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胡雪岩

作者:朱伟

(文 / 朱 伟)

我最先接触到胡雪岩的记载,是徐珂《清稗类钞·豪侈类》中的“胡雪岩之豪”,其中记,胡雪岩住在杭州元宝巷,姬妾众多,豪宅中有长弄,诸妾按排列安置,如皇宫中大内永巷。每晚在银盘中随手拈一张牙牌,挑中者宠幸。平日喜微服私访,见姿色美丽就上门索价,天长日久身体不济,靠狗皮膏贴涌泉穴维持,事毕弃之。又苦于京都店中多为假货,于是每年末都要派人挟巨金监制,以供一年之用。后来查,徐珂的记载抄自汪康年的《庄谐选录》。汪康年是清末钱塘人,光绪进士,是创办过包括《京报》在内6种报纸的著名报人。

后来读到《一士类稿》中写于1943年的《谈胡雪岩》,才知徐一士已经对胡雪岩有关记录做过一番搜寻整理,其中所引书除《庄谐选录》,还有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费行简的《近代名人小传》、刘声木的《异辞录》、李伯元的《南亭笔记》、陈云笙的《慎节斋口存》、沙沤的《一叶轩漫笔》等。

徐一士所引笔记中,最好看是《越缦堂日记》与《南亭笔记》中的记载。《越缦堂日记》不仅生动记叙了阜康钱庄倒闭情景,而且文字极好。李慈铭称胡雪岩是“以小贩贱竖,官至江西候补道,衔至布政使,阶至头品顶带,服至黄马褂,累赏御书”,鄙视他的贱薄资质。说他“所蓄良贱妇女以百数,多出掠夺。亦颇为小惠,置药肆,设善局,施棺衣,为(稠粥)。时出微利以饵杭士大夫,杭士大夫尊之如父”。

《南亭笔记》中则有许多传奇细节。说胡雪岩每天起床后要“取翡翠盘盛青黄赤白黑诸宝石若干枚,凝神注视约一时许,始起盥濯,谓之养目”。说他好古董,以一则故事说明“真伪杂陈,但择价昂者留之而已”:“一日有客以铜鼎出售,索八百金,且告之曰:‘此系实价,并不赚钱也。’胡闻之不悦曰:‘尔于我处不赚钱,更待何时耶?’遂如数给之,挥之使去曰:‘以后可不必来矣。’”还有一则说他以财气逼人:有一天过一成衣铺,有女倚门而立,颇苗条,停留注目,女觉,乃阖门而入。胡不爽,派人劝说其父,以七千元成交纳妾。等洞房花烛后令女裸卧于床,仆人举巨烛照亮,胡则抚髯大笑说:“汝前日不使我看,今竟何如?”然后匆匆出宿他所,派人告诉:“房中所有都可拿走,可改嫁他人,这里没你位置。”女人由此获两万金而成巨富。

《南亭笔记》还记载,胡雪岩败迹,官场索提存款者蜂拥而至。扰攘间,左宗棠驾到,按簿亲为查询,官员们于是“皆嗫嚅不敢直对,至有十余万仅认一二千金者,盖恐严诘款之来处也。文襄亦将计就计,提笔为之涂改,故不一刻数百万存款仅三十余万了之”。此笔记乃《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所作,徐一士也认为,其中精彩故事只能当小说读。查左宗棠书信,给胡雪岩的最后一封大约写于光绪九年六、七月间,还在催他救灾的二十万款。等胡雪岩破产,光绪十年正月初七,左宗棠的奏折称,“遵查阜康号商江西候补道胡光墉,商号闭歇,亏欠部款及江苏公款,业经封产备抵”。胡雪岩只不过是他所利用的一个小小棋子而已。

徐一士认为,刘体仁的《异辞录》所用材料相对比较可靠。刘体仁的父亲刘秉璋光绪年间官至四川总督,与李鸿章、曾国藩等稔熟,其弟弟刘体智曾任上海实业银行总经理,他自己又是著名史学家。《异辞录》记胡雪岩借官款周转开钱庄,与国库常通有无,所以官商纷纷寄顿赀财,由此越来越发达。刘体仁总结胡雪岩倒闭原因是,“先是关外军需咸经光墉之肆,频年外洋丝市不振,光墉虽多智,在同光时代,世界交通未若今便,不通译者每昧外情。且海陆运输利权久失,彼能来我不能往,财货山积,一有朽腐,尽丧其赀,于是不得已而贱售,西语谓之拍卖,遂露窘状”。刘体仁显然被胡雪岩在一败涂地时的气度所感染,他称当时“追债之书,积之可以丈尺计”,胡雪岩是“落魄之中气概光明”。

从左宗棠书信查胡雪岩与左宗棠的交情,胡雪岩第一次出现在他书信中是同治元年(1862),时左宗棠50岁,胡雪岩39岁。两人真正深入合作,应该是同治五年,左宗棠依靠法国人日意格与德克碑开办福州船政局,胡雪岩助他与洋人周旋筹资造船。这一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开始进攻回民军,胡雪岩在上海转运局保证他的军需供给。据《外债史统计资料》,同治六年,胡雪岩已经有了向洋商的第一次借款,120万两银子,月息一分五厘,借期半年。自此开始滚动式借款,至光绪七年共借款6次,总计借款额1595万两,6次借款分别发生于1867、1868、1875、1877、1878、1881年,数额一次比一次多。令曾纪泽愤慨的是最后的1881年第六次借汇丰银行400万两,期限6年,年息九厘七毫五。

胡雪岩的崩盘,其实是囤积丝引发洋商愤慨与数额巨大的西征借款引发派系斗争加上追查刑部尚书文煜存款引发官员恐慌的总爆发。如果从同治五年他真正快速敛财始,到光绪九年,不过17年时间,所谓快速滚雪球般发展。胡雪岩玩的是资本游戏,他一边用外资,一边用国资与官僚私产;左宗棠用他的军火屠杀捻军与回民起义,他则用借款与军火生意发不义之财。可悲的是高阳有声有色讲述的他的故事,成了市场经济中一大批经商者某种意识启蒙读物:大家几乎都领悟了真正大发横财的可能就是借用国有资产加官僚私产,于是都钻天打洞地想着倒买倒卖,动的都是歪门邪道的回扣脑筋,谁也不愿辛辛苦苦做实业,一步步牢靠发展。于是建成一个个财富空中楼阁,建与倒都快,胡雪岩在100多年前已经上演过的活剧一次又一次重演,我们偏还在其中一次次挖掘他身上的“人格魅力”。他的经商理想成了最高境界?这种价值观的倒错越想就越觉得奇怪。■ 胡雪岩

上一篇: 上涨有理
下一篇: 蜜色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