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IBM压过戴尔是什么感觉

作者:尚进

超过IBM压过戴尔是什么感觉0917亿美元,惠普2006年财报在公布这个营业收入数字的同时,也在宣布一项IT商业史上的超越。IBM的914亿美元营收不再能保住第一的位置,惠普一夜之间成为IT头号公司。在更早之前的2006年10月,惠普全球范围电脑出货量也超过了戴尔,在近3年来重返个人电脑市场第一的宝座,在经历了与康柏合并的磨合期,以及2005年卡莉的突然去职,惠普似乎迎来了空前的增长期,并且很有可能在18个月内突破1000亿美元的营收大关。而就在这时候,惠普却突然选择退出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与此同时,惠普最大的竞争对手,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戴尔按捺不住屈居第二的现状,在2月初宣布重返首席执行官的一线岗位。为此记者专访了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暨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总裁孙振耀。

三联生活周刊:惠普作为硅谷最早的老牌公司,一直被戏称为硅谷的“地主”。为什么公司在67年后才爬上了信息产业第一公司的宝座?

孙振耀:惠普今日能达到91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确实经历了曲折的成长过程。众所周知,戴维·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1939年在车库里创立惠普公司,开创了信息产业车库文化的先河。最初公司一年营收只有4000美元,直到1962年,耗费了23年才超过1亿美元;然后又用了14年,1976年超过了10亿美元。1989年在我们推出打印机以后这个数字突破了100亿,这又耗费了13年;今年我们突破了900亿美元,成为营收第一的IT公司,预计2008年会超过1000亿美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战略转型,从最初电子仪表到后来的商用计算机,直到今日我们倡导的IT基础设施,不断调整技术和商业方针适应新时代才是关键。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5年惠普始终是商业界的热门话题,不仅是2002年巨资合并诸多业务重叠的康柏,以及2005年卡莉突然离职,另一方面则是惠普业绩的大幅攀升。你认为这其中存在什么变化?

孙振耀:我们回望1999年卡莉正式担任惠普CEO,我当时跟她直接交流,明显能感觉到她在思考如何让一个硅谷老牌公司进入21世纪。惠普不能仅仅只做产品,我们必须满足信息时代的进化需要,如何提供信息解决方案。她当时反复过几次,包括想买一些软件公司,买一些顾问咨询公司。然后在合并康柏后如何重新定义个人消费市场,至少从战略上惠普选择了IT基础设施,按照卡莉的说法叫水平板块。每个公司在经历如此激烈的战略性转折时,肯定要发生一些各种各样的变化和调整,至少惠普走过来了,而且保持了高昂的增长势头。

三联生活周刊:迈克·戴尔在上周又重返戴尔电脑CEO的位子,他们针对游戏的XPC最近在全球很热门,惠普的Voodoo PC呢,何时进中国?

孙振耀:欢迎他回来,在2006年底惠普电脑的销售数量又一次超过戴尔了,我们需要保持这种势头。至于Voodoo PC,迟早会进入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2月5日惠普从纳斯达克退市了,对于很多拼命想挤进资本市场的公司,主动退市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孙振耀:从纳斯达克退市的道理很简单,就是降低成本。过去惠普曾经在不同国家都有上市,后来渐渐撤退了,要知道上市公司需要从管理和运营上非常在意,每个季度都要面对不同的审计要求。尤其是在塞班斯法案出台之后,每个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报告,这很令人头疼,也是很麻烦的工作。从一些不重要的资本市场退出来,也是现在CEO马克·赫德考虑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当然,我们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却能让我们降低损耗。惠普公司的资金已经很长时间不是来自股票市场,而是来自运营所产生的资金,我们的现金流量和库存足够多。

三联生活周刊:在中国本地市场上,联想依旧占据市场领头羊的角色,在2月初他们买下了F1宝马威廉姆斯车身的主广告,很有意思的是这块位置在两年前还是惠普的。这个细节是否在暗示,我们的联想在重走惠普昔日个性化电脑的老路?

孙振耀:联想没有问过我们为什么不再做F1赞助商了,如果问问的话,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有参考意义的答案,F1毕竟全球也就那20多辆赛车。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一直是北美最热门的黄金时段,惠普以前从没在那里做过广告,今年我们就要做了。惠普在2006年曾经喊出过一句“computer is personal again”的口号,其实这种重返个人的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三联生活周刊:刚才你谈到惠普对技术的商业理解,通过购买一些公司来快速获取新技术,这种方向将向何处走?

孙振耀:以前我们所有的技术都自己做,现在则是全球化的吸纳,软件和服务是很重要的,因为惠普从不缺少硬件产品,硬件基本上是成熟的标准化东西了,甚至一个大学就能组装一台超级计算机。譬如我们最近买了一家叫做Bit phone的公司,整个公司才不到两百人,但他们却拥有移动计算环境管理的最佳解决方案,这种软性技术会越来越有价值。■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