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宇宙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三种宇宙观0( 小说家、剧作家迈克尔·弗莱恩 )

西方人哲学搞得比较出色,大概是因为他们既尊重前贤,也习惯于把自己看作跟大师平等,能很随意又很认真地随时讨论哲学问题。1月28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了哲学家克里普克的生日庆祝活动,说索尔·克里普克的一个特点是他几乎从不动笔写论文,他在脑子里思考,抓几张纸写下一个提纲,在讲台或者学术讨论会上,他开始侃侃而谈,丰富先前的提纲。

“克里普克先生65岁的生日要11月份才到,但这个星期纽约城市大学就早早地为庆祝他的生日和学术成就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克里普克先生对时间的看法像会议组织者一样开明,开幕仪式上他本人迟到了半小时。

“克里普克被认为是在世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也许是自维特根斯坦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甚至在两个方面比维特根斯坦还伟大——维特根斯坦没有在上高中时就写出他的最重要的作品;维特根斯坦瘦弱、目光炯炯,相比之下克里普克更像一位哲学家应该有的样子:面色红润,两鬓斑白,眼睛斜视。”

克里普克演讲的主题是“第一人称描述问题”,这是一个高深的形而上学问题,但其间他耍了一个幽默,说英国哲学家休谟怀疑“我”和镜子里看到的“我”的一致性——这很可能是因为休谟太胖了,他讨厌照镜子,也没有足够宽的镜子让他照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全身。

9月17日《卫报》提姆·亚当斯的一篇书评说:“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在某时仰望星空,思考最大的问题。对我来说,这一时刻在本周出现了。在我桌上有三本书,以不同的方式触及了生命、宇宙和万物,德沃克金的《上帝妄想症》,小说家、剧作家迈克尔·弗莱恩400页厚的哲学书《人类的印记——我们在创造宇宙中的作用》,英国最杰出的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的《金发女孩之谜:为什么宇宙为生命而存在》。”

三种宇宙观1( 英国最杰出的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 )

他们思考的都是宇宙、生命和我们的起源,描绘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他们都认为一开始发生了大爆炸;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无可辩驳的;白胡子飘飘的神仙和其他超自然力量都是荒谬的。但在更宏大的问题上他们的意见就有了分歧。德沃克金认为创造生命没有任何方向和目的,生命来到地球上只是因为化学上的机遇,接下来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人类和人类的意识只是这一过程的两个结果。保罗·戴维斯则相信生命的创造是宇宙的目的,以此来解释“金发女孩之谜”,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星球不热不冷刚刚好。他认为宇宙要走向自我理解,因为只有理解自己者才能创造自己,因此只有有生命的宇宙才能存在。

弗莱恩书中的章节名都是这样的:自然法,时间和空间的结果,小说的真理功能和真理的小说功能。作为数字的世界,他讨论了量子力学、知觉心理学、数字本体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自我认同等等,有人说:“能想象有人对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值得一听的观点吗?难道上帝不再惩罚骄傲了吗?”

三种宇宙观2

大体上弗莱恩的观点介于德沃克金和戴维斯之间,他接受德沃克金的唯物主义观点,又认为只有人类观察了宇宙,宇宙才获得了目的。它关涉一个悖论:我们在宇宙中微不足道,但又是一切意义的来源。跟王阳明说的是一个意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亮起来。”

无数科学和哲学书所说的,莎士比亚几句话就说完了:“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但德沃克金会将它改成:“DNA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人就是更大数量级的DNA,在这个数量级中,莎士比亚又是其中的一件杰作……”

将生命还原为分子的德沃克金,对于人在地球上的诞生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宇宙中到处都有生命我会很欢喜,但另一方面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观念也是强有力的。如果生命只诞生了一次,生命,或者说第一个自我复制的分子就太稀有了,化学家复制它的努力注定都将失败。”提姆问德沃克金如何看待“生命最初的火花”,他回答说:“它不是火花,不是电子或者凝胶体,更像信息技术撞上运气之后的产物,人类生命第一次复制出两个染色体完全相同的细胞,带着经过40亿年重写和编辑的信息。这比火花奇妙多了。”■ 宇宙观三种

下一篇: 皇帝们的时间