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成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前不久有这么一部名为《我要成名》的电影,女主角没有预想中那样成名,因为凭借一部作品一夜成名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即便是抱到了海岩、琼瑶的大腿,也不会再有陆毅、赵薇的运气。现代人的成名方式已经速成到可以自力更生,放张裸照行不?不行,那就真人视频。向明星求婚怎么样?没人理,那就捏造说与其开房。离婚不够爆炸?好吧,那就车祸毁容。总有一款适合你。
翻翻过去一周的娱乐新闻,简直是不让人喘息的轰炸:已经成名的黄健翔、李湘有辞职、离婚;小有名气的何洁有车祸、整容;黑而不红的准名人就得使出杀手锏了,张钰有“性、谎言、录像带”,饶颖有日记连载,程青松公布了圈中同志名单,请大家猜猜看。作为一个喜爱娱乐八卦的人,这一周的大餐丰富到不用自己点菜,比凯悦饭店的自助餐种类还要多。
最后看客们得出的结论是:娱乐圈真乱。有家长哭着说,学表演的女儿将来只能遵从潜规则才能出名,作为父母好心痛。只有娱乐圈才乱吗?应该是贵圈真乱,贵圈适用于所有小团体。比如广告圈、商圈、时尚圈、体育圈……所有那些能想到的,把自己和周围一小撮人自恋地包裹在一起,互相吹捧、互相利用,有利益纠葛的圈子都存在潜规则,权力滋生即腐败。这是社会整体道德观的沦丧,只是房地产圈的沦丧需要有点入门知识,关注起来有难度,而娱乐圈的乱相对透明、大家有兴趣了解而已。
大导演李翰祥说过一句话,想成为演员,就要“旁若无人,死不要脸”。这是成为戏子的必要条件,演员还是应该对工作有一点敬畏之心。现在绝大多数演员在没成为明星之前,已经掌握了这八字真谛,不仅他们,寄生在他们身上的经纪人、助理、娱记、编剧、副导演,凡是没有进入权力中心的边缘人士,都掌握了这套真理,并时刻准备着把自己捧红。所以经常能看到经纪人和助理在论坛上爆料,娱记借着和艺人假恋爱炒作,编剧高调“出柜”博眼球。我们经常感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明星都特别漂亮,绯闻也多,也有下作的,但起码先得外形过关,再谈下一步。如今可好,什么鬼斧神工的人都能出来折腾一下,而且居然就能折腾出一些名气,这名气或许会超过一个奋斗了10年的二线演员,怎么不让这些艺人心焦?
出名的门槛虽然降低了,但出美名的门槛其实更高了。一个人成名很容易,但想用这名气换取物质就要难一些,想把这名气维持超过一年就更难,想不被一半以上的网友唾骂那是难上加难。台湾有位名叫王文华的作家在书里感叹过:“台湾的名人像出租车一样多,过两年车型旧了,谁还会理?”这就是网络名气的泡沫性,别说两年,两周之内,能占据门户网站的前几条就算是震惊华人圈了。
成名就像练“七伤拳”,先伤及自身,才能击败对手。李翰祥的总结应该再加上一条:脸皮厚之外,心还要黑。光损及自身已经成不了名,必须伤害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才能出位。■ 中国电影我要成名剧情片喜剧片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