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T恤衫的老愤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孟苏)

穿T恤衫的老愤青0( 哈姆内特的设计才华被“政治服装”掩盖了 )

话说22年前,撒切尔夫人邀请一帮艺术界人士去唐宁街10号喝茶。凯瑟琳·哈姆内特(Katharine Hamnett)穿件长及膝盖的超大号T恤衫,外面套一件脏兮兮的白色短夹克就去了,而周围的人都穿着“可怕的礼服”。撒切尔夫人看到她后说:“哦,终于看到有创意的了。”她突然敞开了外套,露出T恤衫上的大字——58%的人不想要珀欣(Pershing,核导弹),全然不顾当天的茶会女主人刚刚和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在欧洲全面配置核导弹的协议。在场的记者大吃一惊,照相机都拍疯了。不知铁娘子心下如何,反正她又是微笑,又是握手,并评价说:“啊,好独特!”

这只是英国时装设计大师哈姆内特做过的特立独行的事件之一。任何事发生在她身上,都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这绝对是位老资格“愤青”。

9月底的伦敦2007春夏时装周期间,哈姆内特在她白色调的旗舰店里展示了她的2007年春夏新装:环保系列——Katharine E Hamnett。那些黑色、橘红、浅蓝、白色的纯棉服装沿袭了哈姆内特设计一贯的舒适风格,原料均为没有施加过化肥和杀虫剂的有机棉;和她在80年代穿的服装一样,上面也印有愤怒十足的句子:“要么清理干净,要么就去死”;“选择生活”;“拯救雨林”;“不准捕杀鲸鱼”。内容与时俱进,都是21世纪的焦点话题。

在这之前,哈姆内特刚推出一批印有反对布莱尔口号的T恤衫。由于穿这些衣服会被拘捕或罚款,为了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哈姆内特就自己穿上了。8月,很多人穿着她最新设计、有“立刻无条件停火”字样的黎巴嫩风格服装,出席了伦敦的民众集会。

这些服装被称作“抗议服装”,是哈姆内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新发明。她抗议服装上的标语,内容从酸雨、安全性行为到欧元、反战,范围极广,但都切合当下热点。她还擅长把不食人间烟火的时装周,演变为发表观点(多数是政治观点)的讲坛。2003年2月的伦敦时装周上,哈姆内特的新装秀,只是一件件100%白色纯棉、前片上印着粗体字标语——“停止战争,布莱尔出局”;“布莱尔辞职吧”;“91%的人不想打仗”;“向你们的议员抗议”的T恤衫,模特儿就这么穿着走上了T台,就这么掀起了时装周的高潮。口号下面有首相、议员们的E-mail地址,哈姆内特总是劝大家给议员们写信,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批评,她认为这是促进政治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穿T恤衫的老愤青1( 1984年,哈姆内特和撒切尔夫人 )

提及哈姆内特,人们想到的似乎只有“政治衣裳”,很少提及她的设计才华、她在时装业的地位和权力。其实,哈姆内特毕业于大名鼎鼎的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21岁出道后得奖无数,是四大时装周的常客。除了抗议T恤衫,她还发明了仿牛仔布、石磨洗面料加工方式、弹力牛仔布、弹力服装,荣获1983年英国年度设计师奖。在伦敦西区高档商场哈维·尼科尔斯旁边,有她时髦的旗舰店,里面多得是丝绸小礼服。她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有连锁店,仅日本就有40家,客户不乏米克·贾格尔、麦当娜、格温尼斯·帕特罗等明星。

哈姆内特从业近40年,一直是时装业先锋派中的急先锋。她是第一个关注时装工业和政治、环境、原材料、农民之间关系的重要设计师。从1989年起,她开始关注公平贸易,提倡有道德地穿衣、良心服装。她最新系列Katharine E Hamnett中的“E”,传达了“合乎道德”(Ethical)、“讲求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减少利己主义”(Egomaniac)的意思。

穿T恤衫的老愤青2( 同样致力于“良心服装”的U2乐队主唱波诺 )

为了筹备这次新装展示,她卖掉了阿森纳球场附近的5层楼住房,搬到东区的小房子里,筹集到100万英镑,全部投入“良心服装”。她说,服装业的方方面面,棉花种植、漂白、制革、染色、PVC和莱卡制造,使用的农药和杀虫剂,产生的重金属、有毒废弃物,极大破坏了环境。全球人口的1/6从事服装和纺织业,棉花的价格现在处于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的最低谷,仅从这一点就明白了他们是最贫困的人群。全球每年有2万棉农因为还不起杀虫剂厂商发放的利滚利债务而自杀,有2万棉农和他们的家人死于杀虫剂和农药中毒,“我不想靠牺牲商业链最低端的人的利益来谋生”。

哈姆内特认为,普通消费者已经接受了有机面料,但服装业和零售业裹足不前,为的是赚取最大的利润,“他们要把世界拖向地狱”。生产“良心服装”困难重重,没有一家纺织厂愿意生产有机面料,因为他们认为没有需求。她向每一个可能对有机纺织品、有机服装感兴趣的人游说,只有一家印度纺织厂愿意接她的订单,但要求一次最少订购1000米。

穿T恤衫的老愤青3

在她看来,奉行消费主义的工商业比政府的权势要大。世界和40年前相比,贫穷国家的人更穷了,人们的自由和快乐更少了,唯利是图的制造业、商业巨头更强势了。她在一件T恤衫上印了句“我买故我掌控”,提倡“消费者影响力”。她在媒体上对公众呼吁,消费者能决定跨国公司的生死,也决定了地球的未来。这是条可实践的道路,有机棉花制造的服装“15%的利润通过慈善机构补贴给了农民,生产商和零售商相应地少交税,形成了经济良性循环。”

哈姆内特称自己不是嬉皮士,只是个爱管闲事的现实主义者。从任何一方面讲,她都和时尚业格格不入。她的工作室里看不到时尚圣经《Vogue》,有的是《经济学人》、《生态学者》等杂志,墙上还挂着巨幅世界地图,粘着剪报。她更具摇滚气质而没有时尚圈的浮华做派,更认同朋克音乐女诗人佩蒂·史密斯而非保罗·史密斯。

1969年大学毕业后,哈姆内特和朋友合开了一家服装公司,支撑了7年。后来她前往巴黎,工作的服装公司倒闭,回到伦敦,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在自家厨房的桌子上开创事业。她请求伦敦的个性小店代销作品,渐渐打出了知名度。说整个80年代属于哈姆内特,毫不夸张。她自嘲那个年代一直戴着墨镜,摘掉墨镜后,反倒没人认识她。在她看来,名气不过如此。回顾职业生涯,她说:“我从来就没有支持者,从来都是自己付租金。”她倒是习以为常了。13岁,父母就告诉她,你必须自己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

她一直是个单亲妈妈。哈姆内特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前夫是她在圣马丁的同学。她21岁结婚,25岁离婚。前夫威胁说要起诉她,她不屑地把所有财产,包括房子都给了前夫。律师告诉她,她是英国第一个向男方付赡养费的离婚女人。哈姆内特后来的几位男友都是艺术圈里的名人,但她现在并不看好这几段感情。她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孤独者,和男人只能做朋友,大家合养一条狗。她从来不信迪斯尼讲的童话,不信人们最终都能幸福地相爱到老。

她最惊人的举动还不是当面反对撒切尔夫人,而是1998年脱离工党加入保守党,因为保守党支持英国加入欧元区。不久她又退出保守党,称保守党是“一帮男性至上者”,加入他们是“悲剧”。她很性情,有点“以貌取人”。大卫·卡梅隆出任保守党领袖后,她对保守党的批评不再那么尖刻辛辣了,因为新领袖“是个外形可爱的领袖人物”。她也很清醒,“别忘了,布莱尔崭露头角时,也有一副可爱的面孔”,今天的布莱尔是个“战犯”。她说,政治圈里云集了人格紊乱的人,比时尚圈混乱多了。哈姆内特批评时尚圈太肤浅,苍白。她在意大利工作过25年,从没有看到过圈内有人在看书。“他们只想着去蔚蓝海岸度假,根本想不到他们挣的钱和农民有关,知道了也不在乎。”谈到超级模特,她皱着鼻子:“大约在1995年,凯特·莫斯的第一个广告是为我拍的。她做出很冷漠的样子,好像说‘就我最宝贵’。那种范儿算不上好模特。”这就是典型的哈姆内特语言。她总要打破偶像,把最真实的露出来。

哈姆内特的愤怒气质,其父母功不可没。她母亲是位美人,一向穿戴定做的套装和帽子,也有美人们都有的冷漠。她冷酷地告诉女儿,你来到世界上纯粹是一次意外事故。她的父亲战后担任外交官,70年代自杀。她的弟弟年纪轻轻死于摩托车祸。她跟随父亲四处变换住地,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瑞典、法国等地长大。有一次,他们从法国南部度假回英国,因为晒得太黑,在海关被当作移民不准入境,她父亲说明自己是皇家空军也无法通融。这是“政治”留给哈姆内特的第一个记忆。

按英国父母的惯常做法,哈姆内特8岁被送回国上寄宿学校。她特别想家,给父母写了一封封情绪绝望的信。信寄出之前被老师看到,责令她重写,要写得积极、乐观、正面。从高尚的女子学校毕业后,她进入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时装和面料设计。彼时恰逢60年代,是设计师们的黄金时代,伦敦“多姿多彩”,这一切她丝毫感受不到。父母没有给她经济援助,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贫穷和贞洁一样都是美德。

与U2乐队主唱波诺不同,波诺提倡“有道德地消费”,部分原因是为了减轻自己作为天主教徒时时产生的罪恶感,哈姆内特则受到家族悲剧的影响。她的两个叔叔“二战”时死于空袭,在皇家空军服役的父亲到缅甸打仗做过三年日本人的战俘。她痛恨法西斯主义,“可直到今天,法西斯主义还没有消亡”。

今年58岁的哈姆内特仍然头发乌黑,眼睛亮亮的,脸上不做任何修饰。她仍然穿T恤衫,磨坏的牛仔裤,白色胶底帆布鞋。2005年,哈姆内特又一次见到了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已经很老了,她上前对老太太说:“我就是那个穿T恤衫的人。”老太太看着她说:“那样做可能让你很开心。”闻得此言,哈姆内特心里泛起由衷的歉意。■ T恤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