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和方格的宗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卓别灵)

字母和方格的宗教0

1996年美国总统大选揭晓的前一天,《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设计了一个7个字母的填空,根据提示,这个字谜的答案就是第二天赢得大选的人。一些读者在选定答案后打电话到报社,认为这个字谜带有严重的政治倾向,编辑们则向他们解释说,候选人克林顿和鲍伯·多尔都是7个字母,那一天的答案填哪一位都正确,而且还不影响其他字谜的结果。这个解释一出,人们不得不佩服字谜设计者的高明。

这套字谜成为《纽约时报》开办“填字游戏”以来最经典的案例,也成为字谜编辑威尔·肖茨职业生涯的巅峰。他的另一个职业巅峰是在1978年创办了全美填字游戏比赛,2005年的赛事被拍成一部名为《文字游戏》(Wordplay)的纪录片。

《文字游戏》的结构也像“填字游戏”的方格一样,由很多采访的碎片组成。威尔·肖茨和他最得力的字谜设计者会告诉观众字谜的历史和规则,以及一套填字游戏题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他们还会透露一个事实,就是填字高手大多出自数学和音乐领域,而非我们想象中的文字工作者,因为填字不仅是挑战一个人的词汇量,更需要解码和记忆信息的独特能力。影片跟踪采访了5个具备这种能力的填字高手,他们来自美国的不同角落,从事不同职业,在参赛的历史上留下不同回忆,他们填字的能力也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奇特的影响。

名人中的填字迷让我们看到“爱好面前,人人平等”,影片采访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获得艾美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乔·斯图尔特,纽约扬基队的投手,著名电影人,乡谣歌手等等,他们都谈了自己多么痴迷“填字游戏”,以及他们各自的填字战术。作为测试,导演让他们做了同一套填字题,结果在猜“洲际弹道导弹”这个词时,克林顿用的时间比其他人都要长。

今年1月,《文字游戏》入选圣丹斯电影节的纪录片竞赛单元,虽然它最后没得奖,但却获得出奇的好评,《好莱坞报道》的记者模仿填字游戏的文字风格撰写了标题,同时指出,纪录片单元的其他影片都在探讨伊拉克问题、苏丹失踪儿童、死刑、冤案、绝症患者等严肃压抑的话题,相比之下,《文字游戏》是难得的令人愉快的作品。

字母和方格的宗教1( 《文字游戏》渗透出的美国文化的气息更真切,更具体 )

除了评论叫好,《文字游戏》在院线市场也很受欢迎。自6月上映以来它已获得300万美元的票房,高出投资十几倍,被影评人称为是“继《华氏911》和《帝企鹅日记》之后又一部证明了纪录片市场潜力的影片”。而观众对它的评价是:“一部让你走出电影院时带着笑容的电影。”更有趣的是,影评人在评价《文字游戏》时也放松了心情和语气,全无平日的挑剔和刻薄,有的声明自己每天必做《纽约时报》字谜,有的自嘲是填字“菜鸟”,有的则说看完影片后也试着做了做,今天没做出来,明天接着做。

影片导演帕特里克·格雷登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对大量超出预期设想的拍摄素材,他的后期剪辑工作也像做“填字游戏”一样,充满了智力挑战和拼贴取舍。作为一名“填字游戏”的中级选手和资深电视人,格雷登最终交上的是节奏明快、机智幽默的答案,观众会跟着影片节奏时而情绪高涨,时而开动脑筋,始终保持着对填字游戏和比赛进程的一份好奇心。

格雷登最初的计划中并没打算用太长篇幅来展示比赛,但是比赛过程的戏剧性和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他修改了影片结构。影片后半部分,历时两天的比赛充满现场感和紧张刺激的悬念,被评为“像ESPN的体育转播一样精彩”,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好莱坞也编不出的结局”。

不管是ESPN的体育转播,还是好莱坞的结局,这些全是美国文化的影子。作为一部纪录片,《文字游戏》渗透出的美国文化的气息更真切,更具体。从片中那些开心的普通人的脸上,你能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美国,它不是国际新闻中的美国,也不是科幻大片中的美国,它就是一个由篮球迷、棒球迷、电影迷、歌迷、填字迷组成的国家,那里的人们着迷于一些意义简单、却极其有趣的事情,就像着迷于一种信仰。■ 宗教填字游戏文字游戏字母方格

上一篇: 关于结婚这件事
下一篇: 我要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