违反交通规则,正式驾照就会被推迟发放,这些经验我们还都需要学习借鉴。

三联生活周刊: 对交通事故是否有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韩维建: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关键因素不外有安全带、头盔、饮酒、车速、驾驶员的年龄及经验、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与管理、其他易受进攻的公路使用者等,这是国际公认的。不系安全带、驾驶员饮酒驾车、超速驾车基本上被认为是交通事故致命的三大原因。

在中国,经常能在高速和快速公路上看到行人,残酷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即使有再好的刹车系统、再高的驾驶技巧,如果车速超过每小时60公里时出现交通事故,行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3/4交通死亡事故的受害者不是直接参与交通的驾驶者。所以,要降低交通死亡人数,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安全交通规则的普及。在西方,所有的学校都有基本的交通法规课程。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项目研究对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市场研究开发有什么作用?

韩维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生命课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安全已经提高到全民健康的高度,交通安全实际上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从经济的角度,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关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交通安全的研究,有助于福特公司制造出更安全的轿车。

我个人认为,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轿车市场,只有研究设计出符合中国人特点的轿车将来才有更好的市场前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市场命题。我举一个例子:美国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国人高出8厘米,但是中国人的平均坐高比美国人只少0.2厘米,这个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但不能忽略的是中国人下身比美国人少了7.8厘米!作为汽车制造商,如果按照美国人的体型为中国市场设计车型,中国人就要把座椅往前移,但座椅前移后,方向盘就又不合适了,于是现在已经有了方向盘可以移动的轿车,但方向盘移动了,前方的挡风玻璃的位置可能就不太合适。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对轿车制造商来说,制造出适合中国人的轿车不仅仅是简单的改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研究中国的交通安全状况,了解中国人的驾驶习惯甚至是身体特征,这对我们设计和制造轿车非常重要。■

交通事故与死亡数据

1/4车祸致死者是因被抛出车外所致,抛出车外致伤者几率4倍于未被抛出者。

使用肩腰安全带死亡几率减少42%,如果同时使用安全气囊,则可降低47%。

2005年,中国每百万人口有近75人死于交通事故;在美国,每百万人口大约有7人死于交通事故。

2003年以来,超速已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

由于驾驶员缺乏经验(驾龄不足3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001~2004年翻了一番。

急救反应时间(从呼叫电话到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大阪4分40秒;东京5分30秒;圣保罗5~8分钟;北京16分钟。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