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瓶时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双鱼的特点是凡事要多为别人着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救世,要背负使命感。而水瓶的特性是知性、叛逆、中性、自私、智慧、八卦、理性。所以从2000年开始,水瓶的特性成为社会的共性。以此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年长的人看不惯“80后”的自私、不负责任,那是因为水瓶年代决定的;为什么讨论八卦从贬义词变为中性词,甚至全民皆陷入八卦热潮,也是因为水瓶;为什么李宇春会走红,因为水瓶本身是一个中性化的星座。
为了佐证这个观点,他预言说,2000年之前是双鱼座赵薇的天下,随着双鱼时代的结束,水瓶座章子怡迎来了她的新时代,所以章子怡会越来越红。这个理论似乎可以解释当下的许多事情,而且讲述它的人也把理论变成了实践。这两年,程青松开始用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成名,从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到公布别的名人的性取向,他在一个知名论坛上被评为某某年度人物,超过了郭敬明、宋祖德等人。可以说,他是水瓶理论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
电视大秀场
按照这个理论,各种选秀及其变种的泛滥也可以解释得通。因为人人都需要表达、表演,高段位地秀出物质利益,低段位的成为接口水的容器。从去年到今年,全国举办的电视选秀多达1000多个,这还不包括网络选秀、商家选秀、电影电视剧选秀,影响大的诸如“超女”、“梦想中国”、“红楼梦中人”,报名总人数达到10万以上。其中有不少人是反复参赛,百折不回,即使这样,还是有过百万人参与过选秀节目,而这些参加者的亲朋好友其实也心系比赛,即使不能参赛,还是可以作为投票者参与。一时间,中国变成了一个大秀场,这些打着“草根”、“零门槛”的娱乐活动把观众变成了演员。
中国最早的艺人选拔从1994年的全国推新人大赛开始,但这个比赛不能称为选秀,因为它并不具备选秀的特点——娱乐性和不重视结果。主持人谢娜,演员常远、袁泉都参加过这个比赛。大规模选秀从水瓶时代的起点2000年开始,张艺谋的电影《幸福时光》选女主角,吸引了全国4万多名少女报名,如果搬到电视上,一定是个壮观的场面。但当时只是把它作为电影营销手段,并没有把这个活动加以开发,当女主角董洁没参加过选秀而诞生时,4万多名女孩才知道是“逗你玩”。但是很多人认识到选秀吸引眼球的功用,自此之后,《永远有多远》选女二号,《少林足球》招募演员,《格格要出嫁》找小演员等等,都采用大规模选秀的方式,最后影片中顶多有龙套演员从选秀中产生,《少林足球》事前渲染的选秀女孩,到了片中被剪到只有一个踩香蕉皮摔倒的镜头。
2002年至2003年,湖南经视做了几档省内的选秀节目,包括明星学院、绝对男人、星姐选举,前两档节目就是“超女”和“加油!好男儿”的雏形,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真正的电视选秀。不久以后,湖南台的一部分工作人员跳槽到华娱卫视,开办了一档名为“华娱星制造”的节目,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电视选秀。但因为华娱的落地问题,实际上只在珠江三角洲有点影响,随着人事变动,这个节目很快夭折了。原班人马又跳到深圳卫视,今年的全球功夫之星还是一群湖南人搞的,只不过把冠名越做越大,冲出省际、走向全国、染指世界。
“超女”成功后,目光短浅的制作人还在跟风做平民歌唱选秀,可是仅仅一年时间,观众迅速厌倦了这种模式。东方卫视总编室主任相海齐说:“一个选秀节目的收视率不仅要看平均收视,更重要的是总决选那天的收视率。”2006年“超女”总决选之夜的收视率为3.38%,在同类节目中名列第一。可是如果看到去年的成果,这个数字就没那么体面了。2005年“超女”总决选当夜的收视将近11%。所以就像李宇春去年300多万的票数有人怀疑少报票数一样,同样有人质疑今年冠军尚雯婕的500多万的票数也瞒报了,只不过是多报,为了显示节目热度没有退,2007年湖南台也将暂停“超女”,改办“超男”。2006年的“超女”从分赛区就陷入选手买票黑幕,专门成立有投票公司,为家境富裕或有财团支持的选手做票,逼得家境贫困的选手不得不也花钱买票。被淘汰的选手张美娜的母亲就抱怨家有“超女”是“浩劫”,为了买短信负债9万元,还有其他选手家里卖房子支持孩子。为此,总决赛时湖南广电总局的当家人魏文彬临时拍板,取消一切投票,由于下属的劝说,才改成取消了手机投票,保留小灵通和QQ投票,这两者没有成熟的投票公司,作弊相对麻烦。这个举措被湖南台内部称为“有政治魄力”,因为肯定要影响电视台的一部分收入,魏文彬认为还是先保品牌要紧。
只要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选秀节目都会面临短信黑幕问题,选秀从零门槛变成了有门槛,有才无钱莫进来。观众觉得受到了愚弄,也厌烦千人一面的唱歌,选秀节目不改变形式就没有出路,可是原有的品牌又不能丢掉。龙丹妮是“明星学院”、“绝对男人”、“名声大振”等节目的总导演,也是电视业内最有选秀经验的电视人。她说:“我和英美的制作人沟通过,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电视竞争是最恶劣的,一个节目会迅速地被复制。大型选秀发展到一个层面就看实力了,可能市场上出现20个同类节目,对好品牌进行分流,观众也会审美疲劳,但是坚持走到最后的才能是赢家。‘美国偶像’每年并没多少新花样,和它对打的节目也很多,可它的植入性渗透了,收视还是很好。我如果不做,别人就来抢市场,必须死死把住。所有的真人秀都是一个类型,以前的是看灰姑娘变公主,现在可能是公主变公主,能牵动百姓的还是故事,选秀节目从头到尾要讲好一个故事才算成功。”
从公主到灰姑娘
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和湖南卫视的“名声大振”这两档在下半年上马的节目,表面上看是明星的真人秀,没有了海选,实际上是对明星的选拔。“舞林大会”上半年先在上海本地做了个实验版,由上海主持人参加,如果效果好再追加成本。目前“舞林大会”的平均收视超过了“加油!好男儿”,它通过教明星跳国标舞,短期训练后再让他们上台表演、争夺名次,是选秀的一个变种。上海本地频道原本还有一档“绝代双骄”,找两个明星,一个是职业歌手,另一个可能是演员或运动员,组成搭档,和别组比赛。但是还没等搬上全国舞台,就被湖南卫视抢了先,湖南买下了这个节目的英国版权,改名叫“名声大振”,使得“绝代双骄”没法再播出。
这种明星的选秀比赛给出场费,但没有商演高。相海齐说:付出的劳动比商演要高得多。“舞林大会”里的明星经常伤痕累累,轻伤不下火线,轻则青肿,重则骨折,周海媚坐在轮椅上也要跳。刘璇拄着拐,需要别人搀扶着在“名声大振”的舞台上唱歌。解晓东、陈志朋还自费请了舞蹈教练,解晓东请的还是英国黑池大赛的拉丁组冠军,价格昂贵。相海齐的解释是:“跳疯掉了,容祖儿为了显示自己聪明进步快,明明学了一个星期,却对评委说只学了一个小时。”除了想赢的虚荣心和喜欢舞蹈,更重要的是对很多二线明星来说,这可能是事业翻牌的机会。“超女”捧红的不止是选手,还有评委黑楠、柯以敏、巫启贤,他们本来已经赋闲多年,自从当了评委后,柯以敏出了新专辑,巫启贤接了新主持约,黑楠从默默无闻成为大众名人,每个人都尝到了甜头。这些人意识到:做曲高和寡的公主没什么油水,还是当灰姑娘会荷包鼓鼓。
所以,即使明知道“名声大振”请他们来是为了让他们尝尝从评委沦为选手的滋味,忍受同行的批评,甚至会让前“超女”来“报仇”,这3人还是乐此不疲地参加,柯以敏还兴奋地一大早起床,为节目写歌一首以表忠心。另一些艺人则在各个节目中跳来跳去,“舞林大会”和“名声大振”的艺人选手有不少重合:刘璇、谢雨欣、周海媚……
由于一线艺人的档期很难排开,相海齐就说:刘德华曾有意参加“舞林大会”,却实在挤不出时间学舞。这就注定明星真人秀的选手大多是过气或二线艺人,他们要符合如下要求:想秀,爱秀,听话。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艺人,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风险。龙丹妮说为了邀请朴树,他们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去说服,因为他好几年没有公开表演了,直到他慢慢可以接受艺人必须要经常露面这个道理。叶蓓则说,她是为了唱现场才来的。
这些歌手过去在“超女”表演时可以用前辈的理论教育晚辈,自己真正上台可能表现还不如“超女”,对于他们,也是有潜在风险;如果表现得真实得体,又可能为形象加分。龙丹妮说,让“超女”表现原生态很容易,让明星表演草根、原生态的一面很难。
有的明星因为表现失当,对形象反而有负面影响。黄圣依以受伤为理由退出“舞林大会”,就使得很多人认为她娇纵娇气;邵兵不服评委的批评,坚持要求评委示范并要重跳,观众觉得他傲慢无礼。刺头的明星对刺激收视有好处,对他们自己的演艺生涯却是有弊无利。同时,这种比赛还有投票机制,每场下来,大部分明星只有几千票,远远低于平民选秀。“舞林大会”中,有两个好男儿的冠亚军参赛,他们的票数和现场人气都高过明星,以至于有明星放言:“不跟任何选秀选手同台。”相海齐说:“选秀出来的人有那种有组织的‘粉丝’团体,有忠诚度和投票习惯,他们有‘粉头’(‘粉丝’头目)、按时交经费、专人组织接机,和选手互相依赖,在‘舞林大会’上自然声势浩大。”这些平民选手给二线明星很大压力,这也促使他们频繁参加娱乐节目提高知名度。
选秀节目不仅从草根过渡到明星,形式上也趋于多元。相海齐表示:明年“舞林大会”将不再跳国标舞,从舞台设计上他们已经无法突破,要出新必须换形式。这个新形式就是花样游泳和冰上芭蕾并行。听起来非常悬乎,她却表示不担心:“有很多艺人是运动员和舞蹈演员出身,例如小陶虹,我们不要多高难度,应该没问题,不会游泳的可以滑冰。评委是专业的,游泳池就设在舞台上,先跳一段舞再入水,水中的时间不会很长。”今年的“舞林大会”中,艺人为了得名次自己偷偷加难度,导致不断地受伤,如果改成游泳和滑冰,受伤的可能性会更大。相海齐说:“我们不允许他们私自加难度,也说过安全第一,他们的经纪公司和我们也签过完备的协议。”所以,艺人受了伤其实是要由自己承担的。
上海曾经办过“越女争锋”,从明年起,东方卫视要把选秀节目扩展到中老年演员身上,相海齐说:“中老年明星也需要平台,上海有一批老电影演员唱戏很有基础。”
照这种趋势,除了央视主持人,所有名人都会以选秀为第二职业。央视的主持人只要辞职,就可以加盟,黄健翔的第一个亮相就是在“名声大振”做评委,给每一个选手都打出最高的分数。
“名声大振”还找了几个博客名人,请他们每周写评论,有郭敬明、郑渊洁等人,作为熟人,名人之间互相吹捧,其乐融融。郑渊洁的表达欲望很强烈,起初他只是各种热点的评论者,现在才是参与者。湖南卫视的另一档节目“我是冠军”中他是选手,从娱乐的边缘游入中心。他还坚持录脱口秀,贴在自己的博客上,脱口秀视频中,他每讲一句话,就会爆出罐头笑声,每举出一张他和某位名人的合影,就会有一阵掌声作为音效。 超女舞林大会选秀综艺水瓶真人秀湖南卫视内地综艺时代剧情片喜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