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我们的家园:金融资本的“绿色投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守望我们的家园:金融资本的“绿色投资”0

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集团之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日宣布,在未来5年中,该公司计划投资约30亿美元于碳排放信用额度及其他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项目。《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催生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摩根士丹利的上述计划,是单一金融中介机构迄今做出的最大承诺。

“我们大力支持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协助环保政策的实施,进而实现环保的目标。”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能源、能源燃料及排放权交易与组合部门全球主管西蒙·格林希尔茨(Simon Greenshields)先生说。

摩根士丹利表示,随着公司在其商品交易部门内扩大现有的碳排放交易平台,所承诺的资金将大部分用于公司扩大其排放权交易的规模。而剩余资金将投入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项目中,比如在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JI)注册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为发达国家提供途径向其他签约国转移减少排放量的技术和提供相关资助。这些项目的注册和批准由联合国全程监控。

CDM项目提供可购买的减排信用额度,该额度可以用于抵偿减排义务。JI项目提供了类似的在未来几年中生效的排放减量单位。163个国家签署并认可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该公约的目的在于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防止其产生灾害性的气候影响,威胁整个生态系统。

所有认可《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承担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5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义务。减排量可以由各国直接完成,也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从其他减排的国家“进口”。该协议的第一阶段年限是2008~2012年,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完成其第二阶段的义务。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认为,摩根士丹利为期5年的投资计划与美国政府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政府于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Consilience能源顾问集团执行董事长约翰·沃姆斯利(John Walmsley)表示,摩根士丹利的投资表明,美国民众对待全球变暖问题的态度更为认真了。此前,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宣布了数项计划,将与东部一些州共同创建一个有助减排的市场。“我认为,摩根士丹利的行动颇具开创性,因为这代表着,美国开始有更多的资金进入排放市场。”沃姆斯利表示。

排放交易计划向大型污染者发放许可证,允许他们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如果他们的排放量超出限额,他们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但如果他们的排放量未超出限额,他们可以通过卖出许可额度获得回报。

摩根士丹利将把剩余资金投向低排放能源项目,这些项目挣得的排放额度,进而可在各种排放市场中出售。

欧盟(EU)拥有全球最发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于2005~2007年的试验期间在其工业和公用事业行业成功地实施了排放配额单元的限额和交易,目前正计划在航空运输领域推行该措施。但随着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纷纷出现碳排放交易系统,一个全球范围的非正式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能正在形成。

而世界银行集团的私营投资部门,全球最大的面向发展中国家私营企业提供融资的多边国际组织——国际金融公司(IFC)则在实业领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IFC近日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表明,非木浆和非木浆纸产业可以缓解中国木材短缺的局面,为中国农村地区保留上百万个工作机会。非木浆厂近年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利于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报告是由芬兰贸易工业部资助的技术援助项目的总结报告,项目总投入为145万美元。报告建议采用新的造浆和化学回收流程及工艺,提高非木浆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减少污染,大幅降低能耗和用水量。这些技术进步将可以保留农村地区上百万个相关工作岗位,缓解中国木材资源的短缺。

IFC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局局长Dimitris Tsitsiragos先生说:“我们很高兴能在解决中国纸纤维短缺这一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发展非木浆纤维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状况,同时非常符合IFC强调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战略。我们将在这个技术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在这一产业内进行投资。”

发展和改进非木浆造纸是解决中国木材短缺的重要一步。由于国产木材供不应求,中国绝大部分造纸用木纤维需要进口。相反,中国的非木浆资源丰富且未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包括秸秆、芦苇、竹和甘蔗渣等。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仅秸秆一项就可完全取代进口的纤维。虽然中国制浆和造纸业60%的污染来源于非木浆,但这一行业仍然对提供就业机会、维持约800万人的生计起着重要作用。■ 投资金融资本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