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和空间的放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卓别灵)
获得今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放·逐》被认为是银河映像影迷的梦幻之作,因为片中有太多杜琪峰旧作中令人着迷的东西。
澳门回归前三天,五个曾经是好兄弟的杀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碰面了。张家辉扮演的阿和因为射杀黑社会老大,和妻子孩子一起“跑路”隐居,这天正在安置新家,却在家门口遇到两路熟悉的“不速之客”。黄秋生和林雪是老大派来杀他的,吴镇宇和张耀扬是闻讯前来保护他的。五个人之间没有过多语言,他们的动作和眼神交流已让人领会他们之间的敌友关系。人在江湖,各为其主。但是,杀手也有道义和操守。这些,无须言谈,在他们放子弹和取子弹的动作中已有交代。此时一个电话又告知观众,扮演黑帮老大的是任达华。至此,片中主要角色悉数出场,杜琪峰的爱将中,除了刘青云,该来的都来了。
看过《枪火》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梦之队”。
就因为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枪火》,很多人认为《放·逐》很像《枪火》的续集却又缺乏《枪火》那种横空出世的惊喜,在风格化的纯电影表现手法上只有沿袭而没有突破。
不过,换一个评价体系,《放·逐》又有了另一种归属。
美国《综艺》杂志的影评人德瑞克·艾利认为《放·逐》“很像是一部场景设在澳门的西部片”。澳门强烈的光线制造的光影效果,影片以弦乐和吉他为主的配乐,以及英雄前无未来,后有追兵的末路悲情,都很有西部片意境。德瑞克·艾利还说:“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的亚洲电影中,它是最受欢迎的一部。片中至少有一场戏:诊所里,两股人马莫名地汇聚到一起,那种黑色幽默的场面堪称经典。”
德瑞克·艾利提到的这场戏是片中五场枪战戏中的第三场,五个杀手和受伤的黑帮老大一伙来到同一家黑市诊所治伤,十余人聚集在诊所狭小的空间里,一场混战在所难免,而这场混战如何开始,如何转折,又如何收场,就成了杜琪峰的影像游戏。事实上片中的五场枪战戏都非常精彩,整个过程的动静对比和动静交替,那种节奏感,以及期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已经丝毫不夸张。
自《枪火》起,就常常有评论用“纯电影风格”来形容杜琪峰的导演手法,《放·逐》也归入这一手法当中。如果将影片中的电影元素提纯,你会发现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去制造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杜琪峰电影最擅长的事情。
至于说《放·逐》对杜琪峰以往影片元素的再运用,“爱香港电影网”分析得透彻:“从某种意义上说,《放·逐》是杜琪峰的《2046》。王家卫在《2046》里融入了他以往电影中观众熟悉的演员和构思,是对他擅长的主题和技巧的一次华丽、深入的演练。《放·逐》对于杜琪峰也是如此,片中弥漫着观众熟悉的味道:《柔道龙虎榜》的诗意伤感,《真心英雄》的极致英雄主义,《枪火》的兄弟情谊,《以和为贵》的政治隐喻。它足够娱乐和迷人,只是缺少一些挑战和意外。”
电影导演重复自己曾经成功的东西,这个问题对观众和评论界的困扰似乎更甚于对导演本人,对此,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已有论述:“这已经成为银河映像的策略:把传统推向新的极限,才能够保持传统。”
在香港电影界,杜琪峰以不妥协著称,这个不妥协,不仅针对外部环境,也针对杜琪峰自己。他以这种不妥协的“死硬”作风不但赢得了市场,也开创了独特的电影语言,成为为香港电影赢回国际声望和尊严的表率人物。
杜琪峰曾经很多次被人预言“才尽”,他向黑泽明致敬的《柔道龙虎榜》被认为是失败之作;他的《黑社会》系列因为没有拍成纯电影风格被人评价为把握不了“大格局”;《放·逐》又因为是纯电影而被批评没有新意。
对于这些非议,杜琪峰的回答是:“他们错了。”
杜琪峰是个用电影语言表现时间的大师,也唯有时间才可以断言他才华的终点。■ 时间空间放逐中国电视剧武打片中国电影电影战争电视剧放·逐杜琪峰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